- 月嫂護理經:42天科學坐月子
- 姜華 郝松莉主編
- 1278字
- 2021-12-03 19:10:54
剖宮產媽媽
產褥期常見問題,姜老師有話說
剖宮產媽媽的身體恢復時間相對順產媽媽要長,因此傷口的護理不可大意,用藥要十分謹慎。剖宮產與順產的生理變化大致相同,但是因為腹部有傷口,所以,排尿、排氣、排便時需要特別注意。

剖宮產后,新媽媽要在家人的幫助下多翻身。
Q 剖宮產后傷口要怎么處理?
■剖宮產手術后,新媽媽宜采取側臥位,這樣可以減輕身體移動時對傷口的震動和牽拉痛,有助于傷口的愈合。
■剖宮產媽媽在劇烈咳嗽、嘔吐時,容易使腹部縫線斷裂,此時護理人員要幫助新媽媽壓住傷口兩側,以免傷口崩裂。
■護理人員或家人要多幫助新媽媽檢查傷口愈合情況。無論是局部麻醉還是全身麻醉的新媽媽,手術后每隔3~4 小時都要在護理人員或家人的幫助下翻一次身,以免局部壓出褥瘡。

Q 該怎么照顧插導尿管的新媽媽?
■產后數天,排尿量會增加,導尿管通常需留置24~48小時,或等到點滴拔除后約 1~2 小時移除導尿管。拔除導尿管后,新媽媽一般可在 4~8 小時內自己排尿。
■尿袋不可上提超過腹部(膀胱位置)或放置在地上。
■攝取充足的水分,避免尿液顏色深黃。
■避免拉扯導尿管而產生血尿。
■避免壓折或扭轉導尿管,造成尿路不通。
■導尿管宜等到新媽媽慢慢練習站立、走路之后再拔除。拔除導尿管后 3~4 小時要排一次尿,并注意排尿時是否有灼熱或刺痛的感覺,以防尿道感染。如有任何不適,如膀胱脹痛、有血尿、疼痛等,應立即通知醫護人員。
Q 剖宮產后惡露有異味是怎么回事?
■如果剖宮產1個月以后,惡露仍然不凈,同時還伴有臭穢味等異味,或伴有腹痛、發熱等癥狀,那么可能是子宮、陰道有感染。
■如果排出的惡露量日漸增多,顏色也逐日變紅、變深,或出現一些瘀塊,或伴有子宮出血等,一定要及時到醫院接受檢查并治療。
Q 剖宮產傷口發癢怎么辦?可以涂藥嗎?
■剖宮產手術 2~3周后,刀口結疤,疤痕開始增生,此時局部會出現發紅、發紫、變硬現象,并突出皮膚表面。3~6 個月后,纖維組織增生逐漸停止,疤痕也逐漸變平變軟,顏色變成暗褐色,這時剖宮產疤痕就會出現痛癢。疤痕痛癢時,可涂抹一些外用藥止癢,但哺乳媽媽要謹慎用藥。
■不可用手抓撓傷口,也不可用衣服摩擦或用熱水燙洗,這樣只會加劇局部刺激,使結締組織發生炎性反應,引起進一步刺癢。
剖宮產傷口需要較長的恢復期
①剖宮產后,身體抵抗力較弱的新媽媽或者腹部脂肪較厚的新媽媽有可能會出現傷口感染。
②由于體質的原因,一些新媽媽還可能會有疤痕增生的困擾,處理起來十分棘手。如果有這種體質,手術后可使用硅膠片軟化疤痕,以減少疤痕增生。
③一般剖宮產手術傷口范圍較大,皮膚的傷口在手術后 5~7 日即可拆線或去除皮膚夾,也有的醫院使用可吸收線皮內縫合,不需拆線。但是,傷口完全恢復需要較長一段時間。
剖宮產后在飲食上有什么需要特別注意的嗎?
①術后第1天排氣后,宜以稀粥、蔬菜湯、蛋湯等流質食物為主,分 6~8 次進食。鴿子湯能夠促進傷口愈合,可以提前準備。
②術后第2天,可吃些稀、軟、爛的半流質食物,如蛋羹、爛面條等,每天 4~5 餐,保證營養攝入。
③第3天后,就可以正常飲食了,要注意補充優質蛋白質、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以保證新媽媽和寶寶的營養。新媽媽應根據實際情況進食,不必勉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