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比演講還累的后續應對

當然,這些成天“飛鷹走狗”的官宦后代,其中也有不少有見識的庶出子弟,通過皇帝在演講中畫的“大餅”,意識到他們這些家族的邊緣人物,以后好像也會有更多機會另外去闖出一片天地,說不定打拼出一份新基業,超過那些繼承爵位或家主的嫡長子。

實際上,現場還有不少這個時代的知名人士,不過余冰只是看過《三國演義》,現在距離“黃巾起義”都還有幾年時間,三國那些人物很多還沒有開始揚名。這個時期更知名的是“八俊”、“八顧”、“八及”、“八廚”這些人,雖然有些已經過世,但有些長壽的甚至一直活躍到三國中后期。

因今年各種天災和疫情多發,原身劉宏受多方勢力施壓被迫解除了一些“黨錮”,其中就有一些“黨人”留在了京城。這些大多以聯合抗衡宦官為名組織結黨的“名士”今天也有不少在現場,看到皇帝今天的表現也是各有想法。

“黨錮之禍”,是東漢桓靈二帝時期無法避開的話題,影響涉及整個大漢的方方面面。雖然所謂“黨人”中的“清流”、“士人”也是“良莠不齊”、“魚龍混雜”,但總體來說,以外戚和世家為主的“黨人”,多數都是正直名士,可以說是大漢官場良性運轉的基礎。十多年來,這些人被“宦黨”陸續打壓排擠、冤殺禁錮,整個大漢上下自然被“宦黨”一系的貪官污吏搞得烏煙瘴氣、民不聊生的了。

曹節今天突然被皇帝“拿下”,最開心的應該就是這些“黨人”了,皇帝今天的改變讓他們看到了徹底搬到“宦黨”的希望。他們這些人沒怎么去關注皇帝畫的“大餅”,主要心思都放在了怎么借機鏟除“宦黨”上面。

余冰在高臺上觀察各類人群的反應,整體感覺效果還是不錯的,雖然還是看到有些人好像心有不甘、憤憤不平的樣子,不過都是極少數的,影響不了今天的大局,至少今天可能造成流血危機的武裝沖突暫時平息下來了,至于后續可能出現的問題,只有根據實際情況再臨場應對了。

不久,“西園廣場”上的人基本上散去了,包括曹節和陽球組織來的武裝力量也在專人引導下分別離開?,F場的武裝力量只剩下先前的御林軍和陸續趕來的皇宮侍衛。

看到官方力量完全控場,余冰總算是放下了一直懸著的心,終于不用擔心被這些“造反”分子“順手”錯殺了,小命保住了就好。余冰出關后看到自己穿越后的言行已經產生了“蝴蝶效應”,生怕被“時空糾錯”,哪怕自己作為皇帝被重重保護,也可能因為一個“流矢”而意外喪命。

除了這些隸屬光祿勛的御林軍和隸屬衛尉的皇宮侍衛,余冰發現還有一些老臣和特殊團體沒有離開,余冰心下嘀咕:今天難道還會出什么“幺蛾子”?

心里剛“嘀咕”完,余冰就看見幾個人一起向臺下走來。

原來是陽球、劉郃、陳球、劉納四人湊到了一起,看見皇帝已經結束演講,于是互相施了下眼色,聯袂來到高臺前面,面向劉宏拱手施禮后便深深的彎下腰鞠躬不起,齊聲說道:“驚擾陛下,吾等死罪,請陛下處罰!”

聽到這幾人的聲音,余冰腦袋一下子大了起來,該怎么應對呢?自己還完全沒有適應皇帝的身份,要怎樣應對才盡量顯得“合理”呢?

余冰感覺比自由發揮的即興演講還更為難、更費神……

幾人在向高臺走近時,余冰便在記憶中調出了劉宏對這幾人的認知,知道了幾人的身份,結合出關后看到和聽到的情況,也知道了今天的沖突就是這幾人和曹節一幫宦官分別帶頭推動造成的,只是后續的事態發展可能偏離了他們雙方的預期。

自己前面為什么找那么不靠譜的借口“拿下”曹節,就是借機把制造沖突的一方先瓦解,后面才好盡快平息這場沖突。只要一方沒了領頭的人,雙方再次爭執起來的可能性就小了很多。

至于為什么是處理曹節,只能怪他自己先蹦出來反對自己,給了自己“殺猴駭雞”的機會。如果是陽球一眾先跳出來,自己一樣會借機處罰,只是處罰力度可能輕一點。誰叫自己對“十常侍”抱有先入為主的不好偏見呢?自己又不是超凡脫俗的圣人,肯定會以個人喜好作為處事參考的。雖然作為皇帝不應該受個人情緒所左右,但自己真的還沒有達到那種境界。古今中外,達到不以個人主觀感受影響處事原則境界的帝王將相,怕加起來也屈指可數吧。

余冰看著下面躬身不起的幾人,心里琢磨應該怎么應對才好,后世的自己有點印象的是陽球,好像和什么漢武帝時期的張湯、武則天時期的來俊臣都是歷史有名的“酷吏”,具體有什么事跡自己就不太清楚了。

其他幾人余冰一點印象都沒有,而原身劉宏對大臣們的判斷也只能做個參考,基本上都是被一群宦官忽悠,朝臣們的忠奸賢愚、是非好壞大多是聽所謂的“親信”宦官描述,因此自己是不可能以原身對各人的感官作為判斷標準的。

一個司徒,一個永樂少府,一個衛尉,一個步兵校尉,應該都分別代表了不同團體的利益訴求。根據這次沖突雙方各自組織來的武裝力量可以看出,東漢期間,外戚、宦官、世家士族幾方的爭斗確實相當厲害,隨隨便便一次在短短一夜之間臨時組織的行動都超過萬人的規模。而整個洛陽城的官方軍力才多少?光祿勛、執金吾、衛尉、五營校尉,好像幾個部門的軍力加一起才一兩萬吧,不然原時空的董卓也不可能憑三千步騎的兵力進京,反復進出冒充有數萬大軍就輕易控制了整個洛陽,即使那時的洛陽群龍無首、一盤散沙。

不過看到今天的各方武力聚集,余冰也是極度沒有安全感。自己要不想一輩子當傀儡皇帝,還是得盡快組建自己的武裝力量啊。

余冰想了一下,一時間也不知道怎么處置這幾人更合適。自己還沒搞清楚這些人對皇帝而言誰忠誰奸,或是各自后面分別代表了什么利益團體,輕易處置很可能會造成不好的影響。

前面“小題大做”的處理曹節都已經很沖動很冒險了,不知道將來會有什么隱患。當時自己只是憑后世知道的一點點信息做出的決定,那就是歷代宦官的權力基本上來源于皇帝,印象中《三國演義》里的“十常侍”輕易就被袁紹帶人滅掉了,自己也預想即使曹節的親信黨羽鬧事,也應該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因此才敢直接對曹節動手的。

而眼前的陽球幾人,和宦官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沒有一定把握,還是不宜直接處罰,既然一時間想不到合適的處罰方案,那就用“拖字訣”拖延一下吧。

“眾卿平身!今日朕比較乏累了,還有很多老祖宗傳授的知識要消化整理,爾等今日之事改天再做計較,各自先回家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吧?!庇啾荒芎湓~的這樣答復,說個“改天再做計較”,既不說處罰,也不說不處罰,給未來“翻舊賬”留點余地。

陽球四人發現今天出關后的皇帝一下子變得很強勢,連多年來一直倚重和信任的曹節都直接毫不留情的拿下了,怕真的是有可能被“列祖列宗”托夢教導了。自己幾人也是引起這次沖突的主要責任人,肯定也會和曹節一樣被直接拿下。

先前,在皇帝演講的時候,幾人內心也都是忐忑不安的,雖然也在默默聽著,但都心不在焉的,沒怎么去理解皇帝演講的內容。

如今聽到皇帝這樣說,一直憂心忡忡的幾人都暫時放下了心中的顧慮。只要眼前這一關挺過去,不被馬上下獄治罪,后面就可以再想辦法減免罪責。

比如找機會親自向皇帝“請罪懺悔表忠心”,或請托其他人“疏通協調獻禮金”。呃,不對,按皇帝先前所說,應該是“獻愛心”,對,就是“獻愛心”!我們都要響應皇帝的號召,做一個有愛心的大漢忠臣!

四人向站在高臺上的皇帝感恩拜謝施禮退去。

看著四人離開,余冰緩了口氣,覺得今天應該沒什么事了,剛準備回身走下高臺,卻見又有一群人冒出來,走到臺下各自施禮后,參差不齊的各自高呼:

“陛下,你先前說的很多事情都不妥啊……”;“陛下,你要成立的這些機構是不合理的……”;“陛下,你怎么會有這樣荒唐的想法呢?是不是有奸宦……”;“陛下,不可輕易變更祖宗之法……”;“為了大漢江山,陛下,你不能……”;“陛下,你所說的很多都于民不利……”

余冰結合原身劉宏的記憶,大略瞄了一下這群大呼小叫的“老臣”,大多是在任或者離任的三公九卿、朝廷大員,還有一些世家大佬和大儒名宿之類的,這個時候特意湊在一起“進諫”,這是想聯合“逼宮”,給自己施壓嗎?

看著一眾從不同角度“為國為民”賣力表演的“忠臣耆老”,余冰心里一陣煩悶,這都是些什么人啊?真有那么“大公無私”、“忠心耿耿”?即使不能武斷的“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完全否定其中沒有真正的正直無私的人士,但也可以肯定這些人中多數都是私心作祟,“為”的是他們團體的“小家”,“利”的是他們圈子的“小民”。

看來自己這個皇帝以前真是沒什么威嚴,誰都不把自己當回事,不光宦官把自己當傀儡,外戚、朝臣甚至那些世家豪強、耆老名宿等等,估計也把自己當隨時可以利用的工具人吧。

今天已經很強勢的發過威了,自己還以為處理曹節能夠“殺猴駭雞”,少一些反對聲音,沒想到一樣有那么多人完全無視自己的改變。這曹節都還在不遠處由御林軍看押著,這些家伙居然就敢聯合起來給朕難堪?

難怪歷史上很多皇帝根據需要都會支持宦官或者外戚和朝臣抗衡。這些老奸巨猾的家伙,估計是看到剛才自己沒有處罰陽球幾人,前面對司空張濟也比較客氣,覺得自己還是像以前一樣沒主見、好忽悠。看來自己以后還是不能太軟弱了,免得這些人總是得寸進尺。

自己以前一直以為原身劉宏的昏庸行為完全是那些宦官影響造成的,現在看來這些朝廷官員一樣有很大責任,不應該把東漢末年的所有糟糕事情都往“昏君”劉宏的頭上扣,問題不只是在皇帝一個人身上,而是整個東漢的統治階級都出問題了。

想到這里,余冰不想再客客氣氣的應對這些人。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山县| 桓台县| 缙云县| 门源| 无锡市| 胶州市| 孝昌县| 四会市| 毕节市| 泸溪县| 马鞍山市| 荆州市| 荣成市| 河曲县| 阜新| 佛坪县| 凤庆县| 旺苍县| 涡阳县| 西青区| 崇州市| 广丰县| 敦化市| 湘西| 琼结县| 漳州市| 娱乐| 全南县| 浏阳市| 洪泽县| 栾城县| 佳木斯市| 宽城| 芜湖市| 邵阳县| 马山县| 望江县| 宁化县| 宜都市| 广州市| 习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