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弟子規全鑒
- (清)李毓秀撰 東籬子解譯
- 923字
- 2021-11-29 09:50:42
做人要懂得感恩
國學原味
喪三年①,常悲咽②;居處變③,酒肉絕④。
喪盡禮⑤,祭盡誠⑥;事死者⑦,如事生。
詞語解釋
①喪:服喪。
②悲咽:悲傷哭泣。
③居處變:在古代,子女為父母守喪期間,要與配偶分開居住。
④絕:斷絕、禁止。
⑤盡:盡力完成。
⑥誠:真心誠意。
⑦事:對待。
句意理解
趣味故事
王裒泣墓
三國時期,魏國有個名叫王裒的孝子,他自幼飽讀詩書,才能杰出。后來,朝廷多次想讓他做官,他都一點兒也不動心。為什么呢?因為他始終不放心自己年邁的母親。
王裒十分孝順,對母親的照顧無微不至。只要是母親的事情他都親力親為,從不放心交給別人。
母親去世后,他悲傷了好長一段時間。他的母親生前很怕聽到打雷的聲音,后來,每次遇到雷聲轟轟,風雨交加的時候,王裒就會立即飛奔到母親墓前,哭泣著說:“兒子在這里陪伴母親,母親千萬不要害怕啊!”
因為他每次哭的時候都扶著墓旁的一株柏樹,咸咸的眼淚落到樹上,慢慢地,那棵柏樹竟然枯萎了。大家都說是他的孝心感動了上天。
云英誓死奪失地
明朝有一位名叫沈至緒的將領,他有一個獨生女兒,叫沈云英。云英十分聰明,從小就跟父親學得一身好武藝。
一次,云英的父親在一次保衛城門的戰役中戰死,那一年,她只有十七歲。看到父親戰死,年紀輕輕的云英登上城門,對著將士大聲說:“我一定要完成父親守城的遺志,我希望全體將士可以和我一起保衛家鄉!”

聽了她的話,將士們士氣大振,發誓要奪回失地。戰役很快取得了勝利,云英找到父親的尸體,大聲痛哭。全體軍民也都穿上孝服,參加了他父親的葬禮。
后來,人們為云英建了一座忠孝雙全的紀念祠。
國學啟示
按照古人的做法,如果父母亡故,要守孝三年。現在時代不同了,我們雖然不用效仿古人的做法,但是我們應該做到常常思念他們。更為重要的是,如果能把父母生前希望我們做的事情做好,常懷感恩之心,好好地生活,這也是表達孝心的方式。
思考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