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多數(shù)父母眼中,總是那樣的期盼,“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只有成為“人中龍鳳”,才配得上他們多年的辛苦栽培。似乎,孩子們的所有努力,只是為了滿足父母被稱贊時的虛榮心。
但很少有父母會問,“你為什么要這么努力?你覺得努力的具象化是什么?如果你不想努力的時候,你會在做什么?”
畢竟,他們的時間都用來催促孩子,忙碌著孩子們或喜歡或厭惡,或焦躁或無奈的事情,但他們從不說那一句,“如果你不喜歡或不想現(xiàn)在做的事情,可以等到你愿意的時候,再去完成。現(xiàn)下,你可以好好的思考,你接下來,需要走的每一步。”
有時放空,并不是墮落,只是,人陷入沉思的狀態(tài),就是會變得呆滯。可不思考,誰能找到一條更適合自己的路。
可是,你的放空,在父母眼中就是無所事事,和偷懶沒有任何區(qū)別。
他們總是看不慣你過上舒服開心的日子,因為,這會和他們曾經(jīng)努力工作或者現(xiàn)在還需要努力拼搏的本質(zhì)相違背,可你也在他們看不到的地方默默努力,但他們看不見,就是你沒有努力的原因。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人總是理所應(yīng)當(dāng)?shù)恼J為,只要付出,就一定會獲得回報。
可這一切本就不成正比的,但人嘛,總不想讓自己吃虧,于是,他們便開始往自己孩子身上加倍索取更多,以祈求自己的努力沒有白費。
付出和回報,本就是條不等式。
但書本總是把某些方面的殘酷優(yōu)化成我們的理想世界,而現(xiàn)實總是被排除在外。“只要你……,就會有……”的套用模板,到現(xiàn)在還妄想荼毒我們。可人生是不能套用公式,因為機遇和不平等,是無法通過計算,來獲得它的標準值的。
我們大多數(shù)人真的很努力了,只是好多人都努力在我們并不擅長的賽道上,這又不是我想這樣的,我只是想好好地活在這片土地上。
對此,那些所謂的精英教育,不過是某些資本家為了賺錢,衍生出一種畸形的教育觀念,從而在部分家長手中,獲得他所需要的金錢罷了。大家為何會追捧應(yīng)試教育推崇出來的精英,大概是背后的推手,也在默默贊頌這種人。但是,我們和他們的距離,實在是很遙遠,但人總是在每件事情上,飽含著十分的熱情,久而久之,那種病態(tài)的欲望,會扯著我們墜入深淵。
既然原來的路不好走,就會有新賽道。新的賽道,新的規(guī)則。
由于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沒必要復(fù)制別人的人生,成為另一個閃閃發(fā)亮的別人。大概,每一個螺絲釘,都希望自己擁有獨特的螺紋,去到它所要去的地方,發(fā)揮它余生的光與熱。
再者,讀書為了什么?
為了可以讀書呀!一件純粹又簡單的事情,并且會一直喜歡。我想這個事情,我可以堅持一輩子,雖然常常會偷懶,但我就樂意,大晚上不睡覺就為了看完這一章書。直到醒來前,迷迷蒙蒙間,一個新的概念踴躍在我的腦海里。那一刻,晨光重臨大地,我似期待般睜開眼,又是明媚的一天。
你為什么要這么努力?
因為倔呀!可人要學(xué)會認輸呀!這種不服輸?shù)木瘢钜坏谩J裁炊枷胫Ьo牙關(guān),自己能過的,但卻從不考慮,我就松一口氣,它不過了,怎么的。
試試放過自己那幼小的心靈,或許,心不難受的時候,問題便迎刃而解了。
你覺得努力的具象化是什么?
起早貪黑,廢寢忘食,孜孜不倦,兢兢業(yè)業(yè),事必躬親,誰又能說,這樣不好呢?但我有時候就不喜歡這樣,誰又能說什么呢?反正,我努力的時候,又不一定讓你看到,你也裝作看不見我偷懶,不也兩全其美。
真的,下一次,我努力的時候,我偷偷告訴你一回,你回頭,自個琢磨您能不能達到我努力的程度。
如果你不想努力的時候,你會在做什么?
我會一個人在黑暗的角落,一直哭,一直哭,不停地否定自己,不停地痛罵自己,直到哭啞了嗓子,哭腫了眼睛,仍然流著淚,心里默默喊著,“這一次,我可以聽自己的。”
每次哭完之后,心里賊爽,就是特費眼,第二天總要瞇著眼睛看向遠方,然后,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今天也還不錯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