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這只是一篇吐槽,不喜勿閱
- 頹廢文學
- 哲悉
- 2116字
- 2024-08-24 23:59:21
這都是昨天的事情了,但我還是忍不住想要吐槽,畢竟,它這偌大的展館,就沒展現出屬于它的力量,一種可以更深層次的,屬于文化娛樂方向的力量。
原以為現在的電視劇,電影就已經夠粗制濫造的了,沒想到一個大型美術展館,我依舊看不下來。
原諒本人沒有多少藝術細胞,看不懂那些深層次的畫,但展館不應該以畫作的數量去定義這座館的成就,而是一種帶著故事性的去展開這座城市即將要發生的事情,和它作為發展城市的核心,應該體現城市的魅力和城市未來發展的核心。
我逛了美術館一圈,只是匆匆走過,只有為數不多的幾個作品讓我駐足。我本人比較喜歡山水畫,認為一幅畫代表畫家所作之時,他的一種心境,畫作應該是闡述一種思想,而不是為了畫畫而畫畫。
除了進去每一個展館前,開頭敘述一小段文字后,大多畫作都沒有關于作品內容的介紹,原諒我一個不懂藝術的人,誤入了一座需要有觀察力的藝術殿堂,我真的無法消化這些作品。
借助標題引入一大群人民群眾,大批的展品中,沒有介入或作品延伸,這種情況下,你去看那一幅幅展品,跳脫的思維,讓人難以沉下心來。
我想這座館的建立是有它的時代背景的,可能是我去得太晚了,關于介紹背景的內容早已撤下了吧!但展出的作品不應該就這么孤獨地掛在墻壁上。
關于其中的內容,畫作的多少并不能說明什么,而質量和內容,你需要展示的核心,它歷經時代長河,成就了每一幅作品,它通過空蕩蕩的走廊,你走過它,你就能體驗其中的故事,那種背負著的歷史使命感,你想體現和表達的意義,應該在一幅幅作品的觀看后,所帶著的感情,一并進入觀眾的內心。
可現場我所能看到的,對不起,我真的無法融入它想要表達的情感中,畢竟,我不理解。
關于每個板塊中的作品有好的也有無法理解的,它有些描述的手法,一看,就只能怪自己的雙手不爭氣,沒法通過創作,去展現屬于當下我們應該表達的情感。
里面有太多的作品,我無法獲得同感,致使我,整個過程中,極度的不走心。生怕自己看不完,又怕自己看了也不懂。索性一眼過去,看到哪幅比較喜歡,就再看多一眼。某些內容跳躍性太大,所要展示的作品,沒有具體介紹,看得懂的人或許明白這很好,但這是開放給大眾的,大多內容毫無敘述,單純去看,真的能了解故事背景。
好的作品不是為了完成而完成,不是我按照這座山,畫出它該有的巍峨就算是完成。更多的是我們想要表達某種情緒,通過作品展現一種意或形的狀態,可是,好多作品,我都沒看到,可能是從一開始,我就覺得無法理解,它為何會成為一幅讓我們會欣賞的作品。
里面的作品陳列沒有一種連貫性,似乎所有作品都需要一個角落展出似的,就把有一些聯系的作品放于其中的一個展覽中,但你不會覺得他們放一起,我就能感受到現代美術很有意義嗎?我依舊難以理解。
再者,我在一場表達為現代畫家所畫的文人騷客,那個毫無仙風道骨的文人,擁有和我們現代人一樣,微胖的身形,和從前那些不為五斗米折腰的文人一樣嗎?我無法理解,難道畫的是擁有現代感的文人,就能提現它的現代化,我只想說,畫一幅讓人難以置信的畫,它不能體現現下群眾的思想,它又怎能算一副合格的作品。
還有好多作品展出感覺像是畫家學生時期的作品,原諒我不能說什么,只能說感覺起來像。
一看過去就知道的,總感覺作品很幼稚。展區沒有提醒人們,這些創作的背景內容,讓人看了兩幅來自不同作者,不同心境下的矛盾作品,意義何在?
一場展覽,從開場到結束,不僅僅是作品的展出,應該是思想和心靈的洗滌,它應該是有指向性的,告訴參展的群眾,我們正走在一條關于什么的路,而不是展示這個地區的畫家的作品。
我很難受,我好好的一天,為了早點到還早起準備,一趟旅途,不應該是這樣的結局,但它也只是提供了一個讓我看畫展的地方。
后期我相繼也去了對面的兩座館內看了一下,除了非遺館內的內容體現得中規中矩,文學館也是很難評了。
非遺館大概展現了全省該有的文化遺產,內容還挺讓人上心的。它還可以更好的,畢竟,這些都是老祖宗嚴選。
經歷數千年,數百年的文化沉淀,才流傳到現世,仍被我們所推崇的文化,它從一開始就帶著它該有的魅力,走向我們。只是展覽過程中,沒有明確的指示,使得觀看流程顯得有些亂。
至于“文學”館,我看到的內容除了剛開始第一個展館中,有出現一些文字載體的文章,然后接下來兩個館居然是名人介紹。
我需要知道的不應該是這個地區涌現了多少的文學前輩,其中包括了最近塌房厲害的一位歷史名人,陳列板塊居然還留有這人,難道研究歷史的他們,不是更清楚,該人早已塌房,有歷史爭議的人即便他做過某事,也不足覆蓋他所表達出來的惡。
展出板塊中大量篇幅,都在告訴我這個地區曾有多少名人留下他們的足跡,但文學館卻不講文學,他們在某個時期的作品內容,通過讀一段文字,了解一個故事,通過故事本身明白一個道理,他們努力的核心,不是更重要嗎?
文學館不討論文學,內容展出中,文段敘述先烈的故事,也不是不可以,體現家風也不影響,但這個館能不能不要叫這個名字。
重點還是它作為一個傳播文化思想的展館,它沒有現代人的文學,總感覺哪里怪怪的。
我至今都不知我為何心血來潮去看,僅僅是因為免費,但我花了四個多小時,看了三座館的內容,卻沒能使我獲益良多。
這是什么糟糕體驗。
我原以為我會獲得什么有趣的體驗,不過是我一廂情愿地認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