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0章 明朝往事

不提李如海被分配到御醫藥館,但說說這大明的歷史由來。

這還得從一份檔案說起。

姓名,朱明成

表字,覆金

出生地,淮南

職業,大明帝國之開國皇帝

出身,軍人世家,其父乃是大周朝的奮威中郎將朱剛傲,大周遭遇金兵入侵,其父親率兵抵抗,死戰不退,以身殉國,后來大周朝為金所滅,其幼年喪父,流落江湖,乞討為生。

大金國原是北方蠻夷,被稱為草原上的蒼狼,又號稱馬背上的民族,戰力卓著,民風尚武,好勇斗狠,入侵大周以來,殺人放火,奸淫擄掠,無惡不作,犯下滔天罪行,因為進攻受到大周軍隊的殊死抵抗,更加殘暴不仁,如遇抵抗,立刻進行毫無人性的屠城,制造了臭名昭著的“嘉定三屠”,和“揚州十日”。

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這種倒行逆施,極大的激起了民憤,于是各地起義軍蜂擁而起。

朱明成對大金恨之入骨,幼年便立下大志,不報國仇家恨,誓不為人,待其成年,家傳韜略武義均已大有長進,就給自己取表字,覆金,寓意覆滅金國。

年20行走江湖,廣交天下豪杰,25歲加入與大金對立的明教起義軍,憑借出色的軍事才能,履歷戰功,逐漸統領全軍,確立了領導地位,后又借助明教的教眾,不辭艱辛萬苦,排除萬險,擊敗了大金,收復失地,將金朝的狗皇帝完顏哈赤斬首示眾。

他不僅將各路起義軍,招降納叛,盡數撫平,還對西邊的羌、氐、羯等胡夷也是不放過,他派大將陳兵西陲,將屢屢入侵把百姓當兩腳羊肆意殺害的胡虜阻擋于關外,他完成了這豐功偉業,創立了大明萬里江山,由此天下大勢盡歸于明。

40歲朱明成登基為帝,念明教之功,遂立為國教。

然其教眾,高層居功自傲,不遵王法,中層驕奢淫逸,恃寵而驕,基層淪為流氓地痞橫行霸道魚肉百姓,多次違反朝廷律法卻屢次不改。

整個明教從建國之功臣,漸漸變成禍國殃民之蛀蟲,他們從根上腐朽了,奈何明教勢大,且教中高手眾多。

朱明成一邊明面縱容,一邊當機立斷聯合當時的江湖各大門派發起鏟除明教的命令,于是少林,武當,峨眉,崆峒,昆侖,華山等六大門派加上海沙幫,黑虎堂,丐幫等等各大小門派云集響應,贏糧而影從。

此戰歷經七天七夜,打的是天昏地暗,明教雖然沒有全軍覆沒卻也損失慘重,各大門派更是元氣大傷一蹶不振,朱明成趁勢出兵,攻破明教各處壇口,占領明教密道,將密道中的典籍搜刮一空,就連整個江湖勢力也都被明朝趁勢暗暗整劫掠了一番。

自古俠以武犯禁,朱明成豈會不知這個道理,借此次討伐明教,不僅讓明教四分五裂,還削弱了江湖各派勢力。

隨后的近百年里明教一直群龍無首,處于四分五裂狀態,后來逐漸分為若干支教,主要的三教便是神龍教,日月神教,和五毒教,他們在江湖中各自為戰。

前二者尚活躍于中原武林,五毒教卻行蹤隱秘,已經潛伏到苗疆與毒蟲毒草為伴,與其他兩教少有聯絡,但畢竟曾同出一家,還藕斷絲連,李如海身上所中的奇毒七星斷腸就源自五毒教。

太祖朱明成深諳帝王之道,恐后代不肖子孫,兄弟鬩墻,手足相殘,立下祖宗遺訓,立長不立幼。

朱明成立嫡長子,朱文杰為太子,但朱明成的良苦用心在他千古之后,就形同虛設,從第二代開始,奪嫡之爭就已經掀起開端。

朱明成在位30年,共有九個兒子,除了太子朱文杰登基為皇上,其余八子均外封為藩王,各個都有兵權在手,他們本來也想安穩過日子,保留手中的權利留給子孫后代,并無反心,奈何朝中有大臣不斷教唆,數次對朱文杰強調八王威脅論。

朱文杰也覺得藩王勢大,決定實行削藩政策,不僅限制他們掌兵的數量,還要他們定期去朝中拜見,并派兒子進宮為人質,這一下可捅了馬蜂窩,各路藩王哪里能答應這些在他們看來甚是無理的要求,于是對大哥朱文杰就開始陰奉陽違起來。

朱文杰的命令下達,弟弟們竟然根本不理,這讓新皇與八王的鬧矛盾愈演愈烈。

八王之間相互勾結,他們覺得朱文杰準備對他們動手了,以現在的局勢即便他們不造反,到最后也是被逼死路一條,于是就以宮中有小人,挑撥離間君臣關系為由,大舉義旗,號稱要進宮勤王以清君側。

兵分八路,勤王是假,逼宮倒是真。

幸好新皇朱文杰及時豎起大明正統的大旗,將太祖所說授予的印信拿出,爭取到了只聽從朱明成命令的禁軍將領們的支持。

禁軍乃是幫助朱明成完成統一天下的絕對精銳,朱文杰掌握了禁軍,各路反王哪里是其對手,最終被禁軍各個擊破。

逼宮失敗,八王盡皆被緝拿歸案,斬首示眾,朱文杰不僅削藩成功,還一勞永逸,永絕后患,下令今后不許向外封王,加強了中央集權,他在位25年,大明由此開始中興。

及朱文杰過世,其長子朱厚庭繼位,為第三任皇上,奈何體弱多病,在位時間不長即病逝。

朱武泰乃是朱明成之玄孫,朱厚庭之四子,其人從小聰慧過人,深得其祖父朱文杰與父親朱厚庭喜愛,私下欲立其為帝,只是因為祖宗遺訓而作罷,身為第四子的朱武泰是沒有資格繼承王位的。

素有心機,野心勃勃的朱武泰,出于計謀,直接明示放棄與太子朱炳彪相爭,一來表示尊重祖訓,二來謀求向外發展。

太子朱炳彪實際上是朱武泰的三哥,其上還有兩個姐姐,最有力競爭王位的就在此兩人中間。

朱武泰主動要求父皇封其為淮南王,太祖朱明成出生之地就在淮南,他提出這要求,就知其并不是真心退讓,乃是示敵以弱。

太子開始非常高興,他自己待在宮中,而他四弟在外,遠離朝廷政治中心,自覺其對皇位就沒有任何威脅了。

但有時候并不是離的越近就越好,太子在東宮,手下只是些太傅太保等教他文化知識的老學究,除了照顧他起居的太監外,就連心腹都沒幾人,沒有出謀劃策的謀士,也沒有兵權。

他多次想接手保衛皇宮的御林軍,但都被朱武泰派系的官員所阻止,不讓其他有機會攝取兵權。

朱炳彪想借助外力,卻苦無門路,于是暗暗向江湖中尋求幫助。

正所謂無巧不成書,偏偏有日月神教的探子聽聞此事,覺得有機可圖。

于是隱藏身份與太子接觸,想利用他這太子的身份,實施覆滅大明的計劃,朱炳彪倒也不是缺乏辨別能力,只是現在迫在眉急需要助力,沒有耐心和細心,核查對方的身份,他認為對方幫助他不外乎為了將來謀求高官厚祿,到時候他登臨大寶,隨時可以滿足他們。

雙方為了各自的目的,一拍即合,相互勾結在一起。

這一時疏忽,釀成了大錯,他也就再無翻身的機會!

朱武泰人雖不在朝廷,但太子的一舉一動皆在其眼底,比如有次太子調戲宮女,立刻就有奏折遞交于皇上,隨后太子就迎來朱厚庭一頓臭罵,他也只能低頭認錯。

朱武泰聽聞太子居然敢于明教余孽勾結,心中大喜,感嘆機會終于來了。

朱炳彪也察覺出他四弟不停在暗中抓他把柄,自己周圍必有其眼線,于是也開始韜光養晦低調行事。

他明白朱武泰不停找大臣詆毀他,必然是對皇位還心存覬覦,也感覺自己地位不穩。

他自己就像籠中之鳥,即便成為了太子,也被太子的身份所限制,隨著朱厚庭身體愈加衰弱,行將就木,他反而越發感到不安,對朱武泰的不安。

終于朱厚庭一病不起倒在病床上,朱炳彪和朱武泰二人的矛盾被擺在明面上。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為了皇位還講什么骨肉之情,雙方的陰招盡出,欲要致對方于死地。

朱武泰于淮南一邊養精蓄銳,招兵買馬,一方面暗中結交朝中大臣,廣開言路,另一方面牢牢把握了淮軍,淮軍是先祖創業的根基,如今雖然大部分已經變成了禁軍,但諸多淮軍老輩將領,選擇告老還鄉,因此除禁軍之外,淮軍練兵之法最為精妙,朱武泰有錢能使鬼推磨,盡得淮軍將士支持。

軍權在手的他,好做政績,剿匪安民,將淮南及周邊都治理的井井有條,勢力和地盤暗中擴大,朝廷內好評如潮,而太子卻遭彈劾,各種失德荒唐之事頻發,身陷尷尬的窘境之中。

朱炳彪越感不妙,不但自己的地位受到弟弟的威脅,連父皇也越來越不待見他,朱武泰派系的大臣不斷在朝中抨擊他,說他肆意妄為,不守禮法,有辱皇室,狗被逼急了還咬人,何況是人快被逼瘋了。

他不想坐以待斃,終于向日月神教發出了求援,想要刺殺朱武泰,日月神教本就想攪亂大明政治穩定,最好能覆滅大明江山,報仇雪恨,所以無不從命。

神教認為太子朱炳彪無能,如其登上皇位更方便于控制,如果換成野心勃勃又精明能干的朱武泰登基,那神教的計劃就破產了,于是便毫不猶豫的答應太子派出教中頂尖的高手去淮南截殺朱武泰。

朱武泰進來心情大好,一切都在他掌握之中,所以人在得意的時候往往最容易栽跟頭,他便遭遇了日月神教精心策劃下的暗殺。

萬幸朱武泰身邊,有絕世高手劉喜保護,劉喜拼著性命不顧,奮力擊退了四大高手,而他自己也不幸傷了腎經。

最后更是選擇入宮當一個太監跟隨已經成為皇帝的朱武泰,這是后話暫且不提。

劉喜的奮不顧身終于堅持到援軍到來,萬箭齊發下,將日月神教的高手盡數射殺。

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劉喜并不是無條件幫朱武泰的,皇宮中有一處收藏天下武學的武庫名為瀚海閣,劉喜效忠朱武泰正是為了這瀚海閣中的秘籍。

瀚海閣是當年雄才大略的太祖朱明成,巧用鷸蚌相爭之計,打敗明教,挫傷江湖諸多門派后建立的。

當時因為各門派高手,主力盡出圍剿明教,派中空虛,朱明成本來就是出身明教,他化身為明教中人搶奪各派秘籍,自然可以李代桃僵,禍水東引,將明教反撲各派的大戲,演的是惟妙惟肖,最終收集天下武學于皇宮,建立了瀚海閣。

他不斷引導明教與武林各派互相仇殺,加深矛盾,接手了明教密道里的武學,還有各門各派的秘籍。

不得不感嘆朱明成的老奸巨猾。

劉喜本就已經是絕世高手,但他一生都在追求武道巔峰,一直想要創造出一門天下無敵的神功。

他答應保護朱武泰安全,也是為了瀚海閣中的秘籍,而朱武泰也許諾,只要將來他登上皇位,一定讓他進入瀚海閣,好閱讀天下武學經典,完成他創造出曠世奇功的畢生夙愿。

就在朱厚庭的陽壽耗盡,太子朱炳彪準備繼承大寶時,忽聞,四弟朱武泰率淮南精兵進京問罪,說他勾引明教余孽,竟對親兄弟進行暗殺,有違綱常,不配做大明的皇帝。

朝中上下聽聞此事,頓時炸了營,他們沒想到這大明的太子居然敢勾結明教,那可是滿朝文武都不能犯的大忌,說是叛國也不為過,那是要誅九族的罪名。

朱炳彪見內有大臣抗命不尊,外有淮南精兵攻城略地,急忙傳喚禁軍,但禁軍將領們聽聞太子的所作所為,根本不聽他號令,選擇按兵不動,讓其自生自滅。

朱炳彪見大勢已去,在昭陽殿上悵然苦嘆,遂拔劍自刎而死,血濺三尺,把那把黃金做的龍椅都染成了紅色,可見帝王家的悲哀。

一代梟雄朱武泰作為政治斗爭的勝利者,登上了他夢寐以求的王位,成為了大明帝國第四位皇帝,自其28歲登機如今已過去7年,大明表面依舊歌舞升平,一番盛世之象,實際水底下已經暗潮涌動,明教的復蘇,西方鮮卑族逐漸取代了羌羯,迅速崛起,北方的后金也恢復了原來大金國的聲勢,東南方也開始有倭寇為患,這些潛藏的威脅,大明的未來又在何方。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安市| 陆川县| 通城县| 漠河县| 濮阳市| 临汾市| 庆安县| 邳州市| 福安市| 上高县| 英山县| 定远县| 永安市| 铁力市| 论坛| 托里县| 江城| 城步| 华阴市| 双柏县| 宝山区| 阿克陶县| 昭觉县| 荥阳市| 大庆市| 喀喇| 分宜县| 基隆市| 泰和县| 神木县| 鄂托克旗| 克拉玛依市| 微山县| 丰顺县| 白朗县| 兴义市| 双江| 延庆县| 陈巴尔虎旗| 高唐县| 蒙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