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陳勝(求加入書架月票)
- 從聊齋開始問道
- 煙火放白
- 2250字
- 2021-11-23 23:07:00
劉家兄弟四人和附近村落朋友一起在孟然的主持下操辦著阿季母親的喪禮。
突然,孟然看到了一個虎背熊腰的大漢在面對著自己而笑。
在操辦完季母喪事后,孟然便找到了這個年輕人。
“這位壯士,剛才貧道施法有何不妥嗎?”
“沒有、沒有,只是看到道長認真的樣子而感到很有趣,所以不覺而笑。”
“壯士尊姓大名?”
“在下陳勝。”
“啊!兄臺莫非就是剛才季老三提到的阿勝?”
“正是、正是。”
“剛才聽采臣阿季說您有點法術,不知是跟何人所學呢?”
“在下也不防跟道長說了,某跟周文公所學。”
“此人是?”
“哈哈,道長有所不知,聽某慢慢述來。”
:周文,是陳縣才德兼備的賢人。戰國年間,曾在楚國大將項燕的軍隊中擔當視日工作,(占卜推算時辰吉兇與施法術的工作),也曾侍奉過春申君黃歇!因此很具有法術。
項燕敗亡后便回到陳縣過上了隱居的生活。
始皇修長城征民夫征到了已是中年的周文,周文無賴只能躲到山中與百獸為伴。
在山的附近買了很多用品。顧了一輛馬車和一個看上去老實巴交,在下的好友,一個叫吳廣的農民和他一起搬運物品。
馬車到達山下,周文叫卸下東西放地上。
吳廣便和他一起卸下東西放地上了。
馬車走后,周文讓吳廣與他一起把東西搬上山。
吳廣便和周文一起往山上搬東西。等到結算搬運費的時候,吳廣也是一句話也沒有說。
周文見他老實便道:“這樣吧,你家離山上也近。我多給錢給你,你每月只需給我送些糧食與用品來。”
吳廣答應后,這一來二往的時間長了。周文便問道;“你每次為何一句話也不說呢?”
“大人不叫小人說話,小人怎敢說話啊!萬一說錯了呢,不是自己砸了自己的飯碗嗎?”
“現在我們相識這么久了,你想說話就隨便說吧。”
“大人隱居在此是為了躲避勞役的吧。”
“秦之勞役甚眾,我在此躲避兩年。等我年紀再大點大秦不征我時,我再下山生活。”
“是啊!修路、修渠、修長城、驪山陵墓、阿房宮、筑各國宮殿于咸陽。連年征戰!...”
“秦若長久如此,國將必亡!”
“我每月來一次山上,先生少給點錢。教我每次認幾個字如何?”
“好,你想學我便教你每次認些字回去。不過這大秦統一了文字,這點確實好。一個字再也沒有多少種寫法了!”
于是吳廣每月跟周文學習一次識字。
吳廣有個朋友,就是在下。一直都在當雇工,我不甘心受人奴役,同情和自己命運相同的人。
有一天,我對一起耕田的伙伴們說:“以后如果有誰富貴了,可別忘了一塊吃苦受累的窮兄弟”。
大伙聽了都覺得好笑:“咱們賣力氣給人家種田,哪兒來的富貴?”
在下不免有所感慨,嘆息道:“燕雀怎么知道鴻鵠的志向呢!”
吳廣因學了幾個字就在在下面前炫耀了幾下,某覺得奇怪便問起事由。吳廣相告后,某便跟他說道:“你以后不要學那些沒用的字了,我去買卷竹簡,你把這上面的字學會比你學那些亂起八糟的字強多了。”
某便拉著吳廣的手到了集市上,逛了半天終于找到了一簡(孫子兵法)
便花錢買下了,在下對吳廣說:“你只需把這上面的字學會就行。”
吳廣問在下:“學會這上面的字,我們也不明白孫子說的是什么意思啊!”
“正所謂讀書萬遍,其意自現。我如果有那個錢早就請先生把上面的那些字教給我了”。
“好,下次我便跟先生提看看。”
“我這一天天的給人做雇工,一個月連一天休息時間都沒有!現在趁中午休息跟你過來買卷竹簡。一會趕回去就差不多到下午干活的時候了,這天的中午飯我是沒空吃了。你學了字后每天晚上可以隨便什么時候過來找我一同學習。”
“好,一言為定。”
(始皇焚書只是焚道家、儒家、黃老等眾家書籍,為了統一人們的思想。也為了統一文字,而兵家與醫學、法家等書還是正常在市場上出售的)
吳廣:“那我該怎么跟先生說呢?”
陳勝:“你就對先生說讀書識字就是要學以致用的,認識些字對于我們這些農民來說也沒有多大幫助。今秦人苛捐雜稅甚眾,如此下去天下必將再次動亂。我若從此刻學習兵法上的文字,每日苦讀研究。待天下有變,我便可真正達到學以致用。”
吳廣等下次去給周文送東西時,便拿出了這卷竹簡對周文說道:“先生,我只想學這卷竹簡上的文字。”
周文拿過一看,原來是孫子兵法。便道:“你一個農家學這個干嘛呢?”
“讀書識字就是要學以致用的,認識些字對于我們這些農民來說也沒有多大幫助。今秦人苛捐雜稅甚眾,如此下去天下必將再次動亂。我若從此刻學習兵法上的文字,每日苦讀研究。待天下有變,我便可真正達到學以致用。”
吳廣便把在下的話說了出來。
周文聽到此話,眼前突然一亮,便說道:“不想你有如此遠見啊!老夫就教你上面的文字。”
吳廣畢竟頭腦沒有在下轉的快,學的也不如在下。我倆私下相交甚好,吳廣呼我為兄,某呼吳廣為弟。每當夜晚我們兩人就常常在一起研討、苦讀孫子兵法的感悟。
周文受我們的影響也開始研究起兵法來了,甚至有時還會下山去找以前項燕的部下將領請教兵法。
項燕老部下也開玩笑的說道:“你一個占卜布妖法之人學這甚用?”
周文苦笑道:“今秦暴政,我學兵也是為了萬一老夫有生之年秦的天下出現動亂。老夫也好再次出山。”
項燕部下看秦連年戰爭與徭役,也覺得很是。
吳廣學得時間久了,索性又跟周文學了許多法術。并把他所學再傳于某。
吳廣天資愚鈍,因此在法術上也還是不如在下習的好。
回憶完這些往事后,陳勝便問道:“不知道長哪里人氏?”
孟然聽完,眼睛都綠了。面對后來稱王的陳勝,只能裝逼地說道:“某是舊韓國貴族張良,法號孟然。吾家本是韓國貴族世家,祖父張開地,連任韓國三朝的宰相。父親張平,亦繼任韓國二朝的宰相。秦滅韓后,我便入道觀中修行了!”
“原來是韓國丞相之后啊!失敬失敬。吾既聞得君之父祖兩代,連任韓國五朝丞相啊!真是古今罕有啊!請受在下一拜。”
“壯士快快請起、快快請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