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叫陳果冉,一個大專畢業(yè)生。她也會總是會抱怨這個名字為什么那么討厭,從小學到初中無數(shù)個老師一天至少要叫她回答問題三四回,而且總能被老師的“印象”記住。當她問她的爸媽為什么要起這個名字時,總是被一句“當時猜到你是一個女孩,一句(果然)就成了你的名字”。可她卻不知道這個名字也給她帶來了些許幸運和幸福。
十五歲那年,陳果冉信心十足,與爸媽說一定要考到一個好高中。于是她上課、下課、白天、晚上不分顛倒的寫題,成為了一個小鎮(zhèn)做題家。老師一直都看不起她:“就你那點分數(shù),不如早早把機會讓給別人”。她卻不曾放棄過任何一點希望,可中考成績出來后,真的如她老師所說的那樣,連最差的高中分數(shù)線都夠不到…考試成績出來的那天,果冉的爸媽興高采烈,她卻黯然失色。于是她便裝出一顧無然的樣子,認為以后的路也就這樣了。
一本書里主角不止是主角,而是千萬個普通人的影子。果冉也是那其中一個,取檔案那天,她只能帶著不甘的心看著她老師“得意洋洋”的樣子轉(zhuǎn)過頭滴下一滴一滴的眼淚。陳果冉就這樣上了一個中職學校,她認為世界給她開了一個巨大的玩笑,在暑假墮落了好一陣子。可果冉的爸爸媽媽卻始終帶著微笑夸她,說她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了就好。果冉的爸爸媽媽總會在她難過的時候給她塞一塊她最喜歡吃的巧克力,帶她去看電影、抓娃娃。而在那一刻,陳果冉又覺得世界由陰轉(zhuǎn)了晴。
上中職前的那段日子,她賺到了自己的第一份工資,在家旁邊的烤鴨店里四天掙了為數(shù)不多的320塊,因為老板說她年齡不夠。十一個小時的班,一天只有80塊的15歲,那一年她發(fā)誓一定會有一套自己的房子。
上了中職后的果冉其實是滿滿的不開心,有太多說不出來的哽咽。中職里不收手機,剛開學果冉就給她的幾個朋友打了無數(shù)個電話,哭了無數(shù)回…果冉學了幼師專業(yè),每天都要學關于育兒的知識,但在中職果冉又仿佛找到了屬于她的地方,變?yōu)榱艘粋€真的“學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