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驚醒夢中人!
好老頭,補救的法兒有了!
“您老倒也可寬心。我前面說了,真乞丐已然很少了。那些壞心思的家伙,做這樣沒天良的事,豈會一直無人知?當大家知道有這回事后,給錢的人就很少了。再說,朝中的那些大人們可不傻,這么多聰明人呢,還能想不出辦法來?”
“那解決的辦法是什么?”老頭緊張啊。
“簡單,由各個州府出錢,建一個救助站,由朝中每年拔款,救助站每救助一名流浪的乞丐,就補一定數額的錢給救助站。當然,為了防止那些假乞丐,每一個被接進救助站的乞丐都會進行登記,然后聯系他的家鄉,確認他的身份,確認了,再買上車票,送他回家,到地方再由地方上的人接回去。而那些假乞丐,是不愿進入救助站的,但凡發現假冒乞丐的人,都會登記,然后通知他家鄉的官員們,以后這個人外出就會被當地的官員詢問去向,禁止他再去行乞,發現就捉回來,以詐騙罪關監牢一段時間。”
“聽你這么一說,我老懷寬慰矣!你們那,那朝庭可真是為民啊!讓人羨慕!”
從石頭上站起,順手拍拍屁股,一揮手:“時間也不早了,走,咱們抓緊時間,上山采茶葉去。”
老頭不干了,一把拉住陳平安:“等等,回去,回去,別去采茶葉了。這茶葉,不能吃不能穿的,采來干嗎?你要是喜歡,我回頭讓人到山上挖幾十株茶樹給你種去。咱們回去,你詳細跟我說說,這十幾億人啊,這吃飯問題是怎樣解決的,好讓我學學。”
“要想富?多讀書、多修路、多養豬、多學技能找出路。”
“就這?有沒有具體點的?怎樣去實行?這讀書,可也不是一般人能讀的啊,人窮,哪有錢讀書?你還是給我詳細點說吧,對了,回去,你一邊說,我一邊記。”
陳平安無語了都,這老頭,魔癥了啊。
“這個是整個國家共同去創造的,需要各行各業的人,靠個人的力量是實現不了的。”
“我知道,我只是從你這里聽來,然后呢,傳播開去,讓知道的人更多,這樣的話,知道的人多,大家都去做,這事不就成了嗎。等等,你小子這么跟我打馬虎眼,不會是不肯說吧?你要多少張符,要什么符,說,老頭我別的沒有,畫符不在話下。”
這老頭,挺樂觀的,還很愚公,不過,這個世界上,就是要有這種人。
“前輩啊,你誤會了。符不符的,這太見外了,你是為了行善,我怎能以此要挾?其實吧,目前最簡單的就是,要讓百姓種地能種出足夠多的糧食,讓百姓有工作,有糧食有工作就有飯吃,所以呢,給百姓創造就業機會,先解決吃飯的問題。走,跟我采茶葉去。”
沈老急了,又一把拉住了他:“你這年輕人,怎么這樣,在這樣的大事面前,怎么就光顧著山上那幾片茶葉呢。”
“我采茶葉,就是為了解決就業問題呀。”
超出想像了,這茶樹吧,在山上那么多年了,大家都知道,就茶花有點香氣,有些品種的茶樹,開的花也漂亮,可以裝點庭園,可是怎么就跟就業扯上關系了?
“真的?你沒騙我?”老頭一臉的懵。
“當然了,剛才你不是說了嗎,這個國家,有六千萬的人口,那么,這茶葉這一行,我估摸著,可以養活近萬人了。”
這一句話,引來了一堆訝異的目光。剛開始,都只以為采個茶葉,就跟藥材一樣。就算是藥材,這茶樹也太常見,葉子還不是要多少有多少?想來,其中的利也不大。可現在一聽,乖乖不得了,茶葉能養活近萬人?還是按人口來算的!也就是說,人口多,這茶葉的產業就會發展更大,好像,這還是什么人都用得著,就跟穿衣吃飯一樣。
眼睛,亮了啊!
“真的?怎么弄!快快說說,這個要怎么做!”老頭的雙眼馬上就紅了,這是激動的啊。
就知道你會這樣。
“別急,,咱現在不是去采茶葉了嗎?等茶葉采回來,不就知道怎么做了嗎。”
“對對對,快去快去。”剛才還要拉著不讓去,這回卻成了積極份子,催著大伙快去了。
老頭又急了,不為別的,就是因為向導帶著找了幾棵茶樹,結果陳平安有的只看了一眼,就說不行,有的卻是摘下幾片嫩葉放進嘴里嘗嚼了幾下就吐出來,還是搖頭。
這不是茶樹嗎?怎么就不行了?哪不行了?脖子都要紅了。
跟外行人吵,沒意思呀。不過也是幸好老頭這一急,倒是提醒了陳平安。這些茶樹雖然不能做茶葉,可這些可是野山茶,這野山茶也有一寶啊,那就是茶果摘下來,曬干,將果皮剝掉,再將果仁拿去榨油,這茶油可是金貴的東西啊。別說在這里可以當食用油用,如果這茶油也含有靈氣的話,拿到地球,那不得賣個數千元甚至上萬元一斤?
“咦,沈老你這么一說,我倒是想起來了,這茶樹的葉子雖然沒用,不過,這果子倒是可以,現在正是時候,來大家摘茶子。”
這操作,讓人懷疑這是隨口胡縐的。
“真能用?你不是胡弄我老頭子的?”
得到肯定回答后,這老頭,就跟自己是話事人一樣,招呼大家上手摘了。可還別說,管得還真精細,摘果子可以,還關照大伙小心,別折斷樹枝,來年還要結果的嗎,還有,一棵樹上的果子不能都摘完,得留幾顆,種子還是要留下的。
茶油固然好,但是,要榨取茶油,還要有個過程,茶葉才是此行主要目的。茶油只要摘果子曬干榨就可以了,茶葉卻是要分品種和茶樹生長地的,不同的品種,生長的地方不同,茶樹的樹齡不同,都對口感有影響,所以這個陳平安要親自跟進一下。
這向導倒也是挺靠譜的,還真的帶著大家找到幾棵能做茶葉的茶樹,這幾棵茶樹樹齡都兩三百年以上,稱得上是老茶了。也許是因為這幾棵茶樹夠老,夠大,所以比較容易留下印象,這向導才這么有信心的帶大家找到。
幾棵茶樹相隔不遠,都是在百米之內,陳平安看了看,外觀上看,是一個品種的,于是拿出紙筆問起向導來,這里叫什么地方?這樹估摸著有多少年份?可知這茶樹是什么品類?
前兩個好回答,后面這個問題可難倒他了,只知這是茶樹,品類?這個對于一個普通百姓來說,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