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愛我你就親親我
- 石地
- 2797字
- 2021-11-25 14:36:22
因材施教
對于年幼的孩子來說,最重要的是教育而不是天賦。孩子的天賦是有差異的,然而這差異是有限的。就是那些只有一般稟賦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都能成為非凡的人。
威特是近百年來德國少有的奇才。他八歲時能夠自由運用德語、意大利語、拉丁語、法語、英語和希臘語等七國語言,并且通曉動物學、植物學、化學、物理學,尤其擅長數學。九歲考上萊比錫大學,十四歲由于提交數學論文被授予哲學博士學位,十六歲又獲得法學博士學位,并被任命為柏林大學法學教授。
可是,這樣聰明絕頂的一個奇才,嬰幼兒時期卻是極傻的,連母親和鄰居都認為他是一個白癡。他媽媽當時還曾說:“這樣的孩子,教育他也不會有什么出息,只是白費力氣。”然而威特的爸爸老威特卻不這樣看,他認為:今天的孩子大都受的是非常不完全的教育,他們的稟賦連一半也沒有發揮出來。比如稟賦為八十的只能發揮出三十,稟賦為六十的只能發揮出二十。如果實施能發揮稟賦八到九成的有效教育,那么,即使生下來稟賦只有五十的普通孩子,也會優于稟賦為八十的孩子。他堅持用自己的方法教育兒子,沒有多久,這個“傻孩子”就轟動了整個街區乃至后來全德國。
正是老威特的因材施教,才使少年威特從一個別人眼中的“傻瓜”成為德國乃至世界少有的奇才。他的理論及成功的實踐,給千萬望子成才的父母增添希望和信心。
猶太拉比認為,為人父母者應該按孩子的思維長項來尋找學習和研究的領域。愛迪生偏向觀察,于是選擇發明。愛因斯坦的思考方式偏向直覺,于是選擇理論物理,唯有用好自己的長處,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學習與創造的領域。愛因斯坦在《自述》中說:“我看到數學分成許多專門領域,每一個領域都能費去我們的短暫一生。因此,我覺得自己的處境就像布里丹的驢子一樣,它不能決定究竟該吃哪一捆干草。這顯然是由于我在數學領域里的直覺能力不夠強,以致不能把真正帶有根本性的最重要的東西,與其余那些多少是可有可無的廣博知識可靠地區分開來?!?/p>
意大利著名的天文學家、物理學家伽利略是中世紀的一顆明星。他在物理學方面的發現,打破了一千七百多年以來人們對亞里士多德的迷信。牛頓說過:“如果我能看得比別人遠一點,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上?!彼f的巨人,就是指的伽利略。
可是,有誰會想到伽利略年輕的時候曾一度想當修道士。這位科學界的天才差一點被埋沒在修道院里。及時改變伽利略這個主意的,不是別人,正是他的父親凡山佐。
那時候歐洲的教育和科學都是神學的奴仆,許多學校都是附設在修道院下的。為了讓伽利略做好進大學的準備,凡山佐把孩子送到修道院的學校去學習。伽利略在學校里受到宗教感情的激動,決心要當一個修道士,把一生都貢獻給宗教。
凡山佐自己擅長數學。但是,那時人們并不了解數學的用處,連大學里都沒有專職的數學教授。凡山佐又是一個作曲家和琵琶演奏員。但是,他也不能靠音樂來謀生,他只能開一個他不愿意開的小鋪子養家糊口。在這種情況下,凡山佐當然不愿意兒子學音樂,也不愿意兒子學數學。他希望兒子成為一名醫生。伽利略的名字伽利里奧,就是為了紀念他們的祖先——一位著名的醫生而起的。
凡山佐當然不同意伽利略的這個錯誤決定。他知道這個孩子從小對任何事情都喜歡問一個“為什么”,這樣的人是不會甘愿長期受宗教教條束縛的。而且,修道院中令人窒息的枯燥生活,也不是伽利略這樣的人能夠忍受得了的。他找了一個借口,說伽利略一只眼睛有問題,不能看書,把伽利略從修道院帶回家中。
后來,經過凡山佐的耐心勸說,伽利略接受了父親的勸告,改變了想當修道士的念頭,進比薩大學當了學生。雖然他始終沒有成為一名好醫生,可是,他畢竟擺脫了做一個枯燥的修道士的命運。而且,他在比薩大學讀書期間結識了一些數學家,開始觀察和研究了一些物理學的現象,走上了科學研究的道路。
“知子莫若父”,如果沒有凡山佐果斷、及時而正確的引導,伽利略這顆科學巨星很可能埋沒在修道院里。
猶太人認為,孩子的不同愛好,或有益于身體的健康,或有益于智力的開發,有益于個性形成,或有益于情操的陶冶。只有尊重和發展孩子的正當愛好,方有遂愿的可能。
加拿大少年瓊尼·馬汶的爸爸是木匠,媽媽是家庭主婦。這對夫婦準備送兒子上大學,所以節衣縮食,一點一點地存錢。馬汶讀高中二年級時,一天,學校聘請的一位心理學家把這個16歲的少年叫到辦公室,對他說:“瓊尼,我看過了你各學科的成績和各項體格檢查,仔細研究了你各方面的情況?!?/p>
馬汶插嘴道:“我一直很用功的?!?/p>
“問題就在這里,”心理學家說,“你一直很用功,但進步不大,你的各科成績都遠遠落后于其他同學,你對高中的課程有點力不從心,再這樣學下去,恐怕你就是在浪費時間了?!?/p>
孩子用雙手捂住了臉:“啊!那樣我爸爸媽媽會難過的。他們一直巴望我上大學。”
心理學家撫摸著孩子的肩膀?!叭说牟拍芨鞣N各樣,瓊尼,”心理學家說,“工程師不認識簡譜,畫家背不全九九乘法表,這都是可能的。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你也不例外。終有一天,你會發現并發揮自己的特長。到那時,你的爸爸媽媽就會為你驕傲了?!瘪R汶從此再沒去上學。
那時城里的工作很難找,馬汶替人修建園圃修剪花坪。因為勤勉,所以很忙碌。不久,他的手藝開始受到雇主們的注意,他們稱他為“綠拇指”——因為凡經他修剪的花草無不出奇地美麗繁茂。
一天,他又進城來,湊巧來到市政廳后面,一位市政參議員就在他眼前不遠處,馬汶看到這是一塊滿是垃圾、污泥濁水的場地,便向參議員魯莽地問道:“先生,你是否能答應我把這個垃圾場改為一個美麗的花園?”
“市政廳沒有這筆錢。”參議員說。
“我不要錢,”馬汶說,“只要允許我去做就行?!?/p>
參議員大為驚異,他還不曾碰見過哪個人辦事不要錢呢!于是他把這孩子帶進了辦公室。
馬汶步出市政廳大門時,滿面春風,因為他有權清理這塊被長期擱置的垃圾場地了。
當天下午,他拿了幾樣工具,帶上種子和肥料來到目的地。一位熱心的朋友給他送來一些樹苗;一些相熟的雇主請他到自己的花圃剪下玫瑰枝條,有的則提供做籬笆用的木料。消息傳到了本城一家最大的家具廠,廠長立刻表示要免費承做公園里的條椅。
不久,這塊泥濘的垃圾地就變成了一個美麗的公園:曲幽幽的小徑,綠茸茸的草坪,因為馬汶也沒有忘記給小鳥安家,所以人們在條椅上坐下來還能聽到鳥兒在唱歌。全城的民眾都在談論,說有一個人辦了一件了不起的事。人們通過它看到了瓊尼·馬汶的才能,公認他是一個天生的風景園藝家。
這已經是好幾十年前的事了,如今的瓊尼·馬汶已經是全國聞名的風景園藝家。
不錯,馬汶至今沒學會說拉丁文,也不懂法國話,微積分對他更是個未知數,但園藝和色彩是他的特長。他使已年邁的雙親感到了驕傲,這不僅是因為他在事業上取得的成就,而且還因為他能把人們的住處弄得無比舒適和漂亮——他工作到哪里,就把它們帶到哪里!
中國有個成語,叫因材施教。猶太人也很注意這點,在孩子小時候,他們會依據每個孩子的興趣所在對他們施以不同形式的教育,確保孩子能夠愉快地成長和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