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命偉大的贊歌
- 石地
- 919字
- 2021-11-26 20:04:35
有一種給予
寒冬的一天,繁華的馬路上一雙母女在路邊行乞,母親不住地向行人磕頭,嘴里還含糊不清地念叨著:“謝謝,謝謝……”小乞丐的手指凍得又紅又腫,額頭也似乎磕腫了,一陣紅一陣白。在這個時候,一個小女孩將一枚硬幣放在了乞丐的手上,順手遞給了小乞丐兩顆糖,“給你!”不諳世事的她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母女兩怔了怔。小乞丐笑了。
小女孩也許并沒有意識到她在給予困境中的人以幫助,她或許只是好奇,覺得她們可憐,為什么她的同齡人不上幼兒園而在路邊“討錢”!
在我看來,小女孩的給予在不經意間給了那雙母女以溫暖,不僅僅是一枚硬幣,最重要的是那個幸福的微笑。
成年人常常是怎樣對待這些乞丐呢?世俗的眼光,總是打心眼里鄙視他們,憎惡他們,更有甚者,不施舍他們的“仁慈”也就算了,還要以暴力相向,以尖酸刻薄的言語中傷。社會上還常有人說,乞者其實是最富裕的人,每天能“賺”一百多塊。毋庸質疑,在極少部分的乞者中會有這樣的情況,但絕不可能是全部,難道所有的人都能為了金錢而不顧臉面做為人視作低下的職業嗎?不要再騙自己了。俗語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這還不要你救命呢!獻獻愛心能少你幾兩肉嗎?
有一種給予,只需要你用你本有的東西帶給別人溫暖,帶給別人希望,而這種給予也是不經意的,本能的一種反應。倘若小女孩經歷了社會生活的洗禮,了解了世態的炎涼,她或許也會像世俗人一樣鄙視乞丐!人之初,性本善,為什么人們不能以最本質的善良給予別人,包容一切呢?
一位作家在登山時發現了一首一位高考三次落榜女孩的絕命詩,詩中充滿了對自己人生的絕望。一般人看到這首詩會怎樣,高嘆“可惜,可惜!”還是不屑一顧。而這為作家動員了所有的工作人員,合力尋找這位女學生,最終從死亡邊緣把她拉了回來,并在作家的鼓勵下打消了輕生的念頭。
萍水相逢,可以說女學生的事對作家來說是事不關己。可作家先生為自己的善良付諸了行動,給予了女孩重生的機會。可以說,女還是幸運的,若作家先生跟常人一樣對“絕命詩”置之不理,女學生恐怕已是一冤魂了。
有一種給予,需要的是人性的發揮:善良,寬容,無私......它不會讓你失去什么,反而會使你的人格得到沉淀,得到升華,真可謂是一舉兩得。收起你們世俗的眼光吧!有這么好的事,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