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三十萬亡靈
  • 石地
  • 395字
  • 2021-11-26 19:25:42

粽子的沿革

春秋時(shí)期:用菰葉(茭白葉)包黍米成牛角狀,稱“角黍”;用竹筒裝米密封烤熟,稱“筒粽”。

東漢末年:草木灰水浸黍米,因水中含堿,用菰葉包黍米成四角形,煮熟就成廣東堿水粽。

晉代:粽子被正式定為端午節(jié)食品。這時(shí)包粽子的原料除米外,還添加中藥材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稱“益智粽”。

南北朝:出現(xiàn)雜粽。品種增多,米中摻雜禽獸肉、板栗、紅棗、赤豆,裹成的粽子還用作交往的禮品。

唐代:粽子用米已“白瑩如玉”,粽子的形狀出現(xiàn)錐形、菱形。日本文獻(xiàn)中就記載有“大唐粽子”。

宋代:有“以艾葉浸米裹之”的“艾香粽”,還有“蜜餞粽”,見蘇東坡“時(shí)于粽里見楊梅”的詩句。這時(shí)還出現(xiàn)了用粽子堆成樓臺亭閣,木車牛馬作的廣告,說明宋代吃粽子已很時(shí)尚。

元代:粽子包裹料已從菰葉變革為箬葉,突破菰葉的季節(jié)局限。

明代:出現(xiàn)用蘆葦葉包的粽子,附加料已出現(xiàn)豆沙、豬肉、松子仁、棗子、胡桃,品種更加豐富多彩。

清代:出現(xiàn)了“火腿粽子”。

主站蜘蛛池模板: 巴彦淖尔市| 阿巴嘎旗| 长治县| 盐城市| 淳安县| 凯里市| 滁州市| 阳新县| 高陵县| 松原市| 商南县| 右玉县| 铁力市| 北安市| 宁德市| 滁州市| 斗六市| 嘉义市| 玉田县| 龙江县| 上饶市| 铅山县| 丹东市| 清水县| 凤冈县| 三门峡市| 化德县| 龙门县| 平罗县| 青州市| 庄浪县| 江陵县| 卢龙县| 尤溪县| 平乡县| 武隆县| 饶河县| 日照市| 宝兴县| 德化县| 贵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