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十萬亡靈
- 石地
- 1507字
- 2021-11-26 19:25:27
第一章我有一個好朋友
春游
今天一早,我們就興高采烈地踏上去春游的路程——積道山
在車上,我們大家一邊唱著“流星雨”的歌,一邊高聲談笑快活極了。終于,我們來到了山腳下,一下車一堆牛糞就來迎接我們,當然很不高興,我想,山腳就這么糟糕,到了山上還不是更邋遢,不過還是去看看吧!
我們才走了幾步就有些煩了,大家邊走邊玩,還把好看的花呀,草呀摘了下來,套在頭上走,終于皇天不負苦心人,我們到了山腰的小亭上,大家都吃著自己的面包,大口大口的啃著,像是幾天沒吃飯了,黃老師趁著這好機會,把我們這狼吞虎咽的樣子都用照相機拍了下來------
山頂,山頂終于我們到了令人期盼的山頂,首先是一個寺廟,里面有四個臉部表情不一的天王,手里各拿著武器,真嚇人;在往里走,還是一個寺廟,正中是一個鍍金的大肚佛笑瞇瞇的,手放在腿上,衣服也沒穿好,聽老師說,這是“迷羅佛”,瞧,有許多人都在搖簽,我也不例外,一個勁的搶,搶到了我就把它當寶貝似的,結果抽了個上上簽雖然自己認得,卻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去問吧,又要錢,我真覺得這人很貪材,于是我又誠惶誠恐地走向那個正兇巴巴看著我的老頭兒他戴副眼睛頭低著,我沒去管他,只是去摸了摸木魚,他便大聲嗎到:“小鬼頭,我就知道你會碰我的木魚的,你們這些沒教養的東西,不要不經過別人同意就亂摸!”我只好往后走,那后面有十八羅漢,各個兇巴的看著我于是,我停住了腳步,左看右看,越看越怕,我轉身就跑,想離開這可怕的地方。
我“逃”出大門跑向側門,“哇!好漂亮!”我大叫一聲,只見右邊一片油菜花金燦燦的一片,左邊是一片蘿卜花白花花的一片,后邊是一片樹林,前面是一片綠油油的草地,這一大片地方使我想起六歲時在老家的田地里捉蝴蝶的情景,我情不自禁地走向樹林往下望去,呀!這若隱若現的山頭在我眼前出現,還有大塊的田地------
我們又來到了熟悉的山腳,又唱著歌,坐著車,來到了快樂的學校。
在溫州大地的東南方,巍然屹立著一座古堡——永昌堡,它具有四百五十余年的歷史,它經歷了四百五十年的風吹雨打。我愛它,因為它有悠久的歷史,是家鄉歷史的見證。
1552年,倭寇大舉進攻溫州、寧波、福州等沿海地區。明世宗嘉靖帝便派人在溫州,也是我的故鄉——永昌鎮一帶修建城墻。圍住半個永昌鎮,形成一個堡壘。
城墻以“回”字形建立,為了出入方便,人們在城堡的東、西、南、北面各開了四個城門:東門、西門、南門、北門。西、南、北三個城門只有一道門。因為敵軍進攻一般都是打東門的,所以,惟有東門有兩道城門。
東門的城門前有一條小河,河上有一座吊橋。吊橋的一端系著一根粗繩,連到城樓上。當年打仗時,將士們要想進城門,必須要城樓上的人放下吊橋,才能進入城內。
東門的城門里有一塊空地,軍隊可以在這里開會。城門里還有一條貫通城堡的通道——炮道。炮道先環繞東門一周,在城墻上開了六個與野外對望的口子。在每個口子的里面架了一門小型土炮,打仗時可以向外射擊敵人。炮道繞完東門后,又開始繞整個古堡。整個古堡每隔十米左右有一個烽火臺,烽火臺的正中也有一個炮眼,也架有一門小型土炮。
關于它,我哥哥口中有曾經給我講了一個抗倭故事——
有一次,倭寇大舉進攻東門,經過一番的進攻,終于打通了東門。不,應該說是只打通了半道城門。別忘了,東門有兩道城門里!敵軍一進城,發現東門有兩道城門,各個都像泄了氣的氣球。當他們知道中計時已經晚了。因為一名守城士兵已經翻墻出去,用石塊堵住了敵軍的退路。敵軍見打不開城門急了,像無頭蒼蠅似的在城門里亂闖。可瞎急是沒有用的。因為,守城士兵正用石塊向下砸,砸得敵軍血肉模糊,敵軍就在這城門內全軍覆沒了。
正因為它阻止了倭寇一次又一次的瘋狂進攻,保護了永昌人民,又打開了溫州經濟大匣,在溫州事業上立下了赫赫戰功,所以我愛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