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愛跟風走
- 石地
- 2026字
- 2021-11-26 19:50:05
那些值得永遠懷念的日子
7月10日早上,提著大包小包的我們懷著興奮激動的心情登上了開往瀏陽文家市的大巴車,也許,還帶著幾分忐忑和不安。
一路上,雖然因為奔波勞累和下雨天給人帶來了不可避免的惆悵感,但是我們依然興致不減,車內不時傳出熙熙攘攘的說話聲和不絕于耳的歡笑聲。也許是因為太期待,也許是因為2個多小時的車程實在太無聊,大家紛紛提起了前一天晚上世界杯決賽的情況。雖然我對決賽的兩個球隊都不感興趣,卻也津津樂道的在一旁聽著,殊不知,我們的目的地是一個幾乎無人知道世界杯的地方,更不用說了解了。
經過幾個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終于到達了文家市。在與結對伙伴見面之前,我們先去參觀了“秋收起義文家市會師紀念館”。里面有很多紅軍在起義期間用過的槍支,兵器什么的,還有一些當時貼在街邊的標語,一看就知道很有年代了,但是卻代表著一段塵封不久的歷史,一段對于我國來說十分重要的歷史。
吃過午飯之后,我們在教室里等待來接我們的結對伙伴,教室里到處掛著蜘蛛網,不時有蜘蛛從天花板上吊下,后面還牽著長長的絲,看得人有點膽戰心驚。幸而不久之后,我們就等來冒雨前來的瀏陽市十一中的同學們。和我倆結對的是一個叫吳琴的文靜女生,初次見面,大家都有些陌生,難免會有濃重的生疏感,但是在我們不停的問這問那之后,大家的關系似乎拉近了許多,她也變得話多了一些,從她那里我們得知她家沒有農田,菜地也被洪水淹了。這讓我們有幾分納悶:那怎么學農呢?
為了鍛煉自己,我們決定走路回家,5公里的路程本來是算不了什么的,只是背在肩上的包實在太重,讓我有點吃不消,背帶勒得肩膀生疼。等終于到了住處,我們都感受到了另一種從努力到成功的喜悅。后來聽吳琴說她一直以為城里的學生都很嬌貴,那天卻看到我們毫無畏懼的走完她平常都不走的一長段路,徹底改變了她的看法,我們知道后更加覺得這么做值,雖然事后累得夠嗆,當晚也是沾枕即睡,但是不僅自己有收獲,還給我們城里的學生掙回了一點面子。
次日,我們上午打掃了衛生,下午就迎來了探班的老師。班主任楊老師在問了一些情況之后還不忘叮囑我們幾句要勤快一點之類的話。物理周老師則饒有興趣的指著離房子不遠處的一座拱橋說:“你們可以想一想這橋為什么要修成拱形?做一下受力分析。”我們聽了之后只有感慨周老師敬業的份……而一貫以搞笑著名的歷史金老師聽說我們沒有什么農活干時,竟然開玩笑的說道:“那你們不隨便跑到哪個田里拔幾根草當作學農……”
第三天,我們6點多鐘就起床了,因為和同學約好去爬山,而那座山離我們住的地方很遠,加上約好7點鐘集合,總不能遲到吧!可是并不是所有同學這么想,還是有幾個人遲到了,主要原因還是交通不太方便吧,那里路上只有摩托車,公交車根本連影子都沒有,但是學校明令禁止我們搭乘摩的,就只能走路了。七點半時,我們終于迎著已經高高掛起的太陽上了山,誰知剛剛爬了不到三分鐘,連熱身都沒完,就被告知已經到最高處。既然爬上來了總不能就下去吧,我們開始在頂上的一塊空坪活動。空坪周圍風景也還好,郁郁蔥蔥的松樹,筆挺矗立的白楊樹,還有樹下青翠欲滴的小草,空坪旁邊是一座頗具古色古香味道的亭子。只是不大的山頂玩不出什么味,我們只好悻悻而歸。傍晚時分,我們看到了久違的日落,那是在城市里永遠找不到的最自然的日落,襯托落日的不是高樓大廈的鋼筋森林,而是一片片深綠色的樹影。
第四天下午,我們決定和吳琴,她表姐一起去撈魚。我們拿著魚網,簍子,興高采烈的走在田埂上,兩邊,是碧綠的麥田,這種感覺很奇特,在瀝青或者柏油的馬路上是永遠不會有的。雖然魚我們沒有撈到什么,但是玩得很開心。回來的時候,天空下起了暴雨,我們慌不擇路,像一群驚弓之鳥到處亂竄。在雨中狂奔,似乎只有小時侯才會有的經歷,又一次重現,不同的是,腳邊,會濺起一片帶泥的水花,四周,沒有任何可供躲避的地方,身旁,竟會飛過一只只白色的不知名大鳥……雖然,到家后,全身沒有一處是干的,但是,我們真的很開心,有一種發自內心的,重獲自由的感覺,掙脫了一切的束縛……
第五天,我們一直都有著很深的罪惡感,因為明天就要結束我們的學農生活,這幾天,我們都只是干著一點從吳琴和她家里人手中搶過的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都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下田,于是主動提出去菜地幫忙除草。菜地里一片雜亂,淤泥、雜草、還有一些垃圾,可能是因為剛剛漲了水褪去沒多久的原因吧!說干就干,我們拿起工具(鋤頭,耙子等)雖然手勢算不上標準,卻也象模象樣,只是一揮起來再砸下去,就露餡了。有幾次,一個不小心,就誤把菜當雜草除掉了,還要麻煩吳琴她又種回去。看得我們都非常不好意思,只好更加小心。在抬起早已被汗水澆透的臉,發現草已經除完后,我們終于松了一大口氣,雖然握工具的手已經通紅還有一點生疼……
六天的學農生活終于結束了,我們真的學到了很多,那種知識和經歷,是可以讓人受益終身的,那些日子,是值得我們永遠紀念的。現在,我們可以理直氣壯的說我們不再是農盲,因為,我們曾經經歷,并擁有了一份永久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