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當有所息
生活本就處在松弛之間。有張必有弛,這是誰也無法改變的道理。上帝創世時,或許就料到了這一點,所以就給人們設置了“睡眠”。睡眠應該就是生活中最基本、最簡單的休息方式,也是誰都無法避免的。就連那些追趕時間的人們也無法逃脫這個定勢。或許,這也是上帝在對我們傳達“生活,當有所息”的道理。
你可能認為這只是巧合,但上帝似乎也擔心有些人們沒有了解到生活中休息的重要性,于是乎又設定了“星期日”——神圣的休息日,以次再次提醒人們。或許在上帝設定了“星期日”后,仍有不少人還是不明白“生活,當有所息”的道理,于是乎上帝則板起臉毫不客氣地說:“誰在星期日仍舊工作,不懂休息,那便是對神的褻瀆。”唉!沒想到上帝這等偉大的神對休息的看重。一至于斯。
“嘿,哥們,別跟我談公事,今兒個星期日,可是神仙都放假的日子,咱哥倆好好樂樂。”這是我記憶中比較深刻的關于北京人之間的對白。的確,北京人很懂得休閑的。尤其是老北京。一到星期日,包準就吆喝上自己的好友,直往鳥市、蟲市、古玩市場里鉆。休閑的確能自己的生活增添不少的情趣。
休息有時也是為了更好地工作。我記得一位效率專家曾做過一個實驗:他觀察了一隊搬運工搬鋼管,他們搬鋼管的方式都出高的一致,都是從工頭宣布開工后,一直不停地搬鋼管,中間不曾休息一下,直到收工完畢。效率專家開始覺得他們這樣賣力,每天的成績應該很不錯,可一問之下,卻只有100來根鋼管。效率專家覺得這樣很奇怪,就自己出錢請一位搬運工搬鋼管,可方式卻不同。這為搬運工確是搬一小會,休息一小會,可結果確是400來根,效率提高了4倍。
其實,休息并不是浪費時間,有時反而是節約時間。休息是在為了馬上就要開始的工作,蓄養精力,調整效態,這樣你會感覺自己干一小時抵得上別人干一天,效率便是這樣提高。
我們并不是佛人,我們也沒有能力趕上時間,我們無需放下本該休息的時間去學習、去工作,那樣的效率果其實并不好,反而會失去應該有的快樂與美好。工作與休息相輔相成,它們都是為了生活,都是生活的一部分。工作讓我們的生活更加充實,而休閑讓我們的生活更加愉快。
人要活在有張弛的生活里,才會活得精彩,活得不留遺憾。所以,生活,當有所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