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緊我
我被主人壓在了身下,我感覺到我的鮮血已經染紅了我的白色的卷毛。微弱的意識告訴我,我快不行了;可是沒有人救我。滿耳是飛機的嗡嗡聲,還夾雜著炮彈聲,人群的尖叫聲。人們都在逃難,根本沒有人注意到我,我快絕望了……
“爸爸,一條小狗!”
一個小女孩的聲音響起,一只小手抓住了我露出的尾巴,將我拖了出來。那是一個金發女孩,一個漂亮的女孩。
她身旁的爸爸望了我一眼,無氣地說:“好吧,快走!”
我被女孩抱在了懷里,好溫暖的懷抱啊,我漸漸地閉上了雙眼……
二
救我的女孩叫珍妮。她原本住在南斯拉夫的北部一個小村莊,由于美國佬打到了那兒,她便和她唯一的親人爸爸離開了家,開始了逃亡生活。她的爺爺、奶奶和媽媽已經死在了炮彈中。
我被珍妮帶到了難民營。經過幾天的療養,我身體慢慢復原了。我成了難民中的一分子,并有了自己的名字:小白。
難民營的日子總是很苦,沒有香噴噴的大米飯,沒有鮮美的菜肴。不出幾天,珍妮瘦了下去,原來就很瘦小的她,現在簡直弱不禁風了。她的爸爸,那個是我“半個”救命恩人的男子,也益發擔心了。
寒風將我從睡夢中驚醒。我顫抖了一下,想翻個身,卻發現無濟于事——我被捆在了一個大石板上。珍妮的爸爸此時正在磨刀,晶晶亮的刀片在月光下顯得更加森冷。
我明白了。
珍妮的爸爸轉過頭來看看我。我從他的眼中讀出了猶豫,又讀到了堅決。
“不要怪我,你知道珍妮的身子,我……”他自言自語,并緩緩地舉起了刀。
我當然不會怪他。為了我心愛的珍妮,我能怎樣呢?我閉上了雙眼……
“爸爸,你要干什么!”
刀子應聲而落!
珍妮忙跑過來將我身上的繩子解開,將我摟在了懷里。啊,好溫暖的懷抱!
“爸爸,你為什么要這么做?小白也是有生命的啊,你為什么要像美國佬一樣濫殺無辜,為什么?”透過珍妮溫暖的胸膛,我聽見了她的“嗚嗚”哭聲。
三
自從那次事件發生之后,珍妮便將我片刻不離地帶在身邊。
難民營里有個年紀與珍妮相仿的男孩,叫平尼。他總是帶著珍妮和我去玩耍。
這一天,平尼將我們帶到了一片橄欖樹林。
他說,橄欖綠是世界上最具和平的色彩,他要摘一把橄欖葉來祈禱,戰爭就會停止,那時大家就不會逃亡,不會沒有好吃的了。
平尼死了,為了摘那一把橄欖葉,掉進了山崖。
珍妮痛哭了一場。
但是平尼的媽媽沒有哭。她說,她的兒子是世界上最最好的兒子,為了和平而失去生命,或許上蒼會感動的,停止這場戰爭。
我也沒有哭,但是我很悲傷。
四
半夜。
“快,快穿好衣服,美國佬打來了!”珍妮的爸爸催促著,自己也手忙腳亂地收拾包裹。
我們再一次踏上了逃亡的路途。歷史重演,依舊是飛機聲,炮彈聲,尖叫聲。
前面沒有路了,大家被逼進了山洞。洞外,美國佬的腳步聲漸漸近了。珍妮的爸爸將珍妮藏在了身后,我也被珍妮緊緊抱在了懷里。
腳步聲近了,近了。不一會兒,洞口出現了兩個美國佬的影子。他們手中的鋼槍,在森冷的月色下閃著令人膽顫的寒光。
“哥們,一大群家伙!”
“干了吧!”
美國佬舉起了鋼槍,瘋狂地掃射著。子彈聲、尖叫聲四起,血光飛濺。我的心快停止跳動了。
珍妮的爸爸被射成了螞蜂窩,緩緩倒下……
珍妮張大了嘴巴,淚水不受控制地滑下。她目若銅鈴地瞪著眼前的這一切,不敢相信,卻又不得不相信……
“哥們,還有一個小的,要不要也一塊那個了?”
“算了吧,這么小,沒多大妨礙。”
“他媽的,你什么時候心軟了!”
“我什么時候心軟了,你等著瞧!”
我看見了一個美國佬的嘴邊掛著冷笑……
我看見了他緩緩地舉起鋼槍……
我看見了他手指緩緩地接近板機……
我看見了他手指緩緩地扣動板機……
倏然,我奮不顧身地撲了上去……
槍聲響起……
……
我靜靜地躺在珍妮的懷中,我聽見有東西從我身體內涌出的汩汩聲,我還聽見漸漸遠去的說話聲:“我們真他媽的連狗都不如。”
珍妮的懷抱好溫暖啊,讓我不想醒來……
抱緊我……
簡評:小說借小狗的視角,控訴了侵略者的暴行,謳歌了美好的人性,表達了對和平的呼喚。這樣的構思實在獨特巧妙。第三部分似乎可以刪去,但它對表達主題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文中多次寫到珍妮溫暖的懷抱,這個細節渲染了珍妮的善良可愛,強化了戰爭的殘酷。尤值得稱道的是,最后一部分對美國佬向珍妮開槍的描寫,猶如電影中的慢鏡頭,令人心氣屏息,緊張悚然,這種處理令人擊節贊嘆!那個美國佬的自責也很精彩,意味深長,頗值得玩味。整個故事情節曲折有致,哀婉動人,確實是一篇出色的小說。一個中學生能寫出這樣的作品,我敬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