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狼肉沒提價(幽默)
- 石地
- 13字
- 2021-11-26 09:18:38
第一章雞叫是低等動物的本能
雞叫是低等動物的本能
有一次,生物學家格瓦列夫正在講臺上講課,突然,一個學生在下面學起雞叫來,課堂里頓時一片哄笑聲。這時,格瓦利夫卻鎮(zhèn)定自若地看了看自己的掛表,不緊不慢地說:“我這只表誤事了,沒想到現(xiàn)在已是凌晨。不過請同學們相信我的話,公雞報曉是低等動物的一種本能。”學生們聽了,一笑之余,深悟了其中嚴肅的批評,那位搞惡作劇的學生臉上紅了一陣又一陣。
@ 難以接受
教授正聽著班上的一個學生大談達爾文的理論。“達爾文說,我們是從猴子進化而來的。我的祖父很可能就是一只大猩猩,”他對全班同學說,“不過,我可不會為此感到不安。”
“你可能不會,”教授插話說。“不過你的祖母恐怕會覺得難以接受吧。”
@ 差 別
教師:“債權人與債務人有什么差別?”
學生:“債權人的記憶力比債務人強。”
@ 相互轉化
老師:“請你解釋悲劇和喜劇有什么區(qū)別?”
學生:“當沒人買票看喜劇時,喜劇就是一場悲劇。”
@ 5632
某人是學音樂的,他妻子也懂音樂。有一天,他家中沒米下鍋了,于是妻子就到辦公室來找他,恰巧他不在,就在他桌上留張字條,上書“5632”。友人看不懂,等他回來問他,答曰:“5632為音樂之簡譜記號,‘速拿米來’是也。”
@ 一鳴驚人
音樂考場外邊,一位妙齡女郎攔住了主考官。
“教授先生,您難道不相信我的歌喉會有一天一鳴驚人的嗎?”
“當然小姐,在您受到襲擊的時候。”
@ 一無所獲
一位鋼琴家自白道:“貝多芬的琴蓋上刻的名言是:‘我擊敗了命運。’而我的格言卻是:‘命運擊垮了我。’”
他的學生插話道:“所以我跟著您一無所獲。”
@ 挑花了眼
一位醉心于抽象派和立體派繪畫的美術學院學生,在畫展中花了一小時選畫。他終于對一幅白底黑點鑲銅邊框的作品大為傾倒。他問:“這幅畫多少錢?”
“這是電燈的開關。”
@ 寫 實
彼得在明尼蘇達大學學習期間,一個學藝術的朋友以他為模特畫了一幅肖像畫,并作為作業(yè)交給老師,但他只得了一個“C”。
這位學生跑去問教授為什么分數這么低。“畫的比例不對,頭太大,”教授說,“肩膀太寬,腳也太大。”
第二天,這位學生領著彼得去見教授。教授一看,說:“好吧,‘A’。”
@ 現(xiàn)代派作品
大學藝術設計班下課時,有個同學無意中把我的一大瓶膠水撞到地上,瓶子碰破了,地上落下一大片難看的碎玻璃,和膠水及涂膠的刷子混作一團。我想等膠水干了再打掃也許容易,所以當時沒有清理它。
可是等我回來時,那片亂七八糟的東西不見了。我問當時并不在場的教師,他起先表示不明所以,繼而感到驚奇。“原來那個東西是這樣來的!”他大聲說,“有人把他它當作設計練習交上來了。”
@ 夕陽晚照
父親:“這是我的小女兒畫的《夕陽晚照》。你知道嗎?她在法國學過繪畫。”
朋友:“我說呢,難怪我在本國從來沒有見過這樣的夕陽。”
@ 清 楚
上體育課時,老師給學員示范三步上籃的動作,“唰”,球進了。
老師問學員:“看見了沒有?”
學員:“沒有。”
老師作第二次示范,球又進了。
學員:“沒看清楚。”
老師作第三次示范,球再度進籃。
學員:“還是沒有看清楚。”
老師惱怒地說:“我只作最后一次了!”結果球沒進籃。老師這次沒問學員,學員卻異口同聲地說:“看清楚了!”
@ 隊 形
體育課時,大明與小華在樹下聊了起來,
大明:“我發(fā)覺排隊的形式隨年齡增大而有所不同。”
大明接著說:“例如小學生總是一隊隊的,而中學生卻是—堆堆的。”
小華說:“那大學生呢?”
大明說:“那還用問!一對對的嘛!”
@ 下 坡
軍事學校操場上,有一隊學生在原地練習跑步。教官說:“你們可以假想自己正在騎腳踏車,就會覺得輕松了。”
聽了教官的話,一名學生忽然一動不動地站住了。教官問他為什么如此,他回答說:“報告教官,我的腳踏車正在下坡呢。”
@ 意外的結論
講師正在論述他的一個極其重要的觀點:“當一個人錯了的時候,他妥協(xié)退卻了,他是明智的;當一個人正確的時候,他妥協(xié)退卻了,這就意味著他……”
“結婚了。”一個聲音從聽眾中飛出。
@ 進 化
60年代的試題:“一個伐木者砍下一卡車木材,賣了100美元。他的生產成本是這個數目的五分之四。請問,他的利潤是多少?”
70年代的試題:“一位伐木者用定量的木材數(L)交換了定量的錢數(M)。(M)的值是100。生產成本值C為80。請問,他的利潤P是多少?”
80年代的試題:“一位伐木者砍下一卡車木材,賣了100美元。他的成本是80美元,他的利潤是20美元。請找到并圈出數字20。”
90年代的試題:“一位無知的伐木者砍下了100株美麗挺拔的樹木,以獲得20美元的利潤。寫一篇論文解釋您如何看待此種生財之道。討論題目:‘林中鳥兒和松鼠有什么
感覺?’”
@ 求神開眼
臺灣大學聯(lián)考迫在眉睫,考生們固然忙著溫習功課,而許多家長更擁進寺廟,祈神庇佑。
由于向神祈福的人很多,有些家長唯恐神明照顧不來,便將自己子女的準考證影印一份,供奉在神案上,準考證上有姓名、照片,讓神明看得清楚,不致疏漏自己的子女。
@ 顯 靈
在印第安納波利斯市的布特勒大學,學習宗教和宇宙觀的學生們爭論熱烈,討論著上帝的存在與否。一連幾星期,學了安塞姆的實體論,肯特的有神論批判,以及圣托馬斯?阿奎那的宇宙論。
一天,教授宣布一場大考推遲舉行。只聽一個學生欣喜若狂地叫道:“原來果真有上帝!”
@ 對 話
教授:“一個傻瓜提出的問題比十個聰明人能回答的問題還要多。”
學生:“難怪我們這么多人考試不及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