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提琴的悶響
沒有人料到低迷的音符將是悲劇走來的足音,指尖不理會韻律與理性的顫擺換來的是感性的扭曲,仍在繼續,大提琴將奏起這結局?
被拉緊的琴弦仿佛是重新接好的斷鞭,抽笞著原本不應該殘缺的魂夢———本不希望,只因眼前的音符如此排列,無奈將這節奏推進,推進,高潮里充斥這什么?隱諱的序曲中每一個無法預期的音符背后,是牢騷怨言和等待,呆滯凝望和等待,吸著悶煙和等待,求救和等待———于是這樣的序曲,于是期待著高潮。
激動的情感被緊張的琴弦崩緊,生命扭曲成一塊冰冷無情的頑石,永遠沒有無定暫時的節拍,沿著同一節奏活下去,于是便總是迎合著這節奏用同一種腔調歌頌頹廢與墮落,于是在為這曲譜填寫心靈的詞。
偶爾聽見圓號與鋼琴在作響,可它們卻如同陌生人毫不理會,原本能一齊奏出一曲共同的樂章,卻沒有走近,獨自悶響,卻不走近,這令自己只好獨自一人去面對奏章的高潮。
于是,開始越拉越懼怕!
無數的附點十六分音符令他不安穩,六八拍的泛濫讓自己忘卻了是什么音調,指尖粗暴地對待眼前每一個音符,似乎在企圖撕破一張網羅。但,這里沒有自己和鳴的音調,但,或許已在絕望中忘卻了和弦將是什么調,退了下來,退了下來,煩躁的調子淹沒了最終的抗拒。
高潮?這是我彈奏的高潮?圓號和鋼琴已銷聲匿跡,忽然開始發覺自己徹底孤獨,孤獨得徹底。高潮中,為曲譜所填的詞竟是一連串沒有答案的問題和抗拒的吶喊———為何序曲苦悶的等待換來的是沒落的樂章?為何心中的和弦沒有在指尖奏響?為何圓號與鋼琴獨自悶響卻不走近?為何?為何?為何…………
依舊一人孤獨,一人迷惘。
不敢在期待樂章的結局里會被奏響些什么,希望的僅是圓號與鋼琴不要來煩擾他的頹廢與墮落,或許樂章的結尾是一個本應出現的休止符,或許將是一個反復記號,但不再期待———
一聲悶響。
悲劇的足音已經響過,大提琴的悶響將結束悲劇后的一切思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