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那偉大的愛
- 石地
- 1557字
- 2021-11-26 16:05:43
母親為我煮餃子
我過去教過的一個正在讀大四的學生放寒假后到學校來看我。我問他:“回到家里感覺好不好?”他說:“感覺最深的一點就是,吃飯不用刷卡!”我啞然失笑。他卻認真地說:“真的,老師,說起來有點俗,可我感覺最深的確實是這一點。您知道嗎,我畢業后打算到歐洲去讀研,到那時再想吃媽媽做的飯可就難了。不是跟您吹,我媽做的飯,稱得上是世界一流!管夠,還惟恐你吃不好!我媽勸起飯來沒完沒了,弄得我的減肥計劃徹底泡湯,可我這心里頭啊,卻樂著呢!老師,我總記得您講過的那個吃餃子的故事,一想起那個故事,我就能從我媽媽做的飯中品出了一種特別的滋味?!?/p>
我心頭一熱,說:“難得你還記得它。”
我的確曾給這一屆學生講過一個發生在我朋友身上的真實故事。朋友在外地工作,常年不回,母親盼啊盼,終于得到了兒子要在除夕之夜回到故里的喜訊。那天,在爆竹聲中,母親包好了三鮮餡兒餃子,等著兒子回來后下鍋。餡兒是精心調制的,應該正對兒子的胃口。但是,母親心里還是有些忐忑,她想預先知道餃子的咸淡,便煮了兩個品嘗。一嘗不要緊,母親大驚失色,餃子餡兒里竟然忘了放鹽!看著兩屜已包好的餃子,母親絕望至極。她知道可以讓兒子蘸著醬油吃,她也知道即便蘸著醬油吃兒子也會歡呼“好吃死了”,可她不愿意讓千里迢迢趕回家來的兒子吃到有缺陷的餃子。怎么辦?這個聰慧的母親,居然從鄰居那里討來了一個注射針管,調好鹽水,開始逐個給餃子“打針”。兒子回到家時,餃子也注射完畢。母親煮好了餃子,讓兒子嘗嘗餃子的味道如何。兒子嘗了,連說“好吃”。這時候,母親得意地舉起那個針管給兒子看,向兒子夸耀說她可以將每一個有缺陷的餃子修復得讓他察覺不出來??墒?,兒子聽著聽著就哭了……他在想,這些年,他一個人在外面打拼,也曾吃過很多餃子,那些餃子咸的咸,淡的淡,他都咽下去了,有誰能像母親這樣在意他的口味?為了讓兒子吃到咸淡適宜的餃子,母親竟想出了這樣高妙的法子。吃著這交織著母親的愛與智慧的餃子,哪個孩子能不動容?
我多么欣慰,幾年前,我將這樣一個暖心的故事植入了孩子們的心田。我本不指望收獲什么的,甚至以為那些聽故事的人很快就會將它淡忘了。但是,這個同學居然能把這則故事銘記這么久!我相信,銘記著這則故事的人會珍惜母親做的每一餐飯,會在寡淡的飯菜中品出一種難得的真味與厚味。母親擺出一場愛的盛宴,只等著她心愛的小鳥來啄。幸福的小鳥啊,你無須刷卡,只管歡暢地啄食、盡情地享用這人間的珍饈吧。
《母親為我煮餃子》是一篇頗富哲理的真情小散文,文章短小精悍,文章以“我教過的一個正在讀大四的學生放寒假后到學校來看我,我問他回到家里感覺好不好?”而引出話題,接著筆鋒一轉:“我心頭一熱,難得你還記得它”,文章很好的完成了過渡,引出了真正與文章標題“母親為我煮的餃子”有關的故事,一句“我的確曾給這一屆學生講過一個發生在我朋友身上的真實故事”,故事娓娓到來,文章雖短小,全文卻有幾個轉折與過渡,銜接得相當巧妙與緊湊,這便是本文成功的一方面。
俗話說“平淡見真情”。《母親為我煮餃子》另一處成功的地方就在于這種“平淡的真實”:“真實”的人,“真實”的事,“真實”的一份母子情,這份真實能夠換取讀者一份真實的感動。“她知道可以讓兒子蘸著醬油吃,她也知道即便蘸著醬油吃兒子也會歡呼“好吃死了”,可她不愿意讓千里迢迢趕回家來的兒子吃到有缺陷的餃子。怎么辦?這個聰慧的母親,居然從鄰居那里討來了一個注射針管,調好鹽水,開始逐個給餃子打針。”相信每一位讀者讀到這里,都會被文中母親這份細致所打動。
最后,文章結尾處作者巧妙地將文章進行了一個小小的升華:“我相信,銘記著這則故事的人會珍惜母親做的每一餐飯,會在寡淡的飯菜中品出一種難得的真味與厚味?!澳笎鄣摹罢嫖丁迸c“厚味”是在象“母親為我煮的餃子”般寡淡的飯菜中體味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