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殺帝篡位
大凡一個封建王朝末年,各種人物都要以之為舞臺演出各種活劇。
有人憑借它演出威武雄壯的正劇;
有人憑借它演出令人扼腕的悲劇;
而王莽卻憑借它演出一場草草結束的鬧劇。下邊所說,不過是這場鬧劇的序幕。
王莽字巨君,孝元皇后弟之子。漢成帝陽朔中(前23~22年),被拜為黃門郎,不久遷射聲校尉。永始元年(前16年)被封新都侯。綏和二年(前7年),成帝崩,哀帝即位,王莽被拜大司馬。自此,權勢日重,后因得罪傅太后,辭官歸第。元壽二年(1年),哀帝崩,因無嗣,太皇太后(即元皇后)親臨未央宮,收取璽綏,復召王莽,拜為大司馬,與議立嗣之事。王莽蒞位,遂立中山孝王劉興之子劉衍,是為孝平皇帝。時平帝9歲,因年幼,太皇太后臨朝稱制,王莽輔政。
王莽大權在握,上觀太皇太后年長,下見平帝年幼,日漸驕橫,害忠良,拉親信,大有順我者昌,逆我者亡之勢。元始三年,王莽借故,除平帝之母衛后外,將衛氏家族滿門抄斬。
元始四年(4年)春,又將小女送入后宮,立為皇后。
元始五年(5年)夏,他又以尋找璽綬之名,擅自令人掘丁、傅兩太后之墓,將尸體另葬別處。
時,平帝已經14歲,知識漸開,見莽將舅家殺盡,只留母后一人,且還不許相見,心中非常怨恨,后又聞王葬將二后墳墓掘開,遷往別處,也覺憤憤不平!為此,每見到王莽,常露慍色,背地里也常有怨言。宮中侍役,多是王莽安插的耳目,自然有人報知。王莽一想,皇帝小小年紀,竟如此恨我,將來長大臨朝,定將我全家誅滅。何況,現漢室江山,已掌握在我的手中,所慮只有小女,好在年輕也易于改嫁。我本有自立之意,何不先發制人,乘機奪位。主意已定,也不再與人商議,自思計謀,尋機下手。
是年臘月,按例應向皇帝進獻椒酒。王莽遂將毒藥注入酒中,往獻平帝。平帝畢竟年幼,竟無防備,一杯入肚,當時不覺,到了晚間,自覺腹疼,且越來越烈。翌日,雖經御醫診治,仍不好轉。王莽心中暗喜,還假意往宮探視。及退出宮后,令詞臣制成一篇祝文,向天誓言,情愿代帝一死。群臣見此,都以為他言出肺腑,連連稱贊。數日后,平帝駕崩。
平帝駕崩,王莽心快,又擅立劉氏玄孫中最幼的廣戚侯子劉嬰。時劉嬰年只2歲,一切大權盡歸王莽。初始元年(8年),王莽見時機已到,遂廢掉劉嬰,從太皇太后處逼出御璽,篡位自立,西漢遂亡。
【簡評】
自元帝起,漢代皇帝一代不如一代,疏忠臣,親佞臣,求侈華,圖淫樂,又怎能不亡?王莽正是看到了這一點,采取兩面手段,上媚太皇太后,下欺百官群臣,摒長立幼,手攬重權,毒死平帝,才亡漢自立。縱觀歷史,昏庸帝王有多少?像王莽這樣的野心家又有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