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旋血衣自訟
當需要申訴冤屈時,必須要有提醒人注意的辦法,于是就出現了寫血書的形式。這應是封建專政制度逼出采的方法。楊旋字機平,是會稽(今江蘇蘇州)烏傷人,東漢靈帝時任零陵(治今湖南零陵)郡太守。
時值東漢末,時局動蕩,蒼梧(治今廣西梧州)、桂陽(治今湖南郴州)等地相繼反叛,叛軍攻掠郡縣,人多勢眾。楊跪力弱,吏人憂恐。楊旋便采用新的戰術,他令人特制數十乘馬車,每乘車上放許多袋子,里邊裝上石灰。拉車的馬尾巴上綁上許多布條。石灰車后面,跟著許多兵車,上邊強弓勁弩。打仗的時候,楊旋令灰車居前,順風揚灰,使敵人視線模糊,然后將馬尾的布條點燃,馬驚,沖入敵陣,敵人大亂。趁此機會,楊旋令弓弩齊射,戰鼓齊鳴,將敵人徹底打敗。
楊旋立功后,不料荊州(治今湖南常德市東北)刺史趙凱誣陷楊旋,說他破敵不利,將破敵之功據為已有。楊旋上奏辯解,但趙凱朝中朋黨多,奏章根本上不去。于是楊旋便被押入囚車,送進監獄。獄中守備甚嚴,楊旋想上書自辯,紙筆俱無,也無人帶信。絕望中,他想出了一個辦法。他把手指咬破,以血為墨,將自己破敵之功及被趙凱所誣一一寫在衣里上,讓親屬利用探視之機帶出牢房,送入宮中。靈帝見到血衣,交給有關部門調查,終于使楊旋冤情大白。
楊旋有功,不但不被賞賜,反而被誣身陷囹圄,可謂冤案。當此之時,楊跪身為囚徒,與外界隔絕,欲辯無門,欲申無路。若冤情不洗,楊旋可能朽骨于牢中,何談立命?即使遇赦,有幸出牢,也落得個罪臣之名,何謂立身?因此,洗冤便成為楊旋立命安身之關鍵。楊旋以血為墨,以血洗冤,也是萬般無奈中的一種辦法。
【簡評】
寫血書是否起作用?這是當事者自己也無法回答的問題。不過,以血洗冤,作為受害者的愿望,多少能引起審理人的注意,這也是達到一定目的了。
不過,已經到了自己寫血書的地步,形勢之危急可想而知。所以在決定寫血書之前,可以想想還有沒有其它辦法可想,不必把這最后的辦法提前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