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沙門智救王華

  俗話說:“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人生在世,遇困難免。人逢危難,除了靠自己力量外,還有一種企盼別人相助的心理。

  在歷史發(fā)展中,我們的民族確形成了一種除暴安良、救人于危難的精神,人稱“俠義”。這種俠義精神,來自俠義之士,這種俠義之士,在史書中有不少記載。晉末救王華的釋曇永,就是一位。王華,字子陵,瑯邪臨沂(今山東東南)人。父庶,晉末為太子中庶人,時,徙家關(guān)中。

  隆安初,王恭起兵討王國寶,庶恰在家守喪。王恭起兵后,庶聞檄聚眾響應(yīng),以女為貞烈將軍,興兵助恭征討王國寶。不久,國寶兵敗身亡。王恭發(fā)檄令王庶罷兵。庶起兵之際,誅殺甚眾,恐息兵后被王恭所究,索性再兵討王恭。

  王恭聞庶反,立即派將軍劉牢之領(lǐng)兵圍剿。數(shù)次交戰(zhàn),底兵敗逃亡,不知所往。王恭派人往拿其家屬,長子王泰被殺。時,王華只有13歲,隨父在軍,兵敗后,與父王庶失散,隨沙門釋曇永逃亡。

  此時,劉牢之奉命追捕王華甚緊。釋曇永怕王華被王恭拿住,幫他改變了裝束,令他提著包袱,跟在自己身后。二人一前一后約走了十幾里路,沿路巡邏的士兵見一沙門帶著一男孩匆匆趕路,覺得可疑便從后面趕了上來。釋曇永見狀,忽然心生一計,停住腳步,等到王華走到身前,一邊給王華使眼色,一邊拿起手中竹杖,向王華身上打去,邊打邊罵:“奴子走得這么慢,年輕輕的還走不過我!”趕上來的士兵見此,將王華誤認為沙門的奴仆,看了二人幾眼,便離開了。

  釋曇永見后,又拉起王華繼續(xù)趕路,王華由此免于被害。成人后,事武帝,元嘉初,官拜侍中。

 

  【簡評】

  濟人于困境,救人于危難,這是美好品德。王華因父之過,被王恭追殺,釋曇永挺身救王華,正是這種品德的具體體現(xiàn)。像釋曇永這種俠義之士,在中國歷史上有很多,這種樂于助人的美好品德,也代代得到發(fā)揚光大,一直至今,成為我們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改革開放的今天,一些人被金錢蒙住了眼睛,出現(xiàn)了見溺水者不救,見兇手害人不助的現(xiàn)象,這是對我們民族樂于助人、救人于危難傳統(tǒng)美德的背叛。為此,提倡精神文明,改變這種不良的社會風氣,勢在必行。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山市| 内江市| 乐业县| 夏河县| 怀仁县| 南丰县| 安远县| 繁昌县| 锡林郭勒盟| 吴江市| 新宁县| 乌拉特后旗| 山阴县| 九龙城区| 稻城县| 稻城县| 津南区| 清镇市| 军事| 吉首市| 哈尔滨市| 沧州市| 宜川县| 炎陵县| 扶风县| 萍乡市| 和政县| 清流县| 宜宾市| 封开县| 中西区| 定陶县| 堆龙德庆县| 和龙市| 卫辉市| 汝南县| 丰顺县| 桐柏县| 莱芜市| 枣阳市| 上饶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