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
國學原味
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①。逢人且說三分話,未可全拋一片心②。有意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
詞語解釋
①一字值千金:史載呂不韋使門客著《呂氏春秋》,書初成時,公告于咸陽城門,有能增減一字的,賞千金。形容文章具有極高的價值。
②逢:遇到。且:暫且。未可:不可。
句意理解
趣味故事
一字千金
戰國末期,呂不韋被秦王封為丞相,一時之間,他搖身一變,從一位商人成為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顯赫人物。
對于他身份的這種巨大轉變,朝中的官員們可就很不服氣啦!別說大臣們不滿意,呂不韋也覺得自己的政治資歷較淺,不能讓大家信服,可是該怎么提高自己的聲望呢?
呂不韋大傷腦筋,自己想不出辦法,就召集門客們進行商議。
有人建議呂不韋統兵出征,立下戰功,以此來樹立威信。
但這一說法很快就有人反駁,因為即使打了勝仗,也不能升官了,因為丞相的職務已經是朝中最高的啦!何況,誰又能保證戰爭就一定能取得勝利呢?弄不好還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呢!
過了一會兒,有人建議說:“孔子的學問好,因為他寫了《春秋》一書;孫武在吳國為將,是因為吳王看了他寫的《孫子兵法》。要不,我們也寫一部垂范后代的書怎么樣?”
這個辦法得到大家的一致同意。
呂不韋立刻開始做這件事,他馬上命令門客組織人員撰寫。
當時,呂不韋有三千門客,大家集思廣益,幾經修改,很快就寫出二十六卷一百六十篇文章,被命名為《呂氏春秋》。
這部著作完成后,呂不韋命令把書的內容全部抄好貼在咸陽城門上,并發出布告:誰能把書中的文字增加一個或減少一個,哪怕改動一個字,都能得到千兩黃金。
但是,布告貼出很久,也沒有人能改動一個字。誰不害怕呂不韋的權勢呢?后來,一字千金的故事便流傳至今。
左思與《三都賦》
左思是西晉時期有名的大文人。小時候的左思,對讀書一點興趣都沒有,對他而言,讀書是一件痛苦的事。父親看著只知道玩的左思連連搖頭,痛心疾首地說:“真不知道,我怎么會生出你這么一個沒出息的兒子?”
“哼,這樣說我!”正忙著玩泥巴的左思聽了父親的話,不服氣地想,“我說不定還能超過你呢!”
從這天以后,左思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如饑似渴地學習起來。每天天不亮就起床讀書,一有空就坐下來練習書法。他暗暗憋著一股勁,那就是一定要超過父親。
在他的努力下,他的學習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有一天,當他讀到東漢時期著名天文學家、文學家張衡寫的《兩京賦》時,不禁拍案叫絕,非常喜歡。
“我何不照著這篇文章的體裁,寫一篇更氣勢磅礴的《三都賦》呢?”左思心想,“我要把三國時期魏國都城、蜀國都城和吳國都城的山川、地形和物產用文學的形式記敘下來。這可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情呢!”
有了目標的左思,為了把《三都賦》寫好,他反復推敲,不管是一人一事還是一字一句,他都不斷地掂量揣摩。有時候,為了弄清山脈的走向,不管多遠他都要親自勘察一番;為了弄清一種野獸皮毛的顏色,他竟然要花費大量時間翻上幾十種書;為了使文章完全符合歷史和地理的實際,他常常請教去過三都的人……
白天,他忘我地寫作,忘記吃飯是經常的事,他滿腦子都是文章的字句和構思;有時剛坐在飯桌旁,他竟情不自禁地將手中的筷子當成毛筆寫了起來。夜深了,經??梢钥匆娝了嫉挠白?,昏暗的燈光下,他總是對著稿子反復吟誦,改了又改。
與此同時,當時一位很有名氣的文學家陸機來到了洛陽,他也打算寫《三都賦》。當聽說左思也正在寫《三都賦》的時候,他竟然不屑一顧,還當著很多人的面說:
“無名小卒竟然想寫《三都賦》,真是自不量力!”
這些話很快被左思知道了。左思可不管別人怎么說,他依然埋頭進行創作,只是比原來更努力了。
春去秋來,十年很快過去了。經過左思夜以繼日地艱苦創作,凝聚左思無數心血的《三都賦》終于完成了。這時的左思也從一個青年人變成了兩鬢斑白的中年人。
那位原來譏諷過左思的陸機讀了左思的《三都賦》后,由衷地向他豎起大拇指,并表示決定放棄寫《三都賦》的計劃。
《三都賦》流傳后,立刻成為轟動全城的驚世之作。人們競相傳抄,以至于洛陽的紙價不斷上漲,到后來洛陽的紙銷售一空,許多人只好到外買紙抄書。
從此以后,左思的名字也與《三都賦》連在一起,名揚四海,“洛陽紙貴”一時傳為佳話。
被嘲笑的蘇秦
戰國時期,有一個很出名的政治家叫蘇秦。
他年輕的時候,曾與張儀一起拜鬼谷子為師,學習兵法。學成之后,他就到各國去游說,希望各國的君主可以采納他的政治主張,但遺憾的是,他的政治主張一直不被當時的掌權者看好,雖然游說了很久,卻始終一無所獲。眼看最后一枚銅錢也花光了,他只能唉聲嘆氣地準備回家。
回家后,家人看到他落破潦倒的樣子,都對他很冷淡,大家連正眼都不瞧他一下,吃飯也不叫他,鄰居們也都在暗地里嘲笑他。
“看他的樣子,一點出息也沒有!”
“是啊!白白浪費了大把時光,還不是一事無成?”
“聽說他拜了鬼谷子為師呢!看來也不怎么樣呀!”
……
親人的冷漠和鄰居們無情的嘲笑對他的刺激很大。
“哼,我一定要混出個人樣來讓你們瞧瞧!”從這一刻起,蘇秦下定決心,發憤讀書。從此,他就像變了一個人似的,不再無所事事,萎靡不振,而是整天閉門不出,埋頭苦讀,常常讀書到深夜。
有時候,實在太疲倦了,困得他直打盹,他就跑去院子里用冷水沖醒自己。這個辦法一開始還有用,到后來就不起什么作用了,于是他又想出了另一個方法,他將自己長長的頭發拴在屋中的橫梁上,這樣,只要打瞌睡,頭發就會被扯痛。這還不算,他還找來一把錐子,一打瞌睡,就用錐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這樣,猛然間感到疼痛,就會使自己清醒了,再堅持讀書。
就這樣,經過幾年的苦讀之后,他掌握了豐富的知識。感覺知識積累得差不多了,他再次去游說,后來,終于成為一位聲望很高的大縱橫家。從此,再也沒有人看不起他了。
國學啟示
有志者事竟成。左思原本是一個被人瞧不起的無名學子,卻敢于鼓起超越前人的志氣,選準自己的奮斗目標,并為之付出了大量的心血,發憤努力,終于成就了一番不尋常的事業,這種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生活中,不管對誰,說話都要有所保留,千萬不能逞一時之快,隨意傷害別人。但如果別人的話真的傷害到我們,那就不妨學學蘇秦的做法吧!
思考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