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增廣賢文全鑒
- 東籬子解譯
- 933字
- 2022-07-11 16:55:20
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
國學原味
昔時賢文,誨汝諄諄①。
集韻增廣②,多見多聞。
觀今宜鑒古③,無古不成今。
詞語解釋
①昔:從前。賢文:能規范人道德行為的好文章。誨:教導,教誨。諄(zhūn)諄:懇切,不厭倦。
②集:搜集。韻:韻文。增廣:增智慧,廣見聞。
③宜:應該。鑒:借鑒。
句意理解
趣味故事
宋太宗開卷有益
宋朝初年,宋太宗趙光義對文化遺產的保護工作極其重視。為了更好地弘揚傳統文化,他組織大臣編纂了一部內容齊全、規模宏大的百科全書——《太平總類》。
《太平總類》對一千多種古籍的重要內容進行很好的收集整理,全書共一千卷,有很高的價值?!短娇傤悺返木幾牍ぷ魍瓿珊螅翁诮o自己定了一個規矩:每天至少閱讀兩三卷,一年的時間里,將這部巨著全部看完。
宋太宗可不是說說而已,他說到做到,只要一空下來,他就手不釋卷。
“皇上每天日理萬機,政務繁忙,還要花時間讀書,真是太辛苦了。”
“或許讀書的時間可以少一些,不用每天都看,以免太過疲勞?!?/p>
總是有人這樣勸他。

“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彼翁诳偸沁@樣笑著回答。意思是,只要打開書,自然就有好處,何況讀書一點也不讓人感到勞累。就這樣,宋太宗還是堅持自己的規矩,即使有時候有事耽誤了讀書,只要有空他就會把耽誤的時間補上去。
后來,《太平總類》改名為《太平御覽》,意思是太平興國年間皇帝親自閱讀的書。
因為堅持讀書,宋太宗見識過人,學問淵博,國家大事都能處理得很好?;实鄱歼@么愛讀書,大臣們當然也不例外啦!連平常不怎么喜歡讀書的宰相趙普,也開始一絲不茍地讀《論語》呢!他甚至因此得了一個“半部《論語》治天下”的美好名聲。
國學啟示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我們積累知識的源泉。我們完全可以說,一個堅持讀書的人,一定能學識淵博,成為有用的人。對于書中的知識,好的方面可以借鑒吸收,不好的方面可以摒棄,這才是正確的讀書方法。
思考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