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

國學原味

自恨枝無葉,莫怨太陽傾。大家都有命,半點不由人。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寅,一家之計在于和,一生之計在于勤。

詞語解釋

①傾:傾斜。

②計:打算。寅(yín):寅時。古人以十二地支計時,寅時相當于現在黎明的3點到5點。

句意理解

樹枝如果沒有葉子生長,只能找自己的原因,千萬別怨恨太陽照得太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命運,一點都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如果是為自己一年的事業作計劃,那最好應該是在春天,如果是為自己一天的事情作打算,那就應該選擇在黎明,一個家庭要想成功,其必要條件是要和睦,一個人如果想擁有一個成功的人生,那就離不開勤勞二字。

趣味故事

功虧一簣(kuì)的堆山人

古時候,有個人想要筑一座很高的山,并為此制訂了周密的計劃。一切都準備就緒之后,這個人便開始了漫長的“堆山”之路。

堆山人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去堆山,餓了就吃點自己帶的干糧,吃飽了就繼續堆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無論天氣怎樣惡劣,堆山人從來都沒有休息過。

終于,到了完工的那一天。

這天清晨,堆山人像往常一樣早早起床,中午餓的時候吃了些自己帶的干糧后繼續堆山,一筐一筐,不知疲倦地運著土。

傍晚的時候,眼看這座山只差一筐土就堆好了,可偏偏就在這個時候,天上竟然飄起了雪花,雪不僅沒有停的意思,反而還越下越大,天地間很快白茫茫一片。堆山人看了看天氣,又摸了摸自己早已咕咕叫的肚子,就想:“反正就差一筐土了,不如回家吃飽肚子,等雪停了再回來堆。”

就這樣,這個堆山人回家去了,可一連幾天,這個人都想,不過就差一筐土,明天再去吧,所以直到最后,他也沒將這最后的一筐土堆到山上,而這座堆了很久的高山,也只是因為差這一筐土而沒有完成。

聞雞起舞

晉代有一員大將叫祖逖(tì),他是個胸懷坦蕩、具有遠大抱負的人。可他小時候卻是個不愛讀書而且很淘氣的孩子。等到長大一些,他開始意識到自己知識的貧乏,覺得如果自己不努力讀書,就不能很好地報效國家,一個人不能為祖國做些什么,還算什么男子漢呢?想到這里,他開始發憤讀書。

祖逖涉獵廣泛,不管什么書籍他都如饑似渴地閱讀,在眾多書籍中,他尤其喜歡歷史,并從中汲取了豐富的知識,學問大有長進。他曾幾次往來于京都洛陽,只要和他接觸過的人都說,祖逖是個不可多得的能輔佐帝王治理國家的人才。

“你胸有抱負,學富五車,應該做官才是啊!”在他二十四歲那年,有一位朋友想舉薦他做官,對他說道。

“但是一旦進入官場,學習的時間就會大大減少,我還是先學習吧!”

就這樣,他委婉地拒絕了朋友的好意,每天仍然手不釋卷,不懈地努力讀書。后來,祖逖和兒時的好友劉琨(kūn)一起擔任司州主簿。他與劉琨的感情十分要好,常常睡在一起,最難能可貴的是,他們有一致的追求:建功立業,復興晉國,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

有一次半夜時分,祖逖在睡夢中忽然聽到一聲公雞的鳴叫聲,他把劉琨叫醒,對他說:“你聽見公雞的叫聲了嗎?”

“半夜聽見雞叫不吉利。”劉琨揉揉眼睛,迷迷糊糊地回答道。

“我偏不這樣想,要不我們以后聽見雞叫就起床練劍,你看怎么樣?”祖逖興致勃勃地說道。

“我剛才說錯話了,我覺得你的提議很好。”劉琨欣然同意。

自此之后,他們每天只要一聽到雞叫就動作麻利地起床練劍,當別人還在溫暖的被窩里蒙頭大睡的時候,他們所在的院子已是劍光飛舞,劍聲鏗鏘。春去秋來,寒來暑往,從沒有一天間斷過。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長期刻苦的學習和訓練,他們終于成為能文能武的全才,既能寫得一手好文章,又能運籌帷幄、帶兵打勝仗。后來,祖逖被封為鎮西將軍,實現了他報效國家的遠大志向;劉琨做了征北中郎將,兼管并、冀、幽三州的軍事,將自己的文才武略發揮得淋漓盡致。

國學啟示

自己沒有作為,只能是自己的原因,就像故事中的堆山人一樣,只有堅持到最后,才能最終摘得勝利的甜美果實。祖逖和劉琨的成功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因為他們數年如一日的不間斷努力。誰也不能隨隨便便成功,要想成功就要從現在做起,從這一刻做起。

思考時間

1.堆山人到最后放棄的時候,總是用一句什么話安慰自己呢?

2.祖逖在面對別人勸自己做官的時候,他是怎么回答的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宽甸| 韶关市| 桂东县| 吉安市| 鄂托克旗| 岢岚县| 梁河县| 金坛市| 门头沟区| 临颍县| 岐山县| 讷河市| 新龙县| 娱乐| 亳州市| 北川| 都昌县| 黄山市| 凤城市| 色达县| 城步| 莆田市| 阳朔县| 阿鲁科尔沁旗| 阜新| 科尔| 濮阳市| 吉安市| 枣阳市| 韶山市| 乌拉特后旗| 陵川县| 三穗县| 昔阳县| 乌什县| 兴安县| 泗洪县| 大厂| 天长市| 东源县| 梅河口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