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錢的第四維:財富的保值與傳承
- 許驥
- 1148字
- 2021-11-18 10:41:54
財富安全這頭“灰犀牛”
承認危機的存在,定義風險的性質,不要靜止不動。
——《灰犀牛》作者 米歇爾·渥克(Michele Wucker)
“灰犀牛”是近年的熱門金融詞。什么是灰犀牛?它是知名學者米歇爾·渥克在同名著作中提出的概念。如果說“黑天鵝”比喻的是小概率而影響巨大的事件,那么“灰犀牛”比喻的則是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情況恰如在非洲草原上,灰犀牛體形龐大,極易看到,表面上無害,但是它一旦被觸怒來襲擊你時,能逃脫的概率就微乎其微了。
灰犀牛并非隨機事件,而是人人都能看見的。但是,并非所有人都會采取行動積極防范。等灰犀牛開始朝自己跑來的時候,才悔之晚矣。正如羅大佑在《之乎者也》中所唱:“大家都知之,大家都在乎,袖手旁觀者,你我是也。”因此,只有防患于未然才是明智的決定。
2008年的次貸危機就是典型的“灰犀牛”。在次貸危機發生前的10年里,金融機構借了大量房貸給次級信用的顧客。然后,又將這些債務和其他資產重新組合,打包成各種信用衍生性產品,賣給其他投資客。這樣層層轉嫁的風險,最終釀成金融雪崩。房地美、房利美、雷曼兄弟、美林證券、摩根士丹利、高盛等大公司都大受打擊。明明是投資,卻玩成了“擊鼓傳花”的游戲。
“灰犀牛”在中國已有充分討論。中國當前公認的最大的三頭“灰犀牛”分別是:房地產泡沫、貨幣超發、銀行不良資產。
房地產泡沫是有目共睹的。2021年年初,一則新聞震驚世人:“2020年深圳房地產總值大概151萬億元人民幣,可以買下半個美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城市,深圳房地產總值居然如此高企,實在令人手心冒汗。貨幣超發也不消多說。目前中國人理財的一個最大焦慮,就是如何才能跑贏通脹。中國貨幣超發20年,過量的貨幣流入實體市場和以房產為代表的金融市場,是導致人民幣外升內貶的重要原因之一。至于銀行不良資產,近年經過監管,已經控制在合理范圍,但仍然是個值得警惕的指標。其實,三大“灰犀牛”是環環相扣的,這些“灰犀牛”總結成4個字,即財富安全。
既然認識到“灰犀牛”了,那么如何防范呢?其中有6點要義,總結如下:
第一,承認危機存在,不要當“裝睡的人”。
第二,定義風險性質,認清自己的位置,衡量傷害的程度。
第三,不要靜止不動,在行動中求安全。
第四,積極總結經驗,不要浪費前人經驗。
第五,精確看準目標,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才不會盲動。
第六,只要成為發現者,就能成為控制“灰犀牛”風險的人。
中國過去的40多年,是巨變的40多年。很多人被時代推著向前沖,還沒緩過神,就已經成了新富。所以,有人頗不自信,覺得自己的財富是憑運氣得來的。但是“財神爺”從不擲骰子,沒有任何人的財富是憑運氣得來的。舉凡富有之人,必有過人之處。當然話說回來,也沒有任何人的財富可以憑運氣守住。你賺到的錢如果不妥善規劃,最后未必是你的。當人生旅程進入下半場,新富要好好思考財富安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