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命運你做主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應該做命運的主人,而不應由命運來擺布自己。西方哲學家藍姆·達斯曾講了一個真實的故事。
一個因病而僅剩下數周生命的婦人,一直將所有的精力都用來思考和談論死亡有多恐怖。
以安慰垂死之人著稱的藍姆·達斯當時便直截了當地對她說:“你是不是可以不要花那么多時間去想死,而把這些時間用來活呢?”
他剛對那婦人這么說時,她覺得非常不快。但當她看出藍姆·達斯眼中的真誠時,便慢慢地領悟到他話中的誠意。“說得對!”她說,“我一直忙著想死,完全忘了該怎么活了。”
一個星期之后,那婦人還是過世了。她在死前充滿感激地對藍姆·達斯說:“過去一個星期,我活得要比前一陣子充實多了。”
當我們在面對生命中不可避免的病痛、損失、挫敗的時候,常常會因為不斷地專注在病痛、折磨、懼怕的本身,而使日子更加難過,只有那些明了自己的思想動力、愿意并成功自我掌控的人,才能夠避免將現有的苦痛不斷放大,才具備較佳的應對能力。
在現實生活中,不單是身有殘疾和病痛的人,就是健康的人,在遭遇挫折和失敗的打擊時,也會生出悲觀失望、自憐自卑的情緒來。在這種情緒的籠罩下,一個人很容易寄希望于他人,一蹶不振,失去重新嘗試的勇氣。
事業的成功,往往取決于能否戰勝自己的軟弱,不給自己倒在地上爬行的理由。
許多人抱怨自己命運不濟,認為缺少機會。那么機會對人生究竟有多重要呢?其實機會就像買彩票一樣,投入得越多,失望的概率就越大,因此,相信機會有時也是一種自欺欺人。
麥士是位成功的商人,卻不幸患上了白內障,視力嚴重受損,不要說閱讀寫作,就連駕車外出都極其艱難。與他一同患病的一位病友受不了這種折磨,每天不是喝得酩酊大醉,就是對著別人大發雷霆,僅僅過了半年,那位病友便離開了人世。目睹此景,麥士備感凄涼。因為疾病,他不得不結束原來的生意,使生活漸漸陷入了困境。
在那段舉步維艱的日子里,書給了麥士很大慰藉。因為患病,麥士深深體會到視力不良者的不便與需要,他決定尋找一種容易閱讀的字體。
經過近一年的研究,麥士發現在紙上印有粗線條的斜紋字體,不但對視力有障礙的人大有幫助,也能提高一般人的閱讀速度。于是,麥士把自己僅有的15000元存款從銀行里取了出來,把這組新研究出來的字體整理妥當,計劃全面推廣。麥士在加州自設印刷廠,第一部特別印刷而成的書面市了。一個月內,麥士接到了購買70萬本的訂單……
可見,當你遭受損失、挫折的時候。不要把焦點放在你無法挽回的部分,而要把焦點放在“生活里還有哪些值得感謝”“還能為自己做些什么”的部分。當自己的情緒呈現出負面或消極的傾向時,要確保自己的意念完全投注在解決辦法上,而非問題上;學著即使在與不幸共存的時刻,還能夠積極向上、活在此刻。那么,即使面對再艱難的景況,我們都還能保持內心的寧靜;在苦難突然降臨的時候,我們能沉著冷靜地應付,從而主宰自己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