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你走過的最長的路,就是我的套路

傳說在云南邊境的少數(shù)民族中,有位聰明靈活、口齒伶俐的姑娘,什么問題都難不倒她。

一天,有個地主想了個歪點子,準備難倒巧嘴姑娘。他把姑娘叫來,還讓人牽來一匹馬,自己騎在馬上,一腳踩著馬鐙,身子向上一挺,問道:“你說我是上馬,還是下馬?”這意思很清楚:如果說他上馬,他就下馬;如果說他下馬,他就上馬。無論說他上馬還是下馬,都不對。周圍的人面面相覷,都為巧嘴姑娘捏一把汗。誰知巧嘴姑娘鎮(zhèn)定自若,不做正面回答,而是信步走到門前,伸出一只腳踩在門檻上,另一只腳踩在門外,反問地主:“你說我是進門,還是出門?”原先揚揚得意的地主一聽,無法回答,頓時像泄了氣的皮球,只好悻悻離去。

在論辯中,對方的觀點要是貌似有理實為荒謬時,可模擬同樣的問題作為許諾解答的前提,只要對方能解答,自己一定能解答。這種口語技巧稱為“請君入甕”法,來源于唐代酷吏“來俊臣以周興之道,還治周興之身”的典故。

當年在女皇武則天掌管政權的時候,采取了一系列高壓政策來鎮(zhèn)壓反對她的人。其間,她任用了一批酷吏,其中周興和來俊臣是最為有名也是最為狠毒的兩個人。

一天,有人告發(fā)周興謀反,武則天勃然大怒,責令來俊臣立即秘密查辦此事,并限定了期限。來俊臣感到很為難,因他跟周興一向交好。他冥思苦想,終于想出一條妙計。

來俊臣假意請周興喝酒,兩人邊劃拳邊喝酒,很是盡興。酒過三巡,來俊臣見時機已到,故意嘆了口氣,說:“唉,最近我遇到一個難纏的犯人,死不認罪,請教老兄,有何新絕招?”

周興向來對刑具頗有研究,得意地說:“這還不好辦?”

來俊臣立即裝作很關切地說:“哦?快說。”

周興詭秘地說:“用一個大甕,四周用炭火烤熱,把犯人裝進去,再頑固不化的犯人,也受不了這個滋味。”

來俊臣連連點頭稱是,隨即命人抬來一口大甕,四面加火。突然站起來,臉一沉,對周興說:“奉皇命審問老兄,請君入甕。”周興嚇得渾身發(fā)抖,趕忙磕頭認罪。

后人就沿用“請君入甕”來指設好圈套等別人來鉆。其好處就在于它無須做嚴密的推理?!兑了髟⒀浴分杏羞@樣一句話說得好:“遇謊言說得過于離題時,你如果想用論證來破其謬見,那未免太鄭重其事了?!?br>

法國寓言家拉封丹習慣每天吃一個土豆。

有一天,他把土豆放在餐廳的壁爐里,想熱一下再吃,等他回頭去拿的時候,土豆卻不翼而飛了。于是他大喊:“我的上帝,誰把我的土豆吃了?”

他的傭人匆匆走來,“此地無銀三百兩”地說:“不是我?!?/p>

“那就太好了!”

“先生為什么這樣說?”

“因為我在土豆上放了砒霜,想用它毒老鼠?!?/p>

用人頓時面如土色:“啊,上帝!我中毒了!”

拉封丹笑了:“放心吧,我不過是想讓你說真話罷了!”

如果拉封丹真的在土豆里放了砒霜,那這個故事就不好笑了。這個故事的幽默之處在于拉封丹運用了故弄玄虛、請君入甕的方法,誘使傭人說出真話,承認錯誤。

在日常生活中,這種藝術使幽默更加顯露出它固有的機智與思辨色彩。由于這個原因,在生活中的舌戰(zhàn)場合,這種巧設圈套的幽默技巧也被廣泛地應用。

一考生騎驢赴京趕考。路上問一個放牲口的老漢:“哎,老頭兒!這兒離京城還有多遠?”

老漢看他穿戴得倒是挺像樣,問路卻不下驢,說話還沒禮貌。老漢心想:這算什么書生!老漢本來不想理他,可又想教訓他一下,就答道:“京城離這兒180畝?!?/p>

書生感到好笑:“喂牲口的,路程都講‘里’,哪有論‘畝’的?”

老漢冷笑道:“我們老一輩的人都講里(禮),現(xiàn)在的后生娃沒有教養(yǎng),不講里(禮)!”

書生臉一沉,說:“你這個老東西,怎么拐著彎罵人呢?”

老漢說:“喂牲口的老東西本來不會罵人。只是今天心里不痛快,我養(yǎng)的一頭母驢,它不生驢崽,偏偏生下了個牛犢。”

書生莫名其妙:“你這個人真是稀里糊涂的,生來就該喂牲口。天下的驢子哪有下牛犢的道理?”

老漢還是耐心指教書生說:“是呀,這畜生真不懂道理,誰曉得它為啥不肯下驢咧?!?/p>

書生終于聽懂了話中之意,面紅耳赤,沒有作答就揚鞭絕塵而去。

故事中的老漢通過曲折的暗示,故弄玄虛,吸引對方思緒,誘使對方上當,是請君入甕法運用的典范。

有一次,老林到菜市場買魚。他走到一家鮮魚攤前,看到擺的魚雖不少,但都不是很新鮮。老林提起一條魚放在鼻子前聞了一下,果然有一股腥臭味。攤主見狀,非常不高興地問道:“哎,你這是干什么?我的魚是剛剛打上來的?!?/p>

老林并沒有和攤主爭辯,也沒有揭穿他的謊言,而是順口說了句:“我剛剛是和這條魚說話呢!”

“嗯?”攤主覺得老林這話挺有意思,不禁來了興致,想刁難老林一番。他說:“那你和魚說些什么話呢?”

老林說:“其實也沒什么,我想到河里游泳,所以向那條魚打聽一下現(xiàn)在的水究竟涼不涼。”

“那魚怎么說呢?”攤主已經(jīng)笑得上氣不接下氣了,周圍也已經(jīng)聚集了一些圍觀的人。

魚對我說:“很抱歉,我不能告訴你。因為我離開河已經(jīng)好多天了?!崩狭值卣f。圍觀的人哄然大笑,攤主臉上的笑容卻早就不見了。

老林對魚的新鮮程度有了懷疑,他并不是直接向魚攤主說出,因為那樣可能直接招致攤主的否認和回擊,起不了任何作用。于是,他妙用拐彎抹角幽默術,把話題扯遠,再一步步回到正題上,以問魚這樣一個荒謬的情景來化解攤主的戒備情緒,并一步步誘使攤主進入自己的圈套,表達出了“魚根本不新鮮”的意思。老林正是運用了“請君入甕”的技巧,使魚攤主在整個過程中都被老林牽著鼻子走,完全陷入一種被動的狀態(tài)中。

嘉嘉有兩門功課考了不及格的分數(shù),他回到家對爸爸說:“爸爸,當別人心里難受的時候,是不是不應該再給他肉體或精神上的刺激。”

爸爸回答說:“那當然?!?/p>

嘉嘉馬上說:“我這次考試,有兩門功課沒及格,我現(xiàn)在很難受?!?/p>

爸爸啞口無言。

嘉嘉真是狡猾,為避免父親責罵自己,他巧言設計了一個圈套,待父親鉆進套中后,方才言歸正傳。父親如責怪嘉嘉,那么無疑要推翻自己的論斷,勢必會影響自己的威信。父親當然不會這么做,這就是嘉嘉的用意,真是既可愛又可笑。

會說話,死的也能說活。

紀曉嵐是清代有名的大才子,多年隨侍乾隆左右,深得乾隆賞識。一日風和日麗,乾隆與紀曉嵐游于園林之中,乾隆心情愉快,便想開個玩笑為難身邊的才子。

乾隆說:“紀愛卿,忠孝二字怎么解釋???”

紀曉嵐答:“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為忠;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為孝?!?/p>

聞言,乾隆神秘一笑,隨即再問:“紀愛卿自以為是個忠臣嗎?”

“是?!?/p>

“很好。朕以君的身份命你現(xiàn)在去死!”

“這……臣領旨!”紀曉嵐在短暫的遲疑后,只得遵旨。

“你打算怎么個死法?”

“跳河?!?/p>

“好,去吧?!鼻‘斎恢兰o曉嵐不可能真的去投河自盡,于是靜觀其變,等著看下面的好戲。

果然,不到一炷香的工夫,紀曉嵐就跑回來了。

乾隆笑道:“紀愛卿何以未死?”

紀曉嵐答:“臣剛才碰到了屈原,他不讓我死。”

“哦,此話怎講?”

紀曉嵐煞有介事地講道:“我去到河邊,正要往下跳時,屈原從水里出來,拍著我的肩膀說:‘曉嵐,你此舉大錯矣!想當年楚王昏庸無能,天下無道,我才被迫懷沙自沉;可如今皇上圣明,海晏河清,你再投河豈不有傷圣德?你應該回去先問問當今皇上是不是昏君,如果皇上說是,你再死也不遲啊!’”

乾隆聽了,哈哈大笑,連連稱贊道:“好一個如簧之舌。行了,行了,朕算服了。”

紀曉嵐先是假戲真做,后借世人景仰的屈原之口道出自己不死之由,從而巧妙脫困,并使龍顏大悅。思維敏捷、妙語生花,其“死而復生”自是一種必然了。

下述鄭涉的故事與紀曉嵐的應變有異曲同工之妙。

唐德宗建中年間,劉玄佐因軍功升任汴宋節(jié)度使。一天,他因為聽信讒言,大發(fā)雷霆,要把屬下大將翟行恭殺掉。左右都知翟行恭冤枉,但迫于劉玄佐的威勢,均不敢替他申辯。

處士鄭涉挺身而出,求見劉玄佐,說:“聽說翟行恭將要被處以極刑,我有個心愿請您滿足?!?/p>

劉玄佐說:“你是來求情的嗎?”

鄭涉說:“不,不!我只是想借他的尸首看一看。”

劉玄佐很奇怪,問他看尸首干什么。

鄭涉回答說:“我曾聽說被冤枉屈死的人面部都會有奇異之相,可我一輩子沒有見識過,所以想借此機會看一看?!?/p>

劉玄佐聽出弦外之音,頓時省悟過來,免了翟行恭一死。

眼看人頭就要落地而又無法直言勸諫,鄭涉情急之下采用了“借尸還魂”的方法,運用“驗尸”之說警醒殺人者,從而救人一命。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子县| 安庆市| 潮安县| 阿拉善左旗| 竹山县| 新郑市| 陈巴尔虎旗| 土默特左旗| 嵊州市| 土默特左旗| 黔西| 武汉市| 梁平县| 界首市| 泰兴市| 洛川县| 宝应县| 合川市| 拉萨市| 永丰县| 阳高县| 九台市| 南丰县| 老河口市| 客服| 临漳县| 巴楚县| 漳州市| 方山县| 章丘市| 四平市| 和政县| 永和县| 连州市| 蒙阴县| 绥中县| 绥滨县| 鲁甸县| 柘荣县| 黄冈市| 思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