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好媽媽不吼不叫養育女孩作者名: 王彩虹編著本章字數: 1482字更新時間: 2021-11-18 16:54:31
從生活小事中學會感恩
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認為,孝是一切道德的基礎、至善的美德。孝是一個孩子對父母、晚輩對長輩的倫理道德規范,是中國傳統倫理道德的重要內容。媽媽應該在女兒小的時候,重視培養她尊敬長輩的品德。
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愛幼方面,家長們做得非常好。可是在尊老方面,孩子們卻做得不夠。現在的孩子被家長寵得說不得、打不得,變得嬌生慣養,沒大沒小,不懂得尊敬長輩。因此,讓尊敬長輩融入女孩子的日常生活是一堂非常重要的教育課。
“老徐,快點把我愛吃的紅燒魚端過來,我肚子餓得咕咕叫了!”5歲的采萱這么“差遣”著她的奶奶。這已經是采萱的媽媽第二次聽到女兒這么“使喚”奶奶了。第一次,她認為采萱在和奶奶開玩笑。但這一次她不這么認為,她覺得女兒完全不懂得尊敬長輩。
于是,采萱的媽媽呵斥女兒:“采萱,你怎么可以這樣和奶奶說話呢?要尊重奶奶,知道嗎?”這時,奶奶趕忙出來為采萱“保駕護航”:“沒關系的,沒關系的,閨女兒餓了嘛,閨女兒這么叫我,是跟我親熱。”
采萱的媽媽沒有說話,而是使了個眼神,讓采萱的奶奶到房間里,輕聲地說:“媽,我在教育女兒尊敬長輩,這是一種禮貌教育,目的是想把孩子培養成知書達理的賢淑女孩。你不能站出來為孩子說話了,因為孩子本來就做錯了。我還想勸你,以后別讓采萱隨便使喚你,如果她還那么,你應該教育她,你說是不是呢?”
采萱的奶奶本想說什么,但又止住了,接著喃喃地說了句:“哦,是啊,你說得有道理,我知道該怎么做了。”
接著,采萱媽媽把采萱叫到屋里,對她說:“采萱,你為什么那樣使喚奶奶呢?”
采萱說:“媽媽,每次我想做什么,只要一叫奶奶,奶奶就會給我做好,這樣我就不用自己辛苦了。反正奶奶說了,只要我聽話,她給我做什么都愿意,還說叫她做什么都沒關系,只要心里有奶奶就行。”
采萱的媽媽說:“你那樣叫奶奶是不禮貌的,是不尊敬她的表現。作為晚輩,要對長輩表示尊敬,要禮貌地對待長輩。以后不要再那樣使喚奶奶了,知道嗎?”
采萱連連點頭,表示以后再也不那樣做了。
身為母親,有責任教育女兒學會尊敬長輩。所謂尊敬長輩,包括孝敬父 母、尊敬爺爺奶奶以及其他長輩。讓孩子具備這種美德是可貴的,這也是女孩子應該具備的基本教養。媽媽要讓女兒從小就有尊重他人、尊敬長輩的意識,而家庭就是一塊試驗田。如果媽媽不注意這一點,讓女兒為所欲為,那么女兒就會變得“沒大沒小”,接著再變得“沒老沒少”,最后很可能“無法無天”。
育女真經
第1招:讓女兒學會禮貌地與長輩打招呼
媽媽應該在女兒小的時候,教她有禮貌地向老人打招呼,比如:“奶奶,早上好!”“謝謝爺爺!”“再見,爺爺奶奶!”當女兒出門在外的時候,媽媽應該事先告訴她:“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只要你和認識的叔叔阿姨相遇,都應該禮貌地說聲:“叔叔阿姨好。’”這樣教育女兒,不但能培養她尊敬長輩、講禮貌的好習慣,還能培養她獨立自主的能力。
第2招:教育孩子體諒和關心長輩
長輩身體不好,媽媽要教育女兒學會問候他們,或者做些力所能及的小 事。比如,給爺爺奶奶倒杯水;在爺爺奶奶生病的時候,提醒老人吃藥。當爸爸媽媽下班回家時,記得不要打擾爸爸媽媽休息。同時,媽媽可以引導女兒觀察和體諒別人,教女兒在給別人減少麻煩的過程中學會尊敬長輩。
第3招:盡量不要為孩子包辦代替
雖然女孩需要成人的關心和愛護,但成人不能對女孩子過多地包辦代替。如果什么都替孩子想好了,什么都替孩子做好了,孩子就會認為這一切是理所當然的,就不知道珍惜和感激,就很容易產生不尊敬長輩的行為。
第4招:教育女孩尊重勞動成果
當媽媽準備好飯菜時,如果不合胃口也不應扔下筷子。這樣做很不禮貌,也不尊重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