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不確定的危機下,做確定的業績作者名: 辰輝 王建剛本章字數: 1490字更新時間: 2021-11-19 09:11:36
業績差到底是誰的問題
在企業經營管理過程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現象:只要業績沒達標,管理者就會埋怨下屬不認真、不努力、不積極、不負責,似乎所有的問題都是下屬的問題。事實真是這樣嗎?不一定!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一下業績沒達標背后的原因。
一、業績差的表層分析
在大量的企業咨詢和培訓過程中,我們發現下屬業績差主要有四個原因:不知、不會、不愿和不能。
第一個原因是“不知”,下屬不知道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什么時間完成;第二個原因是“不會”,下屬知道干什么,可就是不會干;第三個原因是“不愿”,下屬知道干什么,也會干,可就是不愿意干;第四個原因是“不能”,下屬知道干什么,也會干,也想干,可就是沒法干。

圖1-4 業績差的表層原因
正是由于上述的不知、不會、不愿和不能,導致下屬業績沒干出來。
二、業績差的深層分析
我們知道要解決問題,必須要找到問題背后的根因,接下來就讓我們繼續深入探究,下屬為什么不知、不會、不愿、不能?
第一,管理者在委派任務的時候,沒有說清楚到底讓下屬干什么、干到什么程度、什么時間完成,所以導致下屬不知;第二,管理者平時給下屬培訓和輔導太少,所以下屬不會;第三,管理者激勵不到位,所以下屬不愿;第四,管理者給下屬的時間太短,資源不足,支持不夠,所以下屬不能。
第二,

圖1-5 業績差的深層原因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一個結論:業績沒達標表面原因是下屬的問題,但深層次的問題卻出在管理者身上。一個下屬業績不達標,可能是他個人問題;但所有下屬業績都不達標,就一定是管理者的問題。
三、BEM模型
吉爾伯特是美國一位非常有才能的行為工程師,他曾經參加了300多個組織,并獲得了所有組織當中有關業績提升的獎項。在Human Competence:Engineering Worthy Performance一書中,吉爾伯特提出了一系列可以用于能將下屬業績從一般提至卓越的方法,這些技術當中就包含BEM行為工程模型。
吉爾伯特認為影響下屬業績的六大因素中(如表1-4所示),影響最大的不是人們常常認為的下屬的態度問題或下屬能力問題,而是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問題。
表1-4 BEM行為工程模型

其中排名第一的是“標準和反饋”的問題,即管理者能不能清晰地描述要完成的任務是什么,完成的時間是什么,完成的標準是什么;能不能在過程中適時地向下屬反饋完成的進度和質量。這個因素的影響程度達到了35%,也就是在業績沒有達標的因素中,這一條因素占比超過1/3。
排名第二的是“流程和工具”的問題,即管理者有沒有告訴下屬完成任務的流程,有沒有提供操作便捷的工具和話術,有沒有提供隨手可得的工作指導手冊。這個因素的影響程度達到26%。
排名第三的是“獎懲和激勵”的問題,即管理者有沒有告知下屬完成任務與薪酬業績考核之間的關系,有沒有通過各種精神激勵法激勵下屬超額完成任務。這個因素的影響程度達到了14%。
在BEM模型中,前三個因素完全是管理的問題,把這三個管理問題的影響程度加起來是75%。而和下屬相關的三個因素—“知識和技能”“天賦和特長”以及“態度和動機”,加起來也只占25%的權重。這也同樣證明了,業績的問題根本上是管理的問題。要想提升業績,關鍵是改變管理者自身的管理方法,而非把焦點放在下屬的問題上。
同時吉爾伯特也指出,和下屬相關的三個因素,也可以通過強化管理而改善,比如加強培訓、知人善任和溝通激勵。
BEM模型告訴我們,業績問題本質上是管理問題,要想解決業績問題,必須要解決管理問題。
1.執行力分析表。
表1-5

2.以下六個因素中哪個對業績影響更大?請根據影響程度由大到小進行排序,并與BEM模型進行對照糾錯。
A.員工的知識和技能
B.管理者對員工的要求、提供的信息和反饋
C.員工的天賦潛能
D.圍繞著業績結果設置的激勵和獎勵
E.員工的態度和動機
F.上級為下級提供的資源、流程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