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九品文士
- 大梁之暴力書生
- 糖炒栗子1994
- 3074字
- 2021-11-29 10:00:00
林洛不由得感嘆,前世那些往圣前賢真是生錯了地方。
因為世界觀的差異,他們擁有至高的境界,卻表現不出任何威能。
如果把他們都丟到這個世界來,怕是能瞬間多出一大批大宗師,甚至大宗師以上境界的文修。
這個世界的文脈大宗師們,雖然能有各種神異,但因為在源頭處就受了損傷,所以沒能很好的說明自己的修行方式,只能靠師父帶徒弟小作坊式的教導來傳承。
結果便宜了林洛這個穿越客。
他可以借著前世圣賢們的說明,穩步地推進自己的修行。
《淵源錄》中有文脈修行的劃分,也是三等九品。
三等分別是立志等,廣德等,圣賢等。
其中立志等的三品分別為明志品,持志品,定志品。
明志品是一個關竅,絕大部分文脈修士都被卡在這里,這是文脈修行和武道修行的最大差異處。
修行武道,只要有功法,每天總能進步,早晚會突破到九品,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文修卻不同,要么明志,要么沒能明志,沒有中間狀態。
可能一天明志,也可能一輩子都跨不過去。
所謂明志,當然不是說,隨便決定了自己要做什么就算明志了。
而是要深入到心性本源,然后從心性本源中產生出原初意念,這才算是明志了。
心性本源極難進入,這是人的元神最深處的所在,而且隨著年齡增長,會被層層遮蓋,難以接近。
這個世界的文修對心性本源沒有好辦法,只能尋找資質上好的弟子,從小加以培養,寄希望于某一天他能尋到本源,進入明志品。
林洛卻沒有這個阻礙,因為華夏的往圣先賢早給他鋪好了道路。
感謝義務教育!
林洛從沒有像現在這樣,感覺當初枯燥的歷史文化教育竟然這么重要。
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嘿!
學好文史哲,走到異界都不怕。
關于怎么進入心性本源,林洛早學到一整套系統方法。
老子有歸根法,日損法;莊子有坐忘法;佛家有頓悟法和漸修法,而頓悟又有棒喝法,指月法等等。
方法太多了,他完全可以去搞大批發,總有一種方法適合你。
不行!
要低調,這個世界的情況還沒弄清楚,表現得太搶眼難免被人針對,甚至可能會犯什么忌諱。
還是先悶聲發大財。
等什么時候功參一品,再叫你們瞧瞧,什么叫作文明璀璨!
林洛平復下激動的心情,開始給自己選擇方法。
略作思考,他選定了歸根法。
道祖的教導,樸實又高明,永遠不會有什么差錯的。
何謂歸根法?
夫物蕓蕓,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命。
蕓蕓萬物總會返歸它們的本源。
人的擾擾攘攘的私心雜念也總會返其根,復其命,所返之根,所復之命就是心性本源。
進入心性本源的方法選定了,可這還不等于明志,要想明志需要從心性本源中引出原初意念。
前者是由動返靜,后者是靜極而動。
這兩個步驟是明志品的大關竅,每個步驟都卡住很多人,大多數修士都不能由動返靜,但這樣至少沒什么傷害,第二個步驟卻極為危險。
如果不能靜極而動,修士就會沉浸在心性本源中難以出離,進入枯禪,再也醒不過來了。
每年都有很多文脈修士隕落在這一關。
因此文脈修士明志之前,都會有師長守關,看到有什么不對勁的地方,馬上喚醒他,免得進入枯禪。
可這對林洛完全不成問題。
沒辦法,他方法太多了!
他甚至不好意思起來,感覺自己像是抱著五千年幾百根大腿和這個世界的修士競爭。
有點勝之不武啊!
可心里有點竊喜是怎么回事?
對付枯禪,最簡單的莫過于易經的觀復法。
這個方法化用自易經的復卦。
復卦象征天地寂滅后,一線生機重新萌生,運用于心性修養,則可以象征紛擾的念頭平息,真實的意念產生的時刻。
這就是靜極生動的奧義。
選好方法,林洛搖了搖頭,心中不由得嘆息起來。
現在的感覺就好像,這個世界的人們都還沒有衣服穿,而他打開衣柜,望著里面擠得滿滿的衣服,還在挑挑揀揀。
嘖嘖嘖
唉
嘖嘖嘖
沒工夫再替別人擔憂,林洛收斂心情,開始進入修煉狀態。
由動返靜,本質在于平息思慮進入一種極靜的狀態。
林洛盤腿坐在炕上,發現越是要入靜,思慮反而越雜亂。
他一點也不慌忙,早有人替他趟過路,這都是必然的階段而已。
他現在所需要的就是用數息法去對付這些雜亂的思慮。
其實這個階段,運用佛家的念佛法門也很有用。
本質就在于用一個念頭,取代所有念頭,最后把這一個念頭也舍掉,進入極靜。
林洛感受到,慢慢的念頭變少了,只剩下一些極細微的擾動。
最后連這些細微的擾動也不見了,林洛進入一種冥冥默默的狀態,他忘了自己的存在,也忘了天地的存在,一切都混雜在了一起,沒有界限。
這就是混沌!
修煉是一個模仿天地的過程。
由天地萬物返回到它們原初的混沌,這是由動返靜。
然后由混沌開出萬物,這是靜極而動。
心性本源就是人的混沌,林洛現在已經返回到這里,他現在需要破殼而出,成就一個新的境界。
很多文修就是沉浸在混沌中,消弭了自我,再也沒能出來。
咚!
冥冥默默的混沌中好像發生了一下心跳。
咚咚咚咚!
又是一連串心跳。
林洛仿佛大夢初醒,他睜開眼睛,發現自己竟然身在空中,下面是他的房子,房子里的炕上還有個林洛,正閉目盤坐。
突破了!
林洛內心炸開各種情緒,他明白自己成功了。
這不僅可以應付過監察司的審查,而且說明,前世的知識運用于文脈的修行是行得通的。
既然明志品行得通,那持志、定志,乃至廣德、圣賢等,當然也沒有問題。
他在這個世界又多了個立身的依靠,這不僅可以提升自己的實力,甚至可以借此讓自己和整個文脈聯系在一起。
當然,后者還需要他好好地籌劃,他不可能立即把自己的知識貢獻出來,這非但不會給他帶來什么聲譽,反而會引人懷疑,他現在實力薄弱,經不起別人的針對。
所以,他需要根據自己實力的提升,有選擇地放出些東西,讓自己的名氣在文士中慢慢提升。
他觀察了自己當下的狀態,非常滿意。
現在的狀態書里有記載,這是他從心性本源中引出來的意體。
意體可以使文士的感知突破肉體的限制,對身周的一切無微不察!
他向四周看去,發現自己只能看到周圍十米的距離。
林洛明白,自己意體的感知暫時只有十米。
他隨意的轉換了幾個位置,發現自己只要心意一動,就可以到達這十米方圓的球形空間的任何一個地方,把那里的事物看得清清楚楚。
林洛樂此不疲,不斷熟悉著視角轉換的能力,冷不防感覺身體一冷,像是赤著身體進入了冰天雪地里一樣。
然后他就看到,這十米方圓的空間內出現了一些黑色的煙霧,煙霧越來越濃,大有充滿整個空間的勢頭。
林洛感覺自己的精神躁動起來,莫名出現了許多情緒,這些情緒像是要引著他變得瘋狂。
他心中一凜,連忙收斂心思,隨著他內心變得清明,周圍的黑煙慢慢消散,最后全部退了出去。
這是魔氛?
文脈修行產生出意體后,會面臨一種劫難,有一種名為魔氛的東西會不斷侵染他的意體,文脈修行在下三品主要的對手就是魔氛。
明志品要面對魔氛的侵染,保持意體的清明。
持志品,魔氛會凝結具象,沖擊修士的意體,修士要保持自己的意體不動搖。
定志品則是前兩個階段的結果,到這個境界,意體堅固,不可動搖,才有了進入中三品的基礎。
林洛沒想到他的魔氛會來得這么快。
等天亮了再去看看先生,跟他請教一下,這所謂的魔氛到底是什么東西。
林洛打定主意,不再多想。
他抬頭向上空看去,視線的盡頭仍然是一片混沌,可他明明白白地感受到,這片混沌中有個空間。
這就是浩然境嗎?
書中記載,進入明志品,引出意體后,就可以溝通浩然境。
沒人知道浩然境在哪,以及它是什么,只知道文士可以從浩然境引下浩然氣。
浩然氣可以防身,可以御敵,是文士修行的根本。
林洛試著去溝通那混沌中的空間,立即看到,混沌受到震蕩,一種至大至剛的氣息降臨到他身上。
他感覺自己渾身一陣清涼。
他明白這是沸血癥退去的表現,不由得心里大喜,看來文士修行真的有用,只要文士修行一直進步,就可以壓制住沸血的癥狀,不用擔心哪天血管爆開死掉了。
咦?
過完了癮,林洛正要把意體收回,忽然感覺一些異樣。
剛才他一直把注意力放在上面,要去溝通浩然境,因此沒有注意到,下面的混沌中竟然也隱隱地傳來些吸引力。
難道還有個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