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算是生產工廠核心區(qū)用上了全自動組裝線,但手機配件是一樣的,工人組裝和自動組裝按道理來說,應該沒區(qū)別??!
功能機Nebula1連自動組裝都沒有,到現在還是工人組裝的,但是今天連這臺功能機的運行速度同樣比之前組裝的快了兩倍。
“不是組裝的問題,不是配件…嗯?配件!存儲元器件!”
劉大郎猛然想起,D級RAM和D級ROM生產線是昨天才剛添加到核心區(qū)的,而且在規(guī)格上和他從國內發(fā)過來的存儲元器件完全不一樣。
這讓他不禁想起在后來越炒越火的LPDDR內存規(guī)格和UFS閃存規(guī)格,當然這兩種規(guī)格本身也就是那個時候比較先進的技術。
劉大郎立刻通過幾條D級生產線的自定義區(qū)進行查看,其中很多技術他不懂,但他能明白一件事:
“這些技術都沒有專利的嗎?”
從【科技寶典】當中兌換的幾條生產線,不管是LCD屏幕,還是鋰電池,查閱了半天,都沒有找到在這個世界上的相關專利。
每個手機廠商都非常注意建設自己的專利壁壘,劉大郎在進入印度市場前倒是為星云科技注冊過一些專利,但都是“外觀專利”。
這些專利內容都是直接從其他手機廠商抄過來的,因為外觀設計專利本身就非常難界定范圍,行業(yè)內互相抄來抄去根本攔不住。
即便是來到新德里之后,劉大郎為星云OS申請了專利,但基于星云OS本身的兼容特性,一旦有什么出色的功能,立馬就會被抄走。
“還是思想太局限了,不能一直以之前的山寨模式來發(fā)展!”
華強北的基伍手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兩年前他們就已經進入了印度市場,憑借超強的山寨能力和低價迅速敲開了市場大門。
僅僅一年的出貨量就達到了3500萬臺,哪怕是一臺手機賺一塊錢,都能數錢數到手抽筋。
后來就是因為沒辦法繞開一些專利壁壘,再加上印度官方對國內山寨手機的嚴厲打擊,他們才最終從這片土地上離開。
今年的印度官方再次放開了限制,原因是光憑本土選手沒有足夠的技術以及代工基礎,通信行業(yè)一直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tài)。
手機市場上諾基亞一家獨大,三星緊隨其后,山寨勢力即將卷土重來,再加上印度本土四大民族品牌即將發(fā)布第一代產品……
星云科技如果再向之前一樣,最多能夠憑借低價短時間內占領市場,想要長久發(fā)展,靠星云科技單打獨斗根本行不通。
想通了這一點,劉大郎立馬通知市場部,將Nebula1系列手機用上了更高規(guī)格的內存技術這條消息放出去,同時對外進行擴張。
成立售后部、財務部、營銷部、人力資源部、供應部、后勤部六個部門,加上之前的生產部、安全保衛(wèi)部和市場部一共九個部門。
除此之外,星云科技還高薪聘請了新德里一家名氣不低的私人律師事務所共計9名商務律師,進入星云科技的法務處律師團隊。
并在印度最大的覺悟日報購買了頭版新聞,公開向購買2012年5月14日之前Nebula1系列手機的的用戶提供兩種售后方案。
一是免費換新,二是機型補貼,可以將之前購買的手機進行免費換新,或者是在星云手機的門店檢測后領取300盧比的補貼。
在阿三們的觀念里其實是沒什么售后觀念的,買山寨機的壞了就扔,買諾基亞或者三星的正常用用個三年五年都用不壞。
偶爾換個電池,或者屏幕碎了,直接在哪里買在哪里換,或者隨便找一個小作坊換了,但肯定會收取更換配件的費用。
畢竟不管是諾基亞還是三星,他們的總部都不在印度,就算是在華夏,也沒有多少人能找得到諾基亞和三星的售后服務。
星云科技的舉動第一次讓新德里的阿三們真正體驗到了一把什么叫雷厲風行的售后服務,說換就換,沒有一點拖泥帶水。
之前在星云手機店里鬧事的阿三們在拿到更換過存儲元器件的Nebula1系列手機時,一時間全都有些不敢相信,這就換了?
“還真能換?”
“換了又怎么樣!不還是賣給我們次品了!”
“你沒看今天的報紙嗎?”
“印度日報、帕斯卡日報、美麗馬拉雅拉報,還有覺悟日報都報道了星云科技的事情!”
“對?。∩厦娑颊f了,是因為星云科技研發(fā)出了新的存儲元器件,才會導致運行速度變快!”
“沖著他們這么快就解決掉了這件事,我就不追究了!”
“可是別忘了你們的Nebula1系列手機是多少錢買的??!”
此言一出,阿三們全都沉默了,是啊,星云手機的售價已經低到了跟曾經的山寨功能機差不多,之前的山寨機可是管殺不管埋??!
星云科技最起碼哪里有問題,敢直接拼著半個多月不賣手機,也要把之前的“問題機”全換了。
加上星云科技的刻意宣傳,別的地方不說,至少在新德里和阿爾格爾,口碑一下子提升了不少。
劉大郎借此機會將回收回來的Nebula1系列手機進行了回爐重造,更換了存儲元器件和一部分外殼之后,又是一批新的手機。
在六月初,星云手機再次對外開售,并將首銷活動延期之后,新德里和阿爾格爾的六十多家星云手機店鋪內再次排起了長長的隊伍。
不過手機行業(yè)的同行可不會放任星云科技在出了一次意外之后,還像之前一樣一個月就出貨那么多,搶占他們的市場份額。
最憋屈的就是印度四大民族品牌“MILK”,Micromax、Intex、Lava和Karbonn。
本來他們的新機剛準備五月初在新德里發(fā)布,結果就遇到了星云科技見縫插針式的廣告宣傳。
更要命的是,在Micromax新機發(fā)布的前一天,星云手機官宣了Nebula1系列新機價格,只有他們定價的不到一半。
Micromax的研發(fā)人員本來就少,根本沒多少錢做宣傳,全靠印度官方的支持,結果這么一來,他們的發(fā)布會只能被迫延期。
“該死的星云科技,該死的Nebula!他們怎么能賣那么低的價格!這根本不賺錢??!”
Micromax創(chuàng)始人杰恩氣得直跳腳,沒辦法,他們只能先在星云科技還顧不到的孟買和加爾各答市場率先發(fā)布他們的新款智能機。
定價7799盧比,這個價格是他們在七八年后發(fā)布的智能手機定價的兩倍,因為在這個時間點,國內各大廠商還沒有沖擊印度市場。
不管是Micromax,還是其他三家印度民族手機品牌,都是用的華夏的代工廠組裝,沒有自己的加工工廠,成本根本降不下來。
這也是他們的發(fā)展模式,華夏供應鏈+印度渠道,在另一個世界里,他們還憑借這種模式一度腳踢三星,拳打諾基亞。
巔峰時期四個品牌加起來占據的市場份額達到了45%,當然這些的前提是,星云科技沒有成立。
“既然我來了,又怎么會讓你們這么容易就拿到市場份額呢?”
劉大郎根本就沒把所謂的印度四大民族品牌放在眼里,真正有威脅的永遠是來自華夏的對手。
不過讓他沒想到的是,第一個對星云科技進行明面競爭的,不是這四個品牌,而是諾基亞。
諾基亞在全網和各大報社上發(fā)布了一則關于Nebula1全系手機的耐用性評測,得出了一個結論:
“星云手機就是電子垃圾!”
這則新聞不但登上了谷歌新聞的頭條,還登上了金印電視臺的科普頻道,瞬間引起了熱議。
諾基亞的測試團隊對Nebula1系列的評測總結出了幾點:
“Nebula1全系三款手機的電池太小,續(xù)航最多只能撐一天。”
“機身采用的塑料全都是最廉價的工程塑料,哪怕是和諾基亞的入門功能機都差了幾個檔次?!?
“在抗摔測試當中,諾基亞手機從七樓扔下來都安然無恙,打開還能繼續(xù)使用,而星云手機從三樓扔下來就碎了一個稀巴爛。”
“在防水測試中,星云手機堅持的時間只有諾基亞的一半?!?
“在耐高溫上,兩者勉強打了一個平手,但在抗凍上,星云手機的電池只能堅持不到兩小時就關機,而諾基亞堅持了六個小時?!?
“此外,星云手機的攝像頭素質最高只有800萬像素,而諾基亞的普遍像素都在1200萬以上!”
其他城市可能還沒有多少阿三見到星云手機,但在新德里和阿爾格爾兩個地區(qū),買過Nebuka1系列手機的阿三們再次炸了鍋。
有些收到了充值的阿三,還在新德里的諾基亞專賣店門口現場拿星云手機和諾基亞手機進行了對比,得到的結論一模一樣。
一時間,星云科技剛剛建立起來的一點點口碑瞬間回到了原地,諾基亞手機的銷量增加了不少。
還有一些不講理的阿三來到星云手機店鋪無理要求退貨,實際上這些阿三都是競爭對手安排的。
被輿論引導的阿三還是少數,星云手機就是再爛,只要價格擺在那里,銷量下限就不會低。
當然,出于耐用性的考慮,同樣有不少阿三選擇諾基亞產品,星云手機的銷量開始了上下波動。
這些問題都是曾經的大郎科技從未遇到的,大郎科技只需要負責不斷生產山寨手機就行了,根本不需要考慮售后以及品牌的問題。
但劉大郎可不是吃素的,立馬找來了新德里初入職場,已經小有名氣庫爾瑪·賈因,直接將他破格提拔為星云科技的CEO。
“雷布斯,對不住了!你的印度CEO被我提前截胡了!”
賈因正是后來小米在印度地區(qū)的CEO,不光能力出色,而且一手煽動人心的本領更是出神入化。
小米被大部分阿三認為是印度品牌,背后少不了賈因的功勞。
最關鍵的是,劉大郎現在還不適合站在臺前出面,不能跟雷布斯一樣上來就“Hello”、“Thankyou”,“Thankyou very much”。
一個印度本地的CEO,更有利于星云科技打開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