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大郎特別紀念版
- 大國科技從手機開始
- 一千零二十六
- 3225字
“Boss!這是星云科技十二月份的財政報告,以及數據統計!”
十二月份的星云科技直接開啟了亂殺模式,Nebula2系列手機線下出貨380萬臺,線上出貨3萬臺。
星云電視機Nebula AE 12線下賣出了60萬臺,線上賣出2萬臺。
四款產品的平均利潤為1000盧比,因為出貨量最多的Nebula2和2s利潤較低,拉低了整體水平。
這個結果跟星云科技首場發布會前,劉大郎所預測的一樣。
Nebula2s作為市面上最便宜的入門級智能手機,3399盧比的價格,根本沒有任何銷售上的壓力。
立體聲大喇叭,三卡三待以及花花綠綠的外觀吃準了阿三們的喜好,這就是切合市場的優勢。
星云科技生產多少臺,下面就能賣出多少臺,一些地方經銷商甚至把它賣到了5000盧比以上。
結果依舊是供不應求,從側面反應出了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1萬盧比以下的手機殺傷力有多強。
對于這些情況,劉大郎選擇了視而不見,“既想馬兒跑,又想馬兒不吃草”的心態肯定要不得。
給足了各地經銷商利益,他們才會辦更多的事,只不過這樣一來,星云科技也招到了不少黑料。
除了星云分部,以及星云直營店之外,阿三們從其他渠道買到的星云手機均有不同程度的溢價。
可一般人根本就買不到星云分部和直營店的貨,每次貨一到,立馬就被各路經銷商瓜分完了。
因為這個,憤怒的阿三們還在一些社交媒體上公開稱:
“星云科技耍了我們所有人!發布會上口口聲聲地說星云手機只賣多少錢,實際上根本不是!”
星云科技立馬公開回應,星云產品定價始終沒有變過,各地經銷商具體賣多少錢,不歸他們管。
這些產品同樣享有官方售后,星云科技會積極推動線下直營店的建設,爭取讓每個人都買到官方標準價的星云手機、電視機。
“經銷商賣的貴關我們什么事?讓你們網購你們也不肯啊!”
劉大郎還借著這次的事情宣傳了一波網購的好處,在星云旗艦店,四款產品全都是標準定價。
除了限制每個人的購買數量之外,其他的和實體店買沒有任何區別,但并沒有起到多少作用。
兩個在線購物平臺的星云旗艦店銷量始終不溫不火,歸根到底還是因為無線上網普及率不夠高。
阿三們的3G套餐流量本來就沒多少,wifi普及率又低,造成的結果就是沒有多少人愿意去網購。
劉大郎已經在思索是不是該讓星空速遞開啟貨到付款功能,來促進一波星云科技產品的銷量。
最終他還是放棄了這個想法,問題要從根本上解決,一個收費模式并不能給銷量帶來多少改觀。
明年信城實業就會開始建設4G基站,同時華夏國內也將迎來4G時代,這是星云科技最好的機會。
2012年印度第四季度的手機出貨量一出,人們才驚奇的發現,星云手機本季度銷量突破了千萬臺。
總計1174萬臺的銷量,已經超越了三星的947萬臺,距離諾基亞的1349萬臺只剩下不到200萬臺。
星云手機的單季度市場份額更是直接沖到了28%,雖然和之前預想的40%差很多,但也足夠驚艷。
畢竟星云科技只是一個新興品牌,一上來就橫掃了印度低端手機市場,擴張勢頭兇的不可思議。
排名第一的依舊是諾基亞,但照這么發展,用不了多久諾基亞就會從神壇上跌下來,拱手讓位。
排名第二的星云科技,排名第三的山寨勢力,排名第四的三星,可都虎視眈眈盯著這塊肥肉呢。
一旦諾基亞被微軟收購,華夏的各大手機廠商就會接踵而來,到時候印度就是華夏戰場的翻版。
與其被動防御,等著各大手機廠商來爭奪市場,不如主動出擊,帶領星云科技打回華夏手機市場。
于是乎,2013年的第一天,劉大郎就帶著星云科技的部分高層回到了華夏,回到了大郎科技總部。
說是總部,實際上現在大郎科技只剩下了一個空殼子,和一些空手套白狼的皮包公司沒什么兩樣。
“老大!這就是咱們的總部嗎?這……怎么什么都沒有?”
阿米爾第一次來華夏,見識到了不少新奇的東西,同時也發現,華夏的發展的確比印度要好得多。
但他怎么也沒想到,在印度一年不到就能沖上兩千萬銷量的星云科技,在華夏居然什么都沒有!
“眼前的沒落只是暫時的!”
劉大郎在查到原來大郎科技的生產工廠還沒被轉手出去,他直接就出資買了回來,也算是個留念。
雖然大郎科技現在已經改名成了星云科技,但大郎手機,劉大郎還是決定作為低端系列保留下來。
按照他的計劃,國內的星云科技會在三個月內推出Nebula2 Pro和電視機Nebula AE 12的套娃機型。
產品命名分別為:大郎特別紀念版,以及電視機大郎T12,主打線上市場,因為線下也賣不了啊!
為什么起這個名字,一是劉大郎想告訴所有人,大郎手機又回來了!二是為了紀念3G時代的結束。
大郎特別紀念版是星云科技在華夏的第一臺,也是最后一臺3G手機,再往后就進入4G時代了。
國內的手機市場可不像印度那么溫和,不管是線下還是線上都是群雄割據,星云科技不好進去。
在總部建設的同時,阿米爾也調查到了國內手機市場具體情況,結果跟劉大郎知道的大致差不多。
三星在華夏的擴張勢頭正猛,穩坐2012年第一把交椅,緊隨其后的就是四大廠商“中華酷聯”。
蘋果夾在其中,市場份額來回搖擺,畢竟相比于其他手機廠商,蘋果手機的定價實在是有些高了。
至于其他的,天語、小米、HTC、金立、諾基亞、OPPO這些廠商的市場份額基本都在一條線上。
還有一些二線手機廠商,以及幾個著名小廠,在即將進入4G時代之時,隨時都有可能殺出來。
例如蠢蠢欲動,想做“東半球最好的手機”的錘子,以及強調質樸內在和本質美的“珠海小廠”。
劉大郎現在手握12萬積分,直接開了一條C級LCD屏幕生產線、和五條D級生產線,分別是:
RAM、ROM、鋰電池、全自動組裝、以及回收生產線,并將其中四條的產能直接拉到了3000/小時,回收生產線依舊是100噸/小時。
5萬積分一條的D級回收生產線太貴了,所以產能暫時拉不起來,100噸/小時也足夠初期使用了。
目前的華夏也是電子垃圾進口大國,星云科技的原材料問題有了D級回收生產線就基本解決了。
12萬積分,其實也可以兌換兩條D級傳感器或者一條D級SOC生產線,問題是這些沒有回收線實用。
現在的手機攝像頭還處于堆像素的階段,還沒到比拼誰的傳感器更好,誰的底更大的時候。
SOC生產線就更不用說了,星云科技連技術人員都湊不齊呢。
按照【科技寶典】繞專利的操作,說不定搞出來的是劉大郎沒見過的設備,到時候還得解決麻煩。
況且有山寨大王聯發科在,現在他們的智能手機芯片價格還沒有后來那么貴,還沒必要自己搞。
一個月的時間,和印度星云科技工業園同樣的模式,同樣的三大區域,已經全部建設完成。
整體效率相當高,當然,高效率的前提是劉大郎的工程款給到位了,要不然一個月怎么能搞完?
在辦理好各種手續后,投入試產的第一批星云手機一出來,立馬就被送到了檢測機構,進行嚴格的質量、性能和其他參數測試。
等到結果出來,拿到入網許可證之后,已經到了2月底,這個效率相比于之前已經算是相當快了。
畢竟國產手機百花齊放,四大廠商推出的手機款式又多,一次性檢測幾十臺新品都是常有的事。
同時,新德里的星云科技工業園,Nebula4系列手機和電視機Nebula AE 13也進入到了量產階段。
新的一年,Nebula2系列手機的銷量始終保持在300萬臺每個月,不過銷量沒有降低并不代表產品不需要進行更新換代。
畢竟一款產品再好,賣的周期也就幾個月,就算價格配置不變,外觀、名字也得稍微更新一下。
這段時間里,可把劉大郎給累得夠嗆,兩頭來回跑,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該解決全都解決掉了。
大郎手機特別紀念版,電視機大郎T12,終于在3月份實現量產,主打線上渠道進行宣傳和銷售。
同樣沒有發布會,同樣沒有什么過多的戲份,就連星云科技拿到的線上渠道宣傳也僅僅是邊角料。
誰都沒有注意到,在各大電商平臺上,多了一個星云旗艦店。
劉大郎并不在意這些,現階段的星云科技發展重點依舊在印度,并不打算重點參與國內的爭奪戰。
猥瑣發育才是王道,國內搞核心技術,國外搞市場,搞銷量。
等其他廠商拼到你死我活的時候,星云科技再出手收割也不遲。
在定價上,大郎手機在初期各方面的成本都略高,大郎手機特別紀念版要比Nebula2 Pro高出一些。
電視機大郎T12的價格和在印度的定價一樣,只是沒有優惠。
大郎手機特別紀念版的定價和大郎T12的定價依舊為599。
599的價格,跟后來的智能手機相比,稱得上是非常便宜。
但跟同時期的3G智能手機相比,價格就有些高了,因為一些廠商已經把價格打到了300塊以內。
這些超低價手機當中,不乏有一些大廠的貼牌山寨產品,也有一些純山寨產品,比如說菠蘿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