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崔向東的心思
書名: 我要飛的很高作者名: 龍舟棍本章字數: 2058字更新時間: 2022-05-10 11:30:09
鑫時代要上市的事,崔向東籌劃多年,原本計劃在下半年開始正式啟動。
但老對手通程公司,在去年就已經開始籌劃上市。今年3月下旬,通程拿到了第一輪風投,楚天勝在這段時間出盡了風頭。
崔向東坐不住了,4月初,他拿著商業計劃書,去BJ找投資人。
他拜訪了京城幾家知名的風投人,結果卻沒人感興趣,屢次坐了冷板凳后,讓他的信心受到了打擊。
他也想到了趙家,可一旦去找了趙家,可能要付出的代價,就讓他打消了這個念頭。
好貨不怕無人識,崔向東相信只要繼續堅持,一定會遇到識貨的人。
幾天后的一次商務聚會上,他遇到了一個叫張維利的美裔華人。
作為美國摩利國際投資基金的亞太區經理,張維利對崔向東的項目,有著極大的興趣。
崔向東和張維利各端著一杯紅酒,站在餐廳的一個角落,遠離談話的人群和取餐區。
張維利告訴崔向東,他項目受到冷落的原因。
對于習慣了傳統產業的國內投資人,機票代理的商業模式是一種非主流,甚至會有一些歧視。
而機票代理的運營模式看著簡單,卻非常的不透明,投資人會對這種項目的后期整合,及管控有所顧慮。
再加上門檻低、相對輕資產、盈利狀態不穩定、缺少核心競爭力,投資人難免會不看好這個行業的前景。
更重要的是,項目的概念不清晰,缺少想象空間。
高科技和互聯網,是海外上市的熱門題材。而項目雖然有線上業務,但卻沒能形成規模,吸引不了投資人的眼球。
崔向東知道自己公司的情況,也認可張維利的話,但他現在更需要的是解決的辦法。
當張維利得知,崔向東想選擇在港股上市時,他建議在美股納斯達克上市,還給崔向東做了一番分析。
對于公司的盈利要求,相對來講,美股比港股更寬松一些。還有融資比例和分紅要求,美股的規定更靈活,利于公司長遠利益。
美股的AB股制度,港股是沒有的,它可以有效保證,創始人對公司的控制權。
在估值方面,張維利說了一組數據,通過對比說明,高科技和互聯網公司在美國有較高的估值。
崔向東在認真地聽,雖然張維權分析的頭頭是道,但還沒能改變他的初衷。
張維利說到制作招股書的過程,美股是比較開放的......這時,他像是看出了崔向東心思,及時收住了話題。
張維利用手摸了摸藍色領結,露出紳士般的微笑,說:“要知道美國實行的可是注冊制,上市的流程已經非常完善了,快的話幾個月就能申請成功。”
就是這一句話,成功打動了崔向東。
在港股或美股上市,對崔向東來講,區別不大。重要的是,公司能上市,最好還能快過楚天勝。
后來倆人越聊越投機,大有相見恨晚的感覺。分別時,他們舉起紅酒杯,為未來的合作愉快干杯。
第二天,崔向東就去了張維利在BJ的辦事處,并通過關系調查了張維利的背景。
經過幾次接觸和商談,4月中旬,崔向東跟張維利簽訂了合作意向。
隨后,張維利帶著5人團隊,對鑫時代進行了正式的調研,并提出了整改的意見。
經過調研,鑫時代的公司管理制度,存在許多不規范的地方。勞動規章有違規的地方,業務管理有明顯的監管漏洞,會計賬務操作不合規,有關財務數據嚴重超標。
這些都是民企普遍存在的問題,經過上市前的專業指導和準備,都可以解決。
按照張維利的說法,美股對上市公司的審計有它的一套標準,只要符合了標準,公司上市就不難。
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做。張維利表示,他和他的團隊,只有得到了崔向東的完全信任,才是推進鑫時代上市的首要條件。
張維利計劃通過整合鑫時代,把它包裝成有區域壟斷性的旅游互聯網企業。
傳統機票批發代理模式,將分化到線上和加盟店,借助互聯網和終端機鋪開零售預訂。
要實現這一切的前提,要先看兩個重要指標,一要將應收賬款降低到合理水平,二是標準化的線上辦公和交易平臺。
這樣他就可以說服美國總部,同意與崔向東簽訂正式的合同,到時候第一筆5000萬元的投資就會到賬。
一說到錢,崔向東反而謹慎起來,因為他明白,天下沒有白掉餡餅的好事。
投資人的款項到位,也就意味著張維利要出任公司CEO,推進公司上市前規范化,代表投資方對公司進行全面管控。
到那個時候,就沒有騰挪緩沖的空間了。
人和錢是公司的命脈,是博弈的籌碼。崔向東要在放權和控制之間,進行權衡利弊,做好的部署,要讓一切都在自己的掌控中。
公司上市的大戲,已經拉開帷幕,崔向東這個導演,開始琢磨怎么編故事和選人。
對于將來公司的人事調整,有幾個關鍵崗位的取舍,崔向東沒想更好的對策。直到莊正的回歸,突然讓他的思路打開了。
現在公司的干部們,只知道公司上市的好處,卻不知道狼也要來了。
崔向東想到了鯰魚效應,安排好莊正,就能引起一系列的連鎖反應。必須給這些安逸慣的干部們,增加一些危機感。
正好,人事經理方平告訴崔向東,辦公室主任王潤臣下個月要退休了。
考慮到辦公室的事務比較繁瑣,王潤臣處理的井井有條,方平向崔向東建議返聘王潤臣。
崔向東問:“這是老王的意思嗎?“
“他也想繼續發揮余熱。”方平回答。
崔向東看了看這個他信賴的下屬,說:“老王對公司是有貢獻的,搞一個歡送會,我也參加。”
他停了一下,接著說,“老王兒子也快畢業了,他退下來,可以享下清福,也是給年輕人一些機會嘛。”
方平點點頭,說:“我明白了,那接替老王的人選呢?”
“自己人,現成的不就有一個嗎?”
“現成的......難道是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