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水車
- 明末:從騎砍開始征服天下
- 萬圣節111
- 2308字
- 2021-12-17 21:24:06
就在他陷入遐想之時,站在門口的管事喊了一聲讓秦浩回歸現實。
外面的雨停了!
秦浩不急不忙的用棉布條將已然擦干的青絲束發,來這里已經好幾個月了,原本短翹的黑發也觸到了脖頸,有種謙謙公子的模樣,不束發是出不了門了。
一切收拾完畢,便踏步出門。
雨后的壞境讓空氣中帶著幾分朦朧,遠處的河邊上在陽光的散射下顯出道道彩虹,異常美麗。
“他們是在干什么嗎?”
雨停后,河流處便涌來一波人,有男有女,手中拿著各式的器材和木材,只是太遠了,看的不太清楚,因此秦浩才有所疑問。
諸葛玄聞聲探出腦袋,朝遠處觀望,看到工匠們忙碌的身影,答道:“正是李春的水車建造隊!”
“哦,是嗎!”
秦浩這兩輩子還是第一次見工匠造水車呢,心中的好奇按耐不住,便招呼眾人前往觀摩。
.......
“這里的木材要用硬木夯實,這樣水車的結構才能穩固,還有這里也是....”
王木指著草圖上的水車模型不停的向周圍的工匠訴說著其中的要點,“這都是李春大人交代的,可馬虎不得,都知曉了嗎?“
“知道了。”眾人齊聲應答。
經過王木的指點解釋后,這幫工匠便開始熱火朝天地干起來,準備材料,拼接水車。
這些活他們干了不少日子的,工序都明白,也沒出過差錯,這河面上滾動的水車就是對他們實力最好的證明,即便一月前他們只是普通的流民。
不過修建水車也遇到過難題,特別是那制做水車轉軸的木料,所需要一種粗長耐磨的硬木,而且還必須是晾干許久的,那些現砍的木材是用不得的。
初建水車時,李春特意帶王木去了平原村,見到諸葛玄面后,李春直接坐在躺椅上翹著二郎腿,張口就是:不給我硬木,這活不干。
語氣要多囂張有多囂張!
嚇得當時王木冷汗直冒,當場愣住,腦袋一片空空。
什么時候一個工匠師傅也敢和青天大老爺如此囂張了,不要命了,當時他才來還不知道二人的關系。
沒想到諸葛大老爺也是和氣,二話沒說直接讓人拆了隔壁幾件屋子的房梁送來,這才繼續施工。
自此回來后,王木對李春的態度一日三變,從一開始的表面服從立馬轉變為發自內心的傾佩。
工作上也是熱情似火,這不,雨剛剛停,就招呼著人來了。
王木剛放下圖紙便看到一波人朝著這邊走來,心中頓生疑惑:這時候什么會有人來,他可聽說最近又有不少難民攛掇。
于是慢步上前,見領頭的幾個不是流民也不是熟人,一時也沒多想,便伸手攔住去路:“站住,我們這正在施工呢,你們不要再靠近了,哪來的回哪去。”
“王木,快讓開,大人來視察了,你小子吃了熊心豹子膽了,敢攔大人的路。”榨糖管事急忙沖到前面將王木拉到一邊,一頓訓斥。
“什么,大人。”王木一時怔住,恍惚間看到大人身后的諸葛玄,頓時頭皮發麻,心中暗自悔恨。
我早該想到的啊,這么多人來肯定是有大人物的啊!
秦浩也沒管兩人,徑直朝水車走去,他是來看水車的,可顧不上這點小插曲。
對于王木的舉動還是很有好感,陌生人靠經就得攔住。當年漢文帝去細柳營時,不照樣被周亞夫的門衛堵在門口不得入內嗎。
走到水車附近,瞧見數位健婦正在水車下遞著木材,工匠們則站在水車的凹槽上安裝,碩大的水車此時已經初具規模。
“諸葛玄,你說今日還能看到這架水車運行嗎?”秦浩頭偏到一邊問道。
“這個我就說不準了。”諸葛玄搖了搖頭道,“還是讓專門的人來解釋解釋吧。”
說著,向王木那邊招手,示意他過來。
一旁的王木早就心急如焚,剛剛才知道自己攔的是將軍大人,那是比諸葛大人地位還高的大人,李春在諸葛玄面前能造次,但在將軍大人面前還不得夾著尾巴做人。
聽管事的這么一說,他急地連抽了自己好幾個響嘴,直罵自己有眼無珠。
看來這份好不容易討來糊口得差事恐怕就要完了,自己怎么回去和一家老小交代啊。
王木早些年在家鄉時便是個木匠,優秀的木匠,可即便如此,也不過是官奴而已,他們世代官匠,都沒什么自由,還時不時被衙役們叫去修理房屋、家具。
美其名曰為官服務,實則公器私用,還分不得半分銀錢,平日里也是饑寒交迫。
唉!自己咋就這么倒霉呢!
直到看見諸葛大人招手,哪敢怠慢,急匆匆的上前,討饒:“小的有眼無珠,沖撞了大人,罪該萬死,萬死。”
“好了,好了,也別耍這套了,快和我說說這水車的情況。”秦浩饒有興致的看著正在慢慢成型的大水車。
“諾!”
王木長嘆一口氣,懸起的心立即放下大半,深知這是自己將功補罪的好機會,開始一一解釋起來。
“這種大水車是李春大人親自設計、督造,能將水低處的水引導去高出.....”
見他說的都是一些基礎的答案,秦浩有些無奈,趕忙打斷他,直擊重點:“這架水車還要多久可造好。”
聞言,王木瞧了瞧正在修建的水車,答道:“已修建七八日了,按照現有的進度,再有半個時辰便可完工。”
這水車的建造可不是一個小工程,就算有了完備圖紙,也得半個月的時間,這是曾經王木自己督造的時間,其他不如他的木匠就可想而知了,時日不再一月之下。
不過自從跟李春大人學了一段時間,王木才知道自己是井底之蛙,不知天高地厚。
和以往從河面上一步一步修建水車不同,李春大人的法子事先將水車的大體框架先組裝好了,然后駕到河道上,最后再加上滾筒,這樣的方法主要就是花費在組裝上面,減少了工匠們再爬上爬下的時間,也少了很多意外的發生,直接讓工期縮短了一半有余。
經過工匠們的努力,半時辰后,這架大水車終于修建完成,體型龐大,高達十余米,豎立在河槽邊顯得非常的壯碩。
在眾人的屏氣斂息中,幾個工匠將河槽邊的閘門抽開,立時水車的篾織輪葉在河水的沖擊下慢慢轉動起來,龐大的水車越轉越快,嘩嘩的聲響,輪葉上的竹筒不斷將水倒入岸邊的水渠中,河水便不斷向前流去。
一片的歡呼,又是一架大水車在他們手中完成了,工匠們無不是感概萬分。
什么是成就,這就是了。
見到如此恢弘之物矗立在水上,秦浩也是感概:如果造價便宜,便可多造些,為民服務。
于是問道諸葛玄:“這水車造價幾何?”
諸葛玄不急不慢的伸出兩根手指,念道:“二十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