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有備而來,競價激烈
- 帝國時代:從大秦開始逆襲
- 尺子啊
- 2005字
- 2021-11-08 16:06:16
“哦,看來沈兄也是有備而來?!?
“鄧某就知道,我那十五萬貫想拿下大秦第一商,確實有些癡人說夢!”
“罷了,鄧某也不藏拙了,鄧某出三百五十萬貫!”
鄧通面帶笑意,手里攥著兩顆玉球,來回把玩。
玉球晶瑩剔透,極致的綠意當中帶著淡淡的紫色,一看就知道不是凡品!
“二位果然留有一手,不過我竇某也早有準備!”
"我存四百五十萬貫,不知在場有沒有比我多?"
竇乂撫摸著手中的玉扳指,看起來有些漫不經心。
在場的頂級富豪們,再一次進行了競價!
“五百萬貫!”
“五百五十萬貫!”
“六百萬貫!”
場上的競價十分激烈,底下的百姓也聽得心馳神往!
“這也太有錢了吧?”
“這就是大周朝頂級富豪的實力嗎?”
“有朝一日,我要是能夠怎么有錢就好了!”
“想屁吃呢?我沒有你那么遠大的目標,我要是能拿到他們錢財的九牛一毛,就心滿意足了!”
“喂,諸位,天都還沒黑就睡著了?”
“別說他們的九牛一毛,就是他們的利息,就夠你們吃一輩子了!”
......
看到此情此景,李斯臉色微微一變,心中大感不妙!
不好!
這些人怎么越存越多??!
這是瘋了嗎?
一塊牌匾當真如此值錢?
沈萬三他們繼續往錢莊存錢,實在是出乎了李斯的意料。
在他看來,沈萬三他們剛才存的已經夠多了。
大秦第一商的名頭,沒那么值錢。
可事情的發展,似乎有些超出了他的預料。
商人重利,他沒想到,居然也如此重名!
而且商人們還在競價!
“我出一千萬貫!”
沈萬三無力的叫了一聲,這些是他帶來的所有錢財!
原先他以為,大秦第一商的名頭,十萬貫就可以拿下,沒想到橫生變故!
不過變故,也在他意料之中!
可是今天這番激烈的競價,讓他始料未及!
現在競價的無一不是大周的頂級富豪!
竇乂,鄧通,劉瑾...無論哪一個的家產都不弱與他!
此刻大家都有些上頭,這已經不是‘大秦第一商’這個名頭上的問題了!
而是面子問題!
平日里,他們聚在一塊,也是誰也不服誰,更何況現在?
而且各國之間,摩擦不斷,他們是各自國家的首富,誰若是輸了,丟的可不僅僅是自己的面子,還是國家的!
“一千一百萬貫!”
“可以啊鄧通!看不出來你還有余力,我出一千兩百萬貫!”
“沒想到大家準備都這么充分,我竇乂也不能落后,我出一千三百萬貫!”
......
“哎,沈萬三,你這么不繼續出價啊?”
“這可不像你的風格!”
“我記得剛才最有氣勢的可是你??!”
“邊撒錢邊進場,你可是全場最拉風的仔啊!”
“繼續出價吧,我們還想一睹你沈大官人的風采!”
各位富豪相互出價存錢,見到沈萬三不作聲響,紛紛出言嘲諷!
沈萬三面色十分難看,他只帶了這么多錢,就是想出價,也無能為力啊!
要不,賣了這把金絲山河扇?
這把扇子可是出自名家之手,又是以金絲制成,世間獨此一把!
其珍貴程度,已經無法用金錢可以衡量!
不行,這扇子在我沈萬三手中已經人盡皆知!
今日賣了扇子,競價成功了還好說。
若是不成功,以后讓我沈萬三以何面目見天下人?
世人會怎么說我?
沈萬三撿了芝麻丟了西瓜,競價不成丟了扇子,最后落荒而逃!
況且我沈萬三可以賣扇子,他們不能賣嗎?
他們手上的寶物,根本不輸我這把扇子!
沈萬三的目光,掃過鄧通的玉球,竇乂的玉扳指......
最后沈萬三,臉上露出掙扎之色。
事情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了,中能更關心的不僅僅是那塊牌匾,更多的是各自王國的顏面。
為了大宋,沈萬三咬牙說道:
“這次沈某先存這一千萬貫,待到揭榜之前,必定會湊足五千萬貫!”
說完,沈萬三帶著車隊轉身離去。
“存最少的錢,說最狠的話,果然是大宋富豪沈萬三!”
鄧通趁沈萬三還未走遠,連忙高聲說道。
“唉,劉兄此言差矣!”
“沈兄再怎么說也是大宋首富,總得找個臺階下吧?!?
竇乂不緊不慢的應合著,臉上盡是得意之色。
“依我看,強唐富宋這個言論得改一改,宋國首富沈萬三的財富,和我們比差的可不止一截。”
“就是,宋國商人也不過如此!”
“你們剛才可是沒瞧見,沈萬山拿出一千萬貫,宋國人得意的嘴臉,再看看現在,哈哈哈……”
其他富豪也加入討論,你一言我一語。
沈萬三聽著背后傳來的譏笑,臉色鐵青,緊緊握著拳頭,加快了離開的腳步。
而宋國商人,也覺得臉上無光,灰溜溜的消失在人群之中。
沈萬山已成了在場所有人,議論的對象。
同時也越傳越遠,特別是鄧通的那一句:
“存的錢最少,說著最狠的話,果然是大宋富豪沈萬三?!?
甚至還成了民間的童謠。
隨著沈萬三的臭名遠播,越來越多人慕名而來,將錢存入錢莊!
因為大秦官員和各國首富,都如此放心,其他人又有什么擔心的呢?
而李斯站在人群之中,久久不能平靜!
他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丞相危已!
眼下只有三條出路,就是死心塌地的繼續跟著呂不韋,搏取一線生機。
或者,此次遠走高飛,可隱姓埋名,也可周游列國,尋找機會再入仕途!
可是,隱姓埋名他李斯甘心嗎?
周游列國也只是下下策,在秦國他沒有任何名氣。
去了其他國家,他最多只能圖個一官半職,無法施展心中的抱負!
一想到這里,李斯意難平!
他不甘啊!
那就只能走第三條路!
他可以效仿找過的毛遂自薦,找到秦王表明忠心!
可是李斯想到,如果沒有呂不韋,他現在還只是一個小吏,所以他不能做對不起呂不韋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