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無接觸商業:無接觸經濟下企業數字化轉型之路
- 姚廣輝
- 1211字
- 2021-11-09 18:38:28
新商業思路 在新商業形態下,企業應提升 “自我糾正和修復”的能力
“無接觸商業”刷新了我們對商業的理解。可以說,發生變化的是企業生存的大環境,是變化的新商業形態,商業的本質并沒有改變。在這次疫情中,企業更需要的是一個能夠靈活變化、抵御風險的供應鏈,以適應充滿變數的環境。任何一種商業模式的變革和升級,不僅是全面復工的過渡,在未來這也可能成為一種“常態改變”。
提到南京衛崗乳業有限公司,也許很多人并不熟悉,但提到其前身大家一定不會陌生。該公司的前身,是由宋慶齡、宋美齡姐妹共同創建的國民革命軍遺族學校實驗牧場。經過近百年的傳承與革新,始于1928年的南京衛崗乳業現已成為我國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
南京衛崗乳業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專業乳品企業。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衛崗乳業面臨難題。擁有的“天天訂生鮮”200多家社區門店遍布南京街頭,這些門店主要是為社區居民提供日常所需的各種生鮮果蔬的社區連鎖生鮮店。疫情封店讓“天天訂生鮮”陷入極大的壓力,一方面,為春節促銷活動準備的大量貨物,導致庫存積壓,而且生鮮類保質期比較短,很難做到長期保存;另一方面,“天天訂生鮮”主要就是門店服務模式,由于社區封閉,造成無人購買。
針對新的消費需求和困境,衛崗乳業第一時間在自身乳制品領域做了規劃布局:
第一,衛崗乳業不但有70余家奶站遍布南京,而且有自己的“天天訂”奶制品互聯網商城,這樣就形成了一個物流體系。
第二,衛崗乳業迅速決定將生鮮果蔬等品類上線到“天天訂”平臺,利用超過7000名送奶工配送到小區,這樣既解決了企業庫存的巨大壓力,又滿足了民眾的生活需求。
據統計,上線第一天,后臺數據成倍增長,2020年2月,僅生鮮訂單就超過150萬單。送奶到小區解決了南京很多家庭難以購買果蔬的問題,滿足了新需求的同時,也為衛崗乳業打了一場漂亮的翻身仗。
隨著國內疫情好轉,人們漸漸回歸到正常的生活軌跡,而無接觸服務應用最為廣泛的依然是實體超市。在超市中,無接觸稱重打價和無接觸自助收銀已被大力推行。自助稱重收銀打價設備正逐漸取代傳統排隊專人操作的方式。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更傾向于自助收銀這種方式,消費者只需要掃描產品,之后掃碼或者刷臉完成結賬即可。該方式不僅可以減少排隊等待的時間,也避免了接觸后的交叉感染。
漸漸地,無接觸服務模式被更多領域廣泛應用。例如,在2020年十一長假期間,隨著我國疫情逐步得到緩解,各景區也相繼開放,無接觸服務被越來越多的景區采用。游客在線買票后,無需紙質票,通過景區直接進行人臉識別即可,一是認證核票,二是通過人臉識別測量體溫。當然,在短時間內,無接觸自助模式的推行并不能完全取代人工服務,但企業應該有超前的眼光和意識,做好隨時應對變化的準備。
在“無接觸商業”新商業形態下,企業更要鍛煉“自我糾正和修復”的能力,進而做出清晰的商業判斷。無論他人如何變革發展,我們都能堅守自己對市場的理解,踐行企業對社會的責任,堅守本心的同時實現企業轉型與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