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7章 送你們去看大海

崇禎七年,科舉改制第一年。

京城經過幾年擴建,東邊都和通州連起來了。

本科進士和同進士,這一次錄取了六百多人。

專科士子錄取了三千多人,算是勉強填補了朝廷用人困難的局面。

不過就算如此,因為大明朝各行各業蓬勃發展,人才依舊緊缺。

李陳在下半年,不得不頒布了國家義務教育法,由國家免費培養人才。

這一次義務教育,還在各地建了女校。

這又引起一陣軒然大波。

還好,這一次各行省的封疆大吏,都非常配合。

當然,這些封疆大吏配合建校,并不是真的支持,而是因為李陳讓太醫院弄出來了一個大殺器。

去年,徐光啟和鄭以偉先后重病,被李陳賞賜了一枚救命藥丸的事情,在朝廷高官中廣為流傳。

事后,徐光啟和鄭以偉雖然慢慢退出朝堂,但是兩人身體卻沒什么大毛病。

如果事情到此為止,也就罷了。

事情還有后續,那就精彩了。

李陳有鑒于內閣大學士工作繁忙,為國操勞,在過年的時候,每人賞賜了兩枚救命藥丸。

過年期間,有一位朝廷大臣之子忽然得了肺癆。

這肺癆可是重疾,一個不慎,小命就交代了。

也是命不該絕,這位大臣和內閣大學士楊鶴交好。

楊鶴聽聞好友之子病了,就嘗試著把一枚救命藥丸贈送給了好友。

這藥丸再次藥到病除。

再一再二再三,連續救了三條性命的救命藥丸,在朝廷高官眼里,這可真的成為名副其實的救命藥丸了。

一時間,朝堂大佬們紛紛向皇帝,也就是李陳求藥。

李陳多雞賊啊。

這么好的寶貝,輕松被這些人得到了,恐怕人情什么的,沒有幾個人記掛。

所以,李陳直接拒絕了所有人,直言此藥煉制極為不易,不僅用的藥材需要千年人參,千年黃精等名貴藥材,煉制時間也是用年來計算。

整個紫禁城其實也沒多少救命藥丸,所以,不患寡而患不均,李陳決定,這些藥丸就在紫禁城里保管,如果有大臣真正需要時,再讓家人前來求取就是了。

這種話其實也就是騙騙孩子罷了。

事情繼續發酵。

到了三月份,市面上忽然有人買到了救命藥丸。

眾人一查,原來這救命藥丸是周皇后的父親周國丈出手的。

這位周國丈也是貪財到了極致,自己死皮賴臉,向女兒周皇后求藥,得到了三枚。

結果拿到藥后,一轉眼,這位周國丈就賣出去了,價錢還不低,足足萬兩黃金。

一枚藥丸賣了一萬兩黃金。

周國丈賺了錢,還以為自己找到了發財大計,又興沖沖跑來找周皇后,準備再索要幾枚藥丸,爭取自己早點發家致富。

事情傳到李陳耳朵里,氣的李陳直接讓人收走了周國丈進宮的牌子。

甚至,連周國丈的官職全都一擼到底,只保留了一個伯爵爵位。

周皇后也不敢給父親求情。

這事情往大了說,就是欺君。

那是抄家滅門的大罪。

也就是周皇后平日里得寵,李陳也沒有遷怒與她,要不然,這件事還不知道鬧出多大亂子呢。

事情繼續發酵,到了四月,從周國丈手里買到救命藥丸的豪商,在外界壓力下,決定把手里的救命藥丸賣掉。

買賣的方法,是用的拍賣手法。

古代人就有拍賣一說。

那豪商本意其實是甩掉有些粘手的救命藥丸。

結果,這次拍賣再次刷新了人們對這救命藥丸的價值認知。

三枚救命藥丸直接賣出了三十多萬兩黃金的價格。

這價格買進賣出,直接盈利了十倍不止啊。

周國丈聽到這事,就想找上門,索要差價。

對方也不是軟茬,加上周國丈已經被擼了所有官職,連皇宮都進不去,所以事情扯皮到了六月。

直到李陳聽說這事,下旨申飭周國丈,這件事才算是告一段落。

不管怎么說,這救命藥丸的名頭算是打起來了。

一枚十萬兩黃金,也就是百萬兩白銀啊。

這個價格偏偏是有價無市,根本無處購買。

六月底,秦良玉將軍入朝述職。

這秦良玉可是歷史上真正的女將軍,甚至毫不夸張的說,整個華夏史記載的巾幗英雄,就她一個。

對于這樣的巾幗英雄,李陳接見她的時候,這個女將軍已經是滿頭銀發。

秦良玉六十多歲了,多年征戰,身上大小傷處數十,暗傷頗多。

李陳直接給這位巾幗英雄賞賜財物時,順帶賞賜了三枚救命藥丸。

秦良玉知道這救命藥丸珍貴,謝恩后,在曹化淳提示下,自己服了一枚,剩下兩枚收藏了起來。

也是有了秦良玉的例子,各地封疆大吏,幾年都不回京的,紛紛上奏,要回京述職。

當然所有人都知道,述職是假,想求一枚救命藥丸是真。

李陳也不是真的吝嗇。

事情發酵到這個時候,李陳給朝中正三品以上官員,每人發了一枚救命藥丸。

獲得了群臣感恩。

封疆大吏陸陸續續回京述職,也大多得到了一枚,兩枚。

也算是皆大歡喜了。

那些不夠資格的,只能望洋興嘆。

當然,也有一些根本不用操心的。

比如說,鎮守云南的黔國公,都不用派人進京來求,李陳在去年,就命人送了三枚。

當時黔國公還以為,這就是皇帝普通的賞賜,根本沒有放在心上。

后來事情傳開,黔國公知道了救命藥丸的價值,連忙又遞了一道謝恩的折子。

除了黔國公這樣與國同休的世襲國公,還有皇室宗親,也大多被賞賜了一枚,兩枚。

救命藥丸的事情折騰的時間不短,一直到崇禎十五年左右,李陳宣布以后每年拍賣一批救命藥丸,這事才算是有了一個定性。

這都是后話了。

崇禎七年過去,大明朝還是發生了一些大事。

朝廷內外認為的第一件大事,那就是復社領袖黃宗羲和王夫之,被皇帝召見入宮,做了東宮授課講師,專門教授已經六歲的太子朱慈烺。

復社,脫胎與東林黨,所以也被士人稱為“小東林”,多是當代年輕學子。

黃宗羲八股文一般,連進士都考不上,不過思想非常激進。

他直接提出來了“天下為主,君為客”的想法。

就這思想,科舉能過才怪。

也就是,李陳弄出來一個專科科舉,黃宗羲報考了“地理科”,拿到了榜首,這才入了李陳的眼線。

王夫之,年僅十五歲,就拿到了哲學科榜首。

這也是一個天才神童。

這兩人都主張限制君權。

李陳給太子找的老師肯定不能只有這兩個,孫承宗平時也會給太子講課。

只是孫承宗年紀真的太大了,七十一高壽,每天除了處理內閣事務,還要抽出一個時辰來教授太子學習。

李陳都感覺這老頭太辛苦了。

好在,孫承宗自己不覺得辛苦。

算一算,從泰昌帝算起,天啟帝,崇禎帝,加上太子這個未來皇帝。

孫承宗都算上四位皇帝老師了。

這份成就也算是前無古人了。

崇禎七年過去,崇禎八年到來后,一個好消息終于出現了。

李陳殷勤期盼的蒸汽機,正式宣告可以正常使用了。

蒸汽機的第一次使用,就是拉著五十節車廂,從天津到京師來回跑。

火車啊。

鳴笛一響,嗚嗚嗚的,特別刺耳。

這世界上第一臺火車正式使用,每天幾乎二十四小時不停運轉。

剛開始的那幾個月,每天都有外地來的人過來看熱鬧。

也是幸好,車軌兩側都建了防護墻,要不然還不一定,出什么事情呢。

因為蒸汽機被提前制造出來,火車也提前出現了。

電學,磁學,力學,李陳也都命人研究了,可惜還沒造出電話機出來。

除了這些,滑翔機和熱氣球也出現了。

這些新事物的出現,大大的鼓勵了新興科學的誕生。

尤其是熱氣球出現的時候,人們終于可以飛上天。

可惜,人們沒有看到神仙。

不過,也正因為神仙沒有出現,君權神授的思想,也被飽受質疑。

黃宗羲的“天下為主,君為客”的理論,才開始漸漸有了市場。

隨他便了。

反正大明的讀書人終于知道,睜眼看世界,而不是待在家里死讀書了。

崇禎九年,第一艘蒸汽機做發動機的鐵船下了海。

這是一艘真正意義上的鐵船,全身鋼鐵打造,耗費的鋼材就有三十多噸。

這樣一艘鐵船如果沉海,戶部那些人會把工部燒了的。

還好,鐵船航行非常順利。

畢竟是經過了無數次模擬數據演示了。

這樣的鐵船被李陳賜名“海輪”。

有了第一艘海輪,第二艘也飛快下海。

崇禎十年時,天津港口,一只由十艘海輪組建的艦隊,沿著海岸線,向南行進。

這是一次偉大的實驗。

出發前,李陳特地讓鴻臚寺安排了蕃國使臣一起前來送行。

鋼鐵打造的海船下海,并且游的飛快。

各國使臣也算是再次被大明的科技刷新了認知。

這些使臣回國后,自然對這種盛況,用最浮夸艷麗的詞句夸贊大明的偉大。

一直等到崇禎十二年,在艦隊沿著海岸線巡航超過十次后,李陳決定派出艦隊,向歐羅巴大陸沖殺過去。

這次主要任務,就是驗證麥哲倫的環球航行。

全球航海海圖,早就有紅毛鬼送來了。

這個時候,巴拿馬運河和蘇伊士運河還沒有打造完成,所以,這一次航行,需要沿著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一路前進。

航行的艦隊,需要克服很多困難,李陳思考再三,決定把這個榮譽,交給史可法來完成。

史可法這個人缺點不少,但是優點更明確,堅韌不拔的性格,足以讓他勝任這份艱難任務。

史可法作為艦隊隊長,天雄軍中挑出了三千人,隨船行進。

另外李陳還安排黃宗羲和王夫之跟隨,這兩個家伙真是膽大包天。

自己讓他們教太子知識,是看中他們的學識,結果這兩個家伙竟然教太子造反。

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送你們上船玩兩年吧,希望你們看過了藍天和大海,還能繼續保持原來的夢想。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庄河市| 南华县| 巴楚县| 恩施市| 墨玉县| 大宁县| 张家口市| 肇东市| 灵宝市| 阳东县| 汉川市| 新余市| 黄平县| 武功县| 吴旗县| 资兴市| 建瓯市| 怀仁县| 龙游县| 缙云县| 弥勒县| 芦溪县| 大港区| 西充县| 济源市| 澜沧| 丹巴县| 文安县| 喜德县| 旅游| 台州市| 潜江市| 叙永县| 通渭县| 绥阳县| 米泉市| 财经| 滦平县| 龙山县| 江口县| 镇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