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章
赫赫青銅于斯為盛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的前生今世

寶雞,古稱陳倉,唐至德二年(757),因市區東南雞峰山有“石雞啼鳴”之祥兆而改稱寶雞并沿用至今。寶雞位于關中平原的最西端,扼八百里秦川之首,踞千里秦嶺之要,襟千河而擁渭水,依秦嶺而阻隴坂。這里土地肥沃,氣候宜人。《史記》稱寶雞“厥田上上,天府之國也”,《詩經》贊美寶雞“周原膴膴(wǔ),堇荼如飴”。優渥的自然條件使得寶雞自古以來成為人類繁衍生息的首選之地,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寶雞成為交通要道和兵家必爭之地,成為華夏早期文明的發祥地和各種文化的交融地。

自 8000 多年前關桃園遺址開啟寶雞人類文明伊始,至周、秦時期達到了巔峰。“厥田上上”的黃土,不僅能生長甘甜如飴的堇荼,也哺育了中國歷史上最為重要的兩個王朝——周、秦。在厚厚的黃土下面,留下了不計其數的青銅重器,也成就了寶雞豐厚的文化遺存。寶雞出土青銅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漢代,據《漢書·郊祀志》載,漢宣帝神爵四年(前 58),美陽(今寶雞扶風縣法門鎮)出土尸臣鼎。宋代金石學家呂大臨編撰的《考古圖》記載,北宋年間,寶雞的扶風、岐山、鳳翔都有青銅器出土。雖然這些文獻中的青銅器都已蹤跡難覓,但從文獻記載寶雞第一次出土青銅器至今已經有 1961年的歷史,可見寶雞出土青銅器的歷史非常悠久。2016 年出版的《陜西金文集成》,全套 16 卷,其中寶雞地區 8 卷,占陜西省有銘青銅器的二分之一,然而這也只是寶雞青銅器中的一部分,足見寶雞青銅器出土數量的巨大。如果您在諸如故宮,中國國家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以及美國、英國、法國、日本等世界著名的博物館看到從寶雞出土的青銅器,一點也不用奇怪,因為很多收藏青銅器的博物館都收藏有寶雞出土的青銅器。據不完全統計,目前陜西省以外的博物館收藏寶雞出土的青銅禮器就不少于 150 件(組)。在全國范圍內出土的青銅器中,寶雞青銅器以其極高的史料價值而享譽海內外。著名的“晚清四大國寶”——毛公鼎、散氏盤、虢季子白盤、大盂鼎,以及大克鼎、墻盤、逨(lái)盤、何尊、秦公镈(bó)等青銅器重器均出自寶雞,因而寶雞收獲了“青銅器之鄉”的美譽。

◎寶雞市博物館館址——寶雞金臺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盡管民生困難,政府仍然十分重視文物保護工作。1952 年,寶雞市成立了專門的文物保護機構——文物管理委員會,開始了文物的征集、保護和科學的考古發掘。1956 年,寶雞市政府在古金臺觀內設立了文物歷史陳列室,用以展示寶雞歷史文化和文物保護工作的成果。1958 年,陳列室更名為寶雞市博物館。1998 年 9 月,館址遷至寶雞市公園南路,并更名為寶雞青銅器博物館,成為我國第一座以青銅器命名的青銅文化專題博物館,第一次向世人宣示了寶雞“青銅器之鄉”的地域文化特色。

館舍為風格獨特的平臺五鼎造型,直觀地再現了西周列鼎制度的深刻內涵,明確了寶雞青銅器的歷史地位。隨著寶雞文博事業的迅速發展以及“青銅器之鄉”地位的確立,為滿足廣大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求,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寶雞市政府決定修建一座新型的現代化博物館,向世人全面展示寶雞深厚的文化底蘊。于是,2006年,寶雞市委、市政府決定在“中華第一古物”——石鼓的出土地石鼓山建設寶雞青銅器博物院。2010 年 9 月 28 日,經過五年的共同努力,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終于落成并對外開放了。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坐落于秦嶺腳下,渭水之濱,曾經出土過“中華第一古物”的石鼓山東側。它坐西面東,依山而建,自然的階梯地形使整個建筑層次分明,在山體的襯托下顯得更加宏偉壯觀。建筑運用了高臺門闕、青銅厚土的建筑語言,象征著寶雞在中華古代文明發展過程中的尊崇地位;而建筑表面的土灰色石材和黃銅掛飾,不僅強調了青銅破土而出的寓意,也為綠樹環抱中的建筑平添了幾分肅穆。沿中華石鼓園東側拾級而上,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鑲嵌在建筑中央墻面上集郭沫若先生手書的“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八個大字,隨之撲面而來的是凝重、古樸、神秘的青銅文化的味道……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全景

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建筑面積 3.48 萬平方米,文物庫區面積5000 平方米,展廳面積 11000 平方米,文物修復保護實驗室500 平方米,擁有青銅器、陶瓷器、玉石器、碑帖字畫、銅鏡、錢幣等文物 48 萬余件。

建筑第三、四層的八個展廳,是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的常設展覽。基本陳列“青銅鑄文明”是在近 1000 米的展線上,用“青銅器之鄉”“周禮之邦”“帝國之路”和“智慧之光”四個部分,精心遴選上千件青銅器,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將實物展陳、多媒體展示、場景復原等有機結合,為我們講述寶雞輝煌的青銅文明。

“明月照瓊琚——古代玉器與生活”“陶語訴春秋——古代陶瓷與文化生活展”“對鏡貼花黃——古代銅鏡與時尚生活展”三個專題展覽在建筑的四層。專題展覽是基本陳列敘事的延續,利用我們的館藏對寶雞地域文化進行更深層次的解讀。在深挖館藏的基礎上,采用獨特的視角和展陳形式,從不同的角度詮釋古代各個時期人們特有的物質文化生活,為我們搭建了一條現代人通往古代的時光隧道,在與古人對話的同時,也能享受一次視覺上的盛宴,經歷一次美的歷程。

自 2010 年 9 月開館以來,寶雞青銅器博物院受到各界廣泛關注,累計接待觀眾 700 多萬人次。在各級政府、文物主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和關懷下,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的硬件設施不斷完善,文物工作全面推進。不僅文物儲藏設備得到更新換代,還添加了文物檢測和保護修復的基礎設施、設備,實現了文物藏展環境的遠程監測,為我們更好、更科學地保護、利用文物奠定了基礎。

十年來,在我們舉辦的近百個臨時展覽中“止戈為武——兩周軍事文化展”“血池祭天——鳳翔雍山秦漢祭祀遺址考古成果展”“文物春晚”“文物里的中國”等原創展覽,以生動有趣的展覽形式,打動了無數觀眾的心。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鑒而豐富。近年來,在黨和國家高度重視文化建設的背景下,我院精心設計、策劃推出了“周原膴膴——寶雞地區出土西周青銅器展”“琢磨——寶雞青銅器博物院玉器特展”“天下一統——大秦帝國文物特展”等一系列對外交流展覽,成為地區間締結友誼的見證、融通交流的橋梁、互鑒提升的平臺,開創了文物交流的新歷程,譜寫了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經過幾代寶雞文博人的不懈努力,2017 年寶雞青銅器博物院被中國博物館協會評定為國家一級博物館,成為陜西的九家一級博物館之一。

昨日是源,今日是流。古代文明稱奇于世,功歸先祖;然祖先偉業,澤被今人,激勵我們去創造新的輝煌。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农安县| 汝州市| 汽车| 镇安县| 枣阳市| 黎城县| 平塘县| 深州市| 姜堰市| 大英县| 广元市| 易门县| 正镶白旗| 铜鼓县| 肥城市| 保靖县| 浦北县| 诸暨市| 盐山县| 万源市| 宜春市| 黄浦区| 廊坊市| 永善县| 郯城县| 余庆县| 无棣县| 军事| 当雄县| 兴山县| 卓资县| 乌兰县| 舟山市| 五莲县| 紫云| 嘉峪关市| 义马市| 阜新| 蓬溪县| 玛纳斯县| 武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