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黃泥村與黃泥巖
- 仫佬族民間故事新編
- 何永強 陽崇波主編
- 2172字
- 2021-11-09 18:50:15
有一年春天,仫佬山鄉遇到了百年不見的大旱,垌場里的田地干裂得要冒火,插不下一根禾苗。窮苦的仫佬人拜神求雨,跪破了雙膝,曬裂了皮膚,哭啞了嗓子,也無法打動老天爺的鐵石心腸。
鳳凰山腳下有個寨子,寨子里有一個孤苦無依的老人,人們叫他格佬潘。老人種著一塊十年九無收的望天田,不用說,遇到這樣的災年,他那田還能種得上什么莊稼呢?俗話講,樹老根須多,人老主意多。眼望著這干巴巴的田,老人突然想起寨子對面的公雞山上有一個巖洞,洞里有一股泉水,把這泉水挑來淋地,或許可以種上幾根紅薯苗。想著想著,他挑起水桶打著火把,爬進了山洞里。找呀找呀,終于找到泉水了,可是這泉水也快要干涸了,只滲出一滴滴黃泥水。老人彎著腰,雙手捧著木瓢,一滴一滴地接著黃泥水。只聽吱的一聲,水干了!老人又等了很久,黃泥水卻再也滲不出來了。他絕望地長嘆一聲,坐在泉水邊,苦苦地尋思著別的活路。
突然,整個巖洞亮了起來,只見一個老和尚走了過來。老人心想,那必定是山洞的主人,便恭恭敬敬地說:“老師父,如今山下大旱,迫不得已進你這巖洞借水,可洞里的泉水也干涸了。這叫我們怎么活下去呀!”和尚見面前這老人衣衫襤褸,骨瘦如柴,十分可憐,便說:“我這泉水是不會輕易流往山下的。但在人們萬難之時,它可以救助!”老人聽了心里十分高興,連忙說:“老師父,請你借給我幾擔清水來淋地,種上幾畝紅薯吧!”那和尚笑了笑說:“幾擔清水,也解決不了你眼下的困境啊。這樣吧,往后每夜三更,你到這泉邊來,口里念‘寶泉寶泉,恩典恩典,流出白米,救災救難’,泉眼里便會流出白米來!”老人聽完和尚的話,再三磕頭,連道感激不盡。末了,那和尚又說:“此事可不要告訴別人!”說完便朝巖洞深處走去,一下子就不見了。
從這天起,老人每天晚上都悄悄地爬進巖洞,等到三更,口里念著和尚教給他的四句話。不一會兒,泉眼里果真流出白花花的大米來,不多不少,剛好一筒。好心的格佬潘,每天省吃儉用,日子長了,便省出一大缸米來,他把這些米分給了寨子里窮苦的鄉親們。
有一天,寨佬催租逼債來到格佬潘家,正好遇見他用煤罐在地爐上煮稀飯。寨佬冷冷地說:“你欠的債,這一世還想不想還?”老人站起來說:“你看看吧,人都快活不成了,我拿什么還?”正好這時煤爐上的粥溢出來了,寨佬指著煤罐問道:“沒有東西,里面煮的是什么?”“是一點米湯!”狠心的寨佬一腳把煤罐踢翻,白米粥灑了一地。寨佬見罐里煮的竟是白米稀飯,鼓起血紅的大眼,罵道:“這死佬,家有白米,竟敢抗租抵債,家丁快給我搜!”當下家丁們把格佬潘的整個茅屋翻了個遍,最后在床底下發現一個罐子,里面裝有幾筒白米。寨佬指著白米問:“你哪來這么多米?”老人回答說:“向親戚朋友借來的!”
“放屁!方圓幾十里的窮人都是啃樹皮、吃野菜過日子,什么親戚朋友有米借給你?分明是偷了老爺家里的!”寨佬的管家氣勢洶洶地說。
“凍死迎風站,餓死不彎腰,我再窮再苦,也不會去偷人家的東西!”老人大聲分辯道。
寨佬見格佬潘口氣很硬,又抓不到把柄,自覺理虧,便對家丁說:“這死佬嘴巴還硬!既然你可以借到米,那限你明天交租還債,若交不出,我就要拆屋趕人了。”說完揚長而去。
這天晚上,老人又悄悄地爬進了巖洞,跪在泉眼前,苦苦哀求:“寶泉寶泉,寨佬狠毒無邊,明天要我交租還債,可憐可憐。”不一會兒,泉眼里竟流出了白花花的大米和光閃閃的銀錢來,老人數了數,剛好夠交租和還債。
第二天清早,格佬潘去到寨佬家,把銀錢放在八仙桌上,對寨佬說:“請清點吧,這是還你的租和債,分文不少,斤兩不差!”寨佬看著光閃閃的銀錢,目瞪口呆,眼睜睜地看著格佬潘走出家門。
等格佬潘走后,寨佬把管家找來,說:“奇怪,這死佬在一夜之間哪里找來這么多白米和銀錢?其中定有古怪!要監視著他,看他有什么動靜!”
俗話說,無債一身輕。自從格佬潘還清了寨佬的債,人好像也年輕了許多。他每天把巖洞里得回來的米,都分給寨里的窮鄉親們。這天晚上,他又悄悄地走出寨子,心想:寨里的好幾家窮人都揭不開鍋了,今天請寶泉多流一點白米,救救這苦難的人們吧。
格佬潘到了枯泉邊,雙膝跪著,嘴里念道:“寶泉寶泉,寨子里的人難熬難熬,多流白米,可憐可憐。”他的話音剛落,枯泉里便流出雪白的大米。躲在巖石背后的寨佬看得清清楚楚,聽得真真切切,沒等大米流完,他和家丁們就像野狼撲食一樣沖了過去,一把抓住格佬潘,把他丟下山崖,搶走了白米。
鄉親們等了一夜,不見格佬潘回家,第二天早晨,在山下找到了他的尸體,大家痛哭不絕,起了一個很大很大的墳,把他埋葬在巖洞口外的山腳下。
寨佬知道白米泉的秘密以后,他想,這枯泉能流出白米,能流出錢,可惜那口子太小了,如果把泉口鑿大,不就可以流出更多的白米和錢了嗎?他便親自帶著家丁,扛著錘子、鋼釬來到枯泉邊,叮叮當當地打了起來。打呀打呀,鑿呀鑿呀,突然嘩的一聲,從枯泉里噴出一股洶涌的黃泥水來,頃刻之間就把整個巖洞充滿了,寨佬和家丁都被淹死在黃泥水中。
不久,黃泥水慢慢退下了,巖洞中有很多鐘乳石倒垂和立著,但枯泉再也不流出白米來了。后人說,這些奇形怪狀的鐘乳石,就是寨佬和家丁們變的,他們永遠被關在山洞里了。這是惡人應得的懲罰。
后來,人們便把這個巖洞叫作黃泥巖,把格佬潘住的寨子叫黃泥村。
流傳地區:羅城仫佬族自治縣東門鎮一帶
講述:楊小妹(仫佬族)
搜集整理:潘琦(仫佬族)、包玉堂(仫佬族)
搜集時間:197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