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理完幽州留守的問題,郎鮮衣收拾妥當率大軍返還,回程路上郎鮮衣沿著長城邊塞,一路巡視看看邊關民生,秦軍軍威浩蕩前面騎兵開路,士兵裝備精良攜奴背弓,持槍配劍。
一路巡視郎鮮衣還有一重用意,拓跋祿官將索頭部的草場土地劃分為東、中、西三部,拓跋祿官自己統率東部,居住在上谷以北的彈汗山,東面與鮮卑宇文部接壤;以長兄拓跋沙漠汗的長子拓跋猗迤統率中部,居住在代郡參合陂以北;以拓跋猗迤之弟拓跋猗盧統率西部,居住在定襄的盛樂與并州接壤。
郎鮮衣率大軍來就是要人質的,拓跋猗迤很識時務立馬自己長子拓跋普根送到郎鮮衣大營,到達并州雁門郡平城時西索頭部拓跋猗盧也將自己長子拓跋六修送到平城。
鮮卑人識時務暫時還看不出反心,郎鮮衣也沒有收拾他們的打算,帶著兩個質子回了長安。
回到長安后大朝會
議政殿宋配建議道:“啟奏大王大出兵安定北方,各地傳訊互通往來,需要定下都城為天下人指定方向。”
“宋配所言有理,臣附議?!北R志
郎鮮衣:“好你們有什么想法盡管說來?!?
柬大夫裴囂言:“古之王者,擇天下之中而立國,擇國之中而立宮,擇宮之中而立廟。天下之地,方千里以為國,所以極治任也。
而洛陽乃為天下之中,洛陽北有邙山,東有嵩山,東南有箕山;
南有方外山、西南熊耳山、西有崤山,西北為中條山;
伊河洛河交匯有六水并流,黃河、洛河、伊河、澗河、瀍河、谷水流經此地;
山河拱戴、形式甲于天下,長安偏于西隅受北方游牧威脅,向南消息傳送,指揮諸多不使臣敢請大王定都洛陽?!?
董養:“裴大夫所言差以,關中因秦之故資甚美膏腴之地;
此乃天府之國,居四塞而守八方,而觀洛陽,正如裴大夫所言,居天下之中,然因地受四面敵,此非用武之城;
函谷、廣城、伊闕、大谷、平津、孟津、虎牢,四面八關誰都能上來踩一腳,周之亡此、漢滅之鑒,晉塌之崩,皆歸此因;
我力主大王定都長安,陪都洛陽?!?
郎鮮衣:“善、孤意已決定都長安,陪都洛陽?!?
關于定都之事,郎鮮衣早有決定,在殿前議議也是看看有沒有更好的選擇,如今看來哪也不如長安。
選定都城,從事郎周瑾言上奏曰:“啟奏大王,大王圣主臨朝,出兵東征一統北方、掃平妖邪、蕩清寰宇,救萬民于水火,解蒼生之倒懸,還山河以安寧;如今定都長安,正氣沛然、妖氛冰消、得傳國玉璽,應加皇帝位,請陛下臨御九州?!?
這話一出所有人眼前一亮,大王進皇帝位,哪自己是不是也該加官進爵了,封侯拜將哎呀!都不好意思了…………
“臣等附議,請陛下加皇帝位,臨御九州。”
場中少有幾個大臣沒有附議,郎鮮衣平靜的回道:“孤本是一學子,游學洛陽親眼見晉氏骨肉相殘,四海沸騰,立下鴻鵠之志,男兒志在四方、生逢亂世,就當橫槍騎馬掃天下,蕩盡世間不平;
如今江南東晉氏猶在,益州趙廞未平,望四海神州受苦受難的人不知凡幾,孤有何德僭皇帝位,諸君仍需努力安定四海、撫平神州;朝中文武應上下一心,扶保社稷,將來四海升平孤當有此德。”
說白了就是我現在不想當皇帝,當皇帝就要稱場面,那么大場面是要花錢的,我現在窮??!沒錢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