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十四節氣就是這么有趣(精裝)
- 嚴美鵬文 蘇凝繪
- 1129字
- 2021-11-05 18:56:34
立春三候
一候東風解凍
仔細感受,會發現立春后風兒變得溫柔了,那是從東邊吹過來的溫暖的和風。土壤慢慢解凍,河面的冰塊逐漸融化。所以立春后就不能到河面上滑冰了,會有危險。

二候蟄zhé蟲始振
在寒冷的冬天,青蛙、蛇等動物會藏起來不吃東西,也不動彈,這就是“蟄”。立春過后,它們感受到天氣變暖,會時不時動一動身子。

三候魚陟zhì負冰
河面的冰層還沒有完全化開,但水里的魚兒已經活躍了起來。它們會從水底浮上來,在河面上游來游去,“陟”就是從低處往高處走。不過,這時候冰塊還沒完全融化,所以看起來像魚兒馱著冰塊似的。“負”,就是背著的意思。

迎春花開
迎春花用鵝黃色的小喇叭最先迎接春天的到來,跟它花色相似的是連翹qiáo,連翹開花比迎春花稍晚。仔細觀察花枝和花瓣,你能分清它倆嗎?
櫻花燦爛
早櫻指開得比較早的櫻花,再過些日子,晚櫻也會開花。早櫻和晚櫻不只是開花時間不同,開出的花也不一樣。早櫻的花是單瓣的,能結出小櫻桃。晚櫻的花是重瓣的,一般不結果實。

漢字里的立春

甲骨文的“立”像一個人站在地面上,“立”最初的意思就是站立,后來又引申出建立、設立等含義。

甲骨文的“春”,左邊的正中間是一個太陽,太陽的上邊和下邊是草,表示在陽光的照射下,小草漸漸長了出來。右邊像草沖破土壤艱難生長的樣子。右邊其實是個“屯zhūn”字,它表示“春”的讀音。

立春前后的重要節日:春節

我們現在熟悉的春節,在古代稱作“元旦”。“元旦”一詞有非常美好的寓意。“元”是開始的意思,“旦”的字形像太陽從地面升起。新年第一輪太陽升起的時候,就是新年的第一天。1912年改用公歷后,把公歷的1月1日稱作“元旦”,農歷的正月初一則改稱“春節”。
古詩詞里的立春
春雪
〔唐〕韓愈
新年都未有芳華,二月初驚見草芽。
白雪卻嫌春色晚,故穿庭樹作飛花。
立春日禊xì亭偶成
〔宋〕張栻shì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差cī差cī。
立春美食
咬春
咬春指的是啃蘿卜、吃春餅等。立春時節,蘿卜正當季,脆甜爽口。吃春餅則是將炒熟的豆芽、韭菜等用薄餅卷起來吃。

俗語諺語里的立春
一年之計在于春
春天是一年農事的開始,對農民來說至關重要。農作物的種植是有時間要求的,錯過了大好農時,哪來秋天的豐收?所以農民要在春天計劃和安排一整年的農事活動。
考考你
迎春花和連翹的區別是什么?
試試看
水培菜頭
種植物不一定要從種子開始,也不一定非得種在土里。家里做菜時剩余的蘿卜頭、白菜根,也可以變成小盆栽。想知道白菜根開花長什么樣子嗎?

1取一個白菜根。

2找一個大小合適、可以裝水的容器。

3將菜頭放進容器里,加水淹沒菜頭底部1厘米左右。

4放到溫暖、有陽光的地方,每2~3天換一次水。及時換水能夠防止長霉菌,預防異味。

5大概一周到兩周的時間,就可以看到白菜開花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