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6.6 實例:鐵塔的地震激勵響應

鐵塔架設完畢后,除承受自重和輸電線等附件的靜態荷載外,還會承受風載以及地震等動態載荷。本例將計算鐵塔在地震加速度作用下的動力響應,通過強迫位移激勵以及輸入曲線描述可能的地震載荷,在OptiStruct中求解鐵塔在地震沖擊瞬間的動態響應。

采用HyperMesh導入tower_TRAN.fem文件,如圖6-8所示,模型采用國際標準單位制: N、m、kg,鐵塔高為17.75m,總質量85.3t (85.3×103kg)。導入的模型中已包含網格及所有材料屬性,還包含載荷曲線定義SPCD_TABLED1。這里需要進行的設置包括: 定義4個支座的強制位移SPCD;設置瞬態載荷TLOAD將強制位移與載荷曲線進行關聯;設置瞬態分析時間步;設置SDAMPING阻尼;設置輸出集 (減小文件大小)。

圖6-8 鐵塔有限元模型

模型設置

Step 01 在模型瀏覽器中右擊并選擇Create,選擇Load Collector。

- 將Name改為“eigrl”。Card Image項選擇EIGRL。

- 在V2字段輸入100.0,表示提取鐵塔結構100Hz以下的振動模態。

Step 02 在模型瀏覽器中右擊并選擇Create,選擇Load Collector。

- 將Name改為“SPCD”。單擊面板的Analysis→constraints按鈕(見圖6-9),更改load types為SPCD;取消勾選dof2~dof6;在保留的dof1中輸入1.0。

- 單擊nodes按鈕后選擇id為22、43、101、392的4個支座節點;單擊Create按鈕,創建SPCD類型的動態強迫位移激勵。

圖6-9 在HyperMesh中設置X方向SPCD

Step 03 在模型瀏覽器中右擊并選擇Create->Load Collector,如圖6-10所示。

- 將Name改為“TLOAD_X”。Card Image項選擇TLOAD1。

- 在EXCITEDID選項中,選擇上一步創建的SPCD載荷。

- 在TYPE選項中,選擇DISP類型,表示該瞬態載荷為強迫位移形式。

- 在TID選項中,選擇SPCD_TALBED1,定義該瞬態載荷的輸入曲線。

Step 04 在模型瀏覽器中右擊并選擇Create->Load Collector。

- 將Name改為“TSTEP”。Card Image項選擇TSTEP。

- 在TSTEP_NUM選項中,設置N為10000,DT為0.001,表示采用0.001的定步長計算10000步,總時長10s。

Step 05 在模型瀏覽器中右擊并選擇Create->Load Collector(2020版本HyperMesh以后,為右擊并選擇Create->Curve)。

- 設置Name為“SDAMP”,Card Image項選擇TABDMP1。

- TYPE設置為CRIT,輸入圖6-11所示的曲線數值,表示各階模態阻尼比均為0.005。

Step 06 在模型瀏覽器中右擊并選擇Create->Set。

- 將Name改為“Grid Set”。Card Image項選擇SET_GRID。

- 單擊Entity IDs選項,選中id為22、43、101、392、574的四個支座節點以及塔頂節點。

圖6-10 在HyperMesh中設置TLOAD1卡片

圖6-11 在HyperMesh中設置SDAMPING(阻尼)

Step 07 在模型瀏覽器中右擊并選擇Create->Load Step,設置模態、法瞬態分析工況如圖6-12所示。

- 將Name改為“mtran”;Analysis type選擇Transient(modal)。

- SPC選擇SPC;DLOAD選擇TLOAD_X。

- METHOD(STRUCT)選擇eigrl;TSTEP選擇TSTEP。

- SDAMPING(STRUCT)選擇SDAMP。

Step 08 在模型瀏覽器中右擊并選擇Create->Output,定義工況結果輸出,如圖6-13所示。勾選DISPLACEMENT,在OPTION選項中選擇SID,并選擇Grid Set集。

圖6-12 在HyperMesh中設置MTRAN

圖6-13 在HyperMesh中設置輸出的集合

Step 09 提交OptiStruct求解。在Analysis面板中單擊OptiStruct按鈕提交求解。也可以導出生成新的.fem文件,使用HyperWorks Solver Run Manager對話框提交求解。

結果查看

求解完成的.h3d輸出文件容量僅為1.66M。使用HyperGraph打開.h3d文件,可以發現輸出文件中僅包含所選SET對應的5個節點的位移輸出曲線。繪制塔頂574號節點以及基礎支撐22號節點的X方向位移曲線,如圖6-14所示。可以看到,塔頂節點574在基礎激勵的位移上疊加了鐵塔本身的振動,而基礎節點22的位移曲線與輸入的TABLED1保持一致。

圖6-14 在HyperGraph中繪制鐵塔支座以及塔頂的振動曲線

為了進一步求取結構本身的振動,可以使用HyperGraph中的曲線數值計算功能得到塔頂相對基礎激勵的振動曲線。如圖6-15所示,添加曲線/math類型,定義表達式的橫坐標為p1w1c1.x,縱坐標為p1w1c1.y-p1w1c2.y。

圖6-15 在HyperGraph中繪制塔頂相對支座的振動曲線

可以看到,沖擊激勵下結構相對振動的最大相對振幅約為7mm,發生時刻為0.15s,隨后振動逐步衰減。而橫向激勵的峰值發生在0.55s,它們的發生時刻是不相同的。

回到HyperMesh中調整輸出,在Global Output中添加STRAIN輸出,輸出集選為ALL,然后再次提交OptiStruct求解,可以看到,這種情況下.h3d輸出文件的容量增大到300M。

在HyperGraph中打開新的求解結果,選擇查看ID=530的塔頂單元應變,如圖6-16所示,在沖擊作用下塔頂單元的最大應變也發生在0.15s附近。

圖6-16 在HyperGraph中繪制塔頂單元的應變曲線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岱山县| 邯郸市| 二连浩特市| 历史| 广南县| 稻城县| 凤城市| 类乌齐县| 齐河县| SHOW| 霍邱县| 潜江市| 桃园县| 湾仔区| 拜城县| 宁德市| 茶陵县| 娄底市| 龙井市| 长武县| 赤峰市| 衡山县| 吉水县| 霍邱县| 沈阳市| 彰化县| 澄迈县| 宣恩县| 林西县| 大英县| 上林县| 灌南县| 唐海县| 正镶白旗| 清水县| 衡阳县| 略阳县| 翁牛特旗| 河东区| 玉林市| 牟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