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7 結構分析基礎實例

3.7.1 實例:框架模型線性靜力學分析

本節以一個框架模型為例,展示線性靜力學分析的整個過程。框架模型如圖3-8所示,約束前后板安裝點上的自由度,在右邊板的連接處施加集中載荷。基礎模型僅包含網格及連接,需要創建材料、屬性、固定約束、集中力載荷、線性靜力學分析步。

圖3-8 框架模型

模型設置

Step 01 創建線彈性材料。

- 打開HyperMesh,將求解器模板切換到OptiStruct。首先由File->Import菜單項導入frame_as-semble_base.fem模型。

- 在模型瀏覽器(Model Browser空白處右擊并選擇Create->Material,創建名為steel的材料卡片,卡片類型為MAT1,楊氏模量為210000MPa,泊松比為0.3,密度為7.85e-09。詳細設置如圖3-9所示。

Step 02 創建PSHELL屬性。

- 在模型瀏覽器空白處右擊并選擇Create->Property,創建名為shell的屬性卡片,卡片類型為PSHELL,關聯上一步創建的steel材料,厚度設置為1mm。詳細設置如圖3-10所示。

- 按住?Ctrl?鍵,同時選擇1~11號以及20號component,在屬性窗口將創建的shell屬性賦予所有被選中的component。

圖3-9 創建線彈性材料

圖3-10 創建PSHELL屬性

Step 03 創建約束。

- 在模型窗口選中Right_Rail_2和Left_Rail_2兩個component,然后單獨顯示。

- 在模型瀏覽器空白處右擊并選擇Create->Load Collector,創建名為SPC的空約束卡片,卡片類型為None。

- 由Analysis->constraints進入創建約束面板。選擇兩個component 8個孔上的所有節點,勾選dof1~dof6,按圖3-11所示設置創建約束。所有約束都保存到名為SPC的Load Collector中。

圖3-11 創建約束

Step 04 創建載荷。

- 在模型瀏覽器空白處右擊并選擇Create->Load Collector,創建名為Force的空載荷卡片,卡片類型為None。

- 由Analysis->forces進入創建集中力面板。選擇12336號節點,施加Y軸正方向500N的集中力。另外,在14751和14752號節點上分別施加Y軸正方向100N的集中力載荷,如圖3-12及圖3-13所示。

圖3-12 創建集中力載荷

Step 05 創建分析步。在模型瀏覽器空白處右擊并選擇Create->Load Step,創建名為Force的載荷步。分析類型為Linear Static,SPC欄選擇名為SPC的Load Collector,Load欄選擇名為Force的集中力載荷,如圖3-14所示。

圖3-13 三個集中力載荷

圖3-14 創建分析步

Step 06 提交計算。由Analysis->OptiStruct進入提交計算界面,在input file欄選擇模型文件保存路徑,按圖3-15所示進行設置,單擊OptiStruct提交計算。彈出圖3-16所示的計算界面,并顯示ANALYSIS COMPLETED,表示計算完成。

圖3-15 提交計算

圖3-16 計算界面

結果查看

單擊圖3-16中的Results按鈕,將自動打開HyperView并讀取計算結果.h3d文件。全局最大位移為0.82mm,最大應力為172.1MPa,位移及應力云圖如圖3-17所示。

圖3-17 位移及應力云圖

3.7.2 實例:飛機艙段結構屈曲分析

本例以飛機艙段結構為例,展示線性屈曲分析流程。模型為蒙皮加筋結構,如圖3-18所示,該結構是機身和機翼的重要組成部分。對蒙皮面言,屈曲是其主要的設計失效模式,因而臨界屈曲載荷是蒙皮結構強度的重要表征。模型中約束機身筒段一端,在另外一端施加彎矩,通過線性屈曲分析計算該彎矩的臨界載荷。基礎模型中已包含靜力學分析工況,這里需要創建屈曲分析工況,解讀屈曲分析結果。

模型設置

Step 01 導入并檢查模型。打開HyperMesh,將求解器模板切換到OptiStruct。首先由File->Im-port導入fuselage_base.fem模型,模型中已定義好線性靜力學分析步,機身一端施加固定約束,另一端施加繞Y軸的彎矩1×1010N·mm,如圖3-18所示。

Step 02 定義EIGRL卡片。

- 屈曲分析需要提取結構特征值,因此需要定義EIGRL卡片。

- 在模型瀏覽器中右擊并創建名為EIGRL的Load Collector,卡片類型為EIGRL,模態頻率下限為0Hz,模態階次為一階,具體設置如圖3-19所示。

- 只要發生屈曲,即認為結構已經損壞,因此不需要關注更高階次的屈曲。

Step 03 創建屈曲分析步。在模型瀏覽器中右擊并創建名為buckling的分析步,分析類型為Linear buckling,STATSUB(BUCKLING)選擇名為static的線性靜力學分析步,METHOD(STRUCT)選擇EIGRL卡片。具體設置如圖3-20所示。

圖3-18 線性靜力學工況

圖3-19 EIGRL卡片

圖3-20 線性屈曲分析工況

Step 04 提交計算。由Analysis->OptiStruct面板提交計算,單擊save as按鈕可選擇模型及結果文件保存路徑,詳細設置如圖3-21所示。

圖3-21 提交計算

結果查看

1)計算完成后,直接單擊HyperMesh提交計算界面上的HyperView按鈕,自動打開HyperView并導入結果文件。靜力學工況下結構最大應力為112.7MPa,最大位移為6.2mm,如圖3-22所示。

圖3-22 靜力學工況位移及應力云圖

2)在Results瀏覽器中,將工況切換為buckling,如圖3-23所示,屈曲因子為5.85,static工況中施加的彎矩為1×1010N·mm,因此整個模型發生一階屈曲的臨界彎矩為5.85×1010N·mm。屈曲形狀云圖如圖3-23所示,屈曲發生在機身下部。

圖3-23 屈曲分析結果

3.7.3 實例:汽車轉向節慣性釋放分析

本例以汽車轉向節為例,展示慣性釋放分析流程。轉向節通過各種鉸鏈連接到底盤系統上,在進行轉向節的強度校核時,可首先通過多體動力學分析得到鉸接點的力,然后將這些力施加到轉向節上。轉向節并沒有施加任何約束,故可通過慣性釋放的方式進行分析。在轉向節的疲勞分析中,也會在每個連接點的每個自由度方向施加單位載荷,進行慣性釋放分析,將單位載荷下的應力結合載荷歷史進行疲勞分析。本模型只是一個流程展示,并沒有取實際多體動力學分析中的載荷。模型如圖3-24所示,基礎模型已包含網格、材料、屬性、載荷,接下來需要創建LOADADD,設置慣性釋放參數,創建分析步提交計算。

模型設置

Step 01 導入并檢查模型。打開HyperMesh,將求解器模板切換為OptiStruct。由File->Import導入kunckle_inertia_base.fem模型。模型已經在各拉桿球銷以及耦合點創建好相應的力載荷,如圖3-24所示。

圖3-24 轉向節載荷

Step 02 創建LOADADD卡片。

- OptiStruct不支持單個工況添加多個載荷卡片,因此需要創建一個LOADADD卡片將所有(10個)載荷放到一個載荷卡片中。

- 在模型瀏覽器中右擊并創建Load Collector,命名為loadadd,將卡片類型修改為LOADADD,具體設置如圖3-25所示。

圖3-25 LOADADD卡片詳情

Step 03 創建線性靜力學分析步。在模型瀏覽器中右擊并創建名為inertia的載荷步,將分析類型切換為Linear Static,在LOAD欄關聯loadadd,詳細設置如圖3-26所示。

Step 04 定義慣性釋放參數。由Analysis->control cards->PARAM->INREL激活慣性釋放參數,并將INREL_V1設置為-2。具體設置如圖3-27所示。

圖3-26 線性靜力學分析步

圖3-27 慣性釋放參數

Step 05 提交計算。由Analysis->OptiStruct面板提交計算,單擊save as按鈕可選擇模型及結果文件保存路徑。具體設置如圖3-28所示。

圖3-28 提交計算

結果查看

慣性釋放分析結果的位移是相對位移,沒有實際意義。整個模型最大應力為251.4MPa,查看ISO云圖可知,應力主要集中在兩個球銷位置。應力云圖如圖3-29所示。

圖3-29 應力云圖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郑州市| 玉环县| 牙克石市| 疏附县| 奉化市| 洛阳市| 尉犁县| 云浮市| 上林县| 花莲县| 陇南市| 府谷县| 灵台县| 吴旗县| 久治县| 汉源县| 河池市| 濮阳市| 广德县| 贡山| 临夏市| 彩票| 浦县| 永仁县| 朝阳县| 楚雄市| 讷河市| 伽师县| 双城市| 平利县| 茌平县| 静乐县| 湘阴县| 清河县| 荆州市| 灵寿县| 赤壁市| 微博| 望城县| 大姚县| 安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