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件事 產品經理工作的8個核心步驟

小O入職第一天,行了隆重的拜師禮后,帶著滿肚子疑惑和好奇提出了職業生涯中的處女問:“老K師傅,到底什么是產品經理?產品經理主要做些什么工作?在大學的時候我也看過幾本關于產品經理的書。不怕師傅您笑話,看到這個職位比較火,我也是懵懵懂懂就選擇了,其實我也不知道這個職位具體是干什么的,還請師傅指點一二,嘿嘿……”

怎么回答這個問題好呢?小O現在是零起步,說太多的術語只會使他越來越迷惑,即使他說自己懂了,那也是表面上懂了,然后私下再去尋找答案。于是,老K決定舉一個生活中常見的例子,這樣便于理解。老K將產品經理與大廚進行類比,講了一個“一道菜一年賣400萬元”的故事。

成都大蓉和飯店研創的石鍋三角峰,一年居然能賣出10萬多份,銷售額達到400多萬元,而且這道菜自2006年推出以來長盛不衰。這道菜是怎么研創出來的?我們來聽聽飯店劉老板的說法。劉老板實際上就是大廚,扮演著產品經理的角色。

第一步:用戶需求與市場分析

據劉老板分析,成都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它是一個消費型城市,廣大民眾非常好吃、會吃。成都人的好吃,成就了當地琳瑯滿目的餐館、飯店;而成都人的會吃,又促使當地餐飲行業激烈競爭。一個菜系獨霸天下的時代已經終結。口味的求變,菜品的翻新換代,成為永恒的準則。劉老板對此進行了用戶需求與市場分析:目標用戶群是誰?用戶有沒有需求?用戶有哪些需求痛點還沒有被很好地滿足?有著相同或相似需求的用戶的規模是大還是小?這些也是產品經理工作的第一步。

第二步:提出差異化解決方案

劉老板認為要把一個店開起來,首先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引起別人的注意。要想引起別人的注意,就要想辦法讓別人注意你,也就是要做與眾不同、和別人不做的菜。要達到這個目的需要做到兩點:第一點就是菜品的視覺沖擊力要強,要讓他印象深刻、過目難忘;第二點就是味覺的沖擊力要強,也就是要解決“好吃”的問題。石鍋三角峰所選用的烹飪原料,全部是綠色食材,比如綠色的青花椒、青海椒、芹菜、香菜和姜蒜等。石鍋三角峰使用的是一種中國最古老的烹飪手法——石烹。石頭的溫度將三角峰煮熟,這樣魚的營養不會流失,煮出來的魚肉特別嫩,而且是越煮越嫩。石鍋三角峰就是一款綠色健康食品,清香鮮辣、醬香味濃、辣而不火、魚肉鮮嫩。消費者吃完覺得很爽,很開心,這就是給用戶提供的價值。基于用戶需求提出差異化解決方案以及提煉出帶給用戶的價值,這是產品經理工作的第二步。

第三步:傳遞用戶價值的市場渠道分析

因為之前石鍋三角峰菜品的成功創新,他迅速進行擴張,5年時間投資3000多萬元,又在成都開了兩家分店。2006年年初,他決定投資6000多萬元,在成都市的一品天下街開一家8000多平方米的高檔飯店。這種做法是比較典型的精益開發模式,即以最低的成本、最快的速度研發出一款新品,然后拿到市場上試水,接著根據用戶反饋不斷學習并調整到最佳模式,最后進行規模化市場擴張。研創出來的石鍋三角峰怎么樣才能送達用戶?也就是說產品的價值如何傳遞給用戶?用戶在哪些地方可以用到這種產品?用戶在哪里?是怎么來使用產品的?這就是市場渠道分析,這是產品經理工作的第三步。

第四步:盈虧平衡分析

劉老板是個精明的商人,深知飯店只有贏利才能存活下去。石鍋三角峰的主要原料是三角峰,這種魚是黃辣丁的一種,而成都盛產黃辣丁。三角峰最大的特點是只有一根刺,吃起來比較方便,價位也比較合理,成本價為7~8元/千克。配料選的是小米辣,它的辣度相當于普通辣椒的10倍,而價格和普通辣椒差不多。這是成本分析,這種分析有利于做出定價策略。然后再估算一下人流量,比如說有一千多人次,飯店有108個桌位,估算一下上座率,再估算一下石鍋三角峰的點菜率,基本上就可以計算出收入。成本、收入以及盈虧平衡點分析,這是產品經理工作的第四步。

第五步:需求管理與產品交互設計

接下來劉老板就要進入研創石鍋三角峰的具體流程了,實際上就是菜譜。原料:三角峰500克,袋裝鮮土豆粉半袋(200克),芹菜、水發黑木耳各50克,青小米辣50克,鮮青花椒10克,藿香葉5克。調料:自制腌料100克,秘制青椒汁1000克,菜籽油50克。制作方法:首先,將去內臟洗凈后的三角峰舀入自制腌料腌制10分鐘;其次,鮮土豆粉用熱水燙軟后備用,芹菜切段,青小米辣切小段;然后,石鍋走菜前入烤箱內(溫度300℃烤30分鐘,同時另取炒鍋,鍋內放秘制青椒汁燒沸);最后,熱石鍋內放菜籽油,放入芹菜段、土豆粉、黑木耳,倒入腌好的三角峰,將燒沸的青椒汁澆在三角峰上,然后放入青小米辣段和青花椒,撒上藿香葉端上桌即可。澆汁到上桌這個過程最多三分鐘。這個菜譜對應的就是產品需求文檔。不難看出,其包括需求分析與管理及產品交互設計的過程(裝盤的時候還涉及視覺設計),這是產品經理工作的第五步。

第六步:基于數據分析的產品迭代與調優

劉老板要求廚師每開發出一道新菜,都要讓前廳的工作人員先品嘗,只有工作人員滿意后才能推出,這是自開飯店以來形成的慣例。石鍋三角峰也一樣。剛開始的時候,并沒有用到石鍋,后來之所以使用石鍋是因為一次內部的意見反饋。工作人員會從客人的角度來判斷菜好不好吃,且吃完以后給出意見:好吃還是不好吃,若是不好吃,覺得哪兒不好吃;若是好吃,好在哪里。品嘗后,大家對口味都很認可,但有人提出菜的品相不好。三角峰體形小、肉嫩,燒制后容易爛掉。如何才能保持三角峰燒制后的完整呢?這才想到使用石鍋。根據用戶的反饋和數據分析,不斷迭代產品,這是產品經理工作的第六步。

第七步:競爭壁壘分析

劉老板在餐飲業摸爬滾打了這么多年,深知競爭環境的惡劣,偷師學藝的現象非常嚴重。那怎么樣才能建立起競爭壁壘呢?石鍋三角峰的青椒、青花椒都是裝飾物品,真正的玄機在湯里。一般人看到的只是表面上的青椒和青花椒,但湯是由十幾種原材料熬制而成的。湯汁的調配,外人很難學到。這個就是競爭壁壘分析,也是產品經理工作的第七步。

第八步:強有力的團隊管理

劉老板為防止團隊骨干人員流失和被競爭對手挖墻腳,提出一條:用自己培養的人,用年輕的人,增加他們晉升的機會,然后保持適當的發展速度。每一年對經營班子進行目標責任制的簽署,目標完成了把總利潤的10%作為提成分給他們,這是很大一筆錢。對于比較優秀的大廚,獎勵一套房子,再和他簽5年合同,比如做3年簽5年就是8年了,簽5年那么首付款公司付,按揭也是公司付。這就是團隊管理,產品經理是一個需要別人協助完成自己想法的職位,所以需要強有力的制度和文化的支撐,這是產品經理工作的第八步。

老K故意放緩了語速,目的是讓小O有消化的時間。小O聽完這個故事,很有感觸,終于理解了產品經理的工作職責,以后有人如若再問產品經理是干什么的這個問題,就可以學老K師傅講講這個通俗易懂的故事了。小O深刻體會到,原來產品經理的工作這么重要且復雜,涉及的知識和技能要求很高,這無疑給自己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和動力。看來得勤加修煉產品內功啊!

產品經理是產品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最主要負責人,主要的工作包括:用戶需求與市場分析,提出差異化的需求解決方案,傳遞用戶價值的市場渠道分析,成本、收入以及盈虧平衡點分析,需求分析與管理和產品交互設計,根據用戶的反饋和數據分析不斷迭代產品,做好競爭壁壘分析,進行強有力的團隊管理。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岑溪市| 新巴尔虎左旗| 宜良县| 清水河县| 红桥区| 长海县| 城市| 盐山县| 孙吴县| 眉山市| 都兰县| 宁阳县| 许昌县| 唐海县| 永登县| 宁明县| 福州市| 互助| 石河子市| 喜德县| 英吉沙县| 三门峡市| 南安市| 普洱| 济南市| 澜沧| 闵行区| 兴宁市| 陈巴尔虎旗| 和硕县| 天门市| 绥芬河市| 科尔| 惠安县| 化德县| 邵阳县| 获嘉县| 彰化县| 济源市| 东方市| 集贤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