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原生安全:攻防實踐與體系構建
- 劉文懋 江國龍 浦明 阮博男 葉曉虎
- 791字
- 2021-11-04 18:12:26
2.6 DevOps
開發運營一體化(DevOps)全稱為Development & Operations,其代表的并非一種具體的實現技術,而是一種方法論,在2009年被提出[1]。DevOps的出現主要是為了打破開發人員與運維人員之間的壁壘和鴻溝,高效地組織團隊通過自動化工具相互協作以完成軟件生命周期管理,從而更快且頻繁地交付高質量、穩定的軟件。
云原生倡導敏捷、容錯、自動化的特點,使得DevOps成為云原生基礎不可或缺的一環,究其根本原因,我們認為可分為以下幾點。
1.云原生提供DevOps基礎設施
容器與容器編排技術提供了云原生的標準運行環境及基礎架構。DevOps的核心點在于軟件的持續集成、持續交付,而容器作為云原生應用的標準發布,促進了DevOps在云原生環境下的流行,與此同時,基于容器的PaaS平臺,如Kubernetes,可進一步為DevOps的落地提供土壤。
2.微服務架構加速DevOps的應用
微服務架構實現了云原生應用固有的特點,即無狀態性、彈性擴展、高內聚、低耦合。在此架構下,試想在生產環境中,由于一個龐大的應用將被拆分為幾十上百個服務,每個服務的開發、構建、部署過程必然遵循快速發布的原則,因而在敏捷性、自動化工具鏈上對流程提出了較高要求。在此基礎上,DevOps的自動化、協作、敏捷的文化將會在很大程度上加速微服務的開發效率、降低溝通成本、提升部署速率。
3.DevOps賦能服務網格
服務網格是一套微服務治理框架,主要實現各個微服務間的網絡通信,雖然服務網格技術本身與DevOps關系不大,但由于其建立在微服務架構下,因而也須與DevOps相融合,這樣才能實現微服務的持續集成和交付。
4.DevOps加速Serverless應用遷移
Serverless為云原生應用的最終形態,即服務端托管云廠商,開發者只需維護好一段函數代碼即可,這一新型云計算模式背后秉承的理念實際與DevOps是相互契合的。DevOps遵循消除開發者與運維人員之間的壁壘,而Serverless架構的責任劃分原則使得開發人員和運維人員不再有界限。
此外,Serverless應用有更快的交付頻率,隨著開發團隊生產力的不斷提升,針對開發者開發的大量函數,如何成功地將其遷移至云廠商取決于DevOps,尤其在早期采用階段。
[1]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vOps。
- 網絡安全應急管理與技術實踐
- 計算機病毒分析與防范大全(第3版)
- 走進新安全:讀懂網絡安全威脅、技術與新思想
- Learning Veeam? Backup & Replication for VMware vSphere
- 模糊測試:強制發掘安全漏洞的利器
- Digital Forensics with Kali Linux
- 網絡安全能力成熟度模型:原理與實踐
- 可信計算3.0工程初步(第二版)
- 解密數據恢復
- SQL Injection Strategies
- Learning Pentesting for Android Devices
- 黑客攻防從入門到精通
- 數字政府網絡安全合規性建設指南:密碼應用與數據安全
- 黑客攻防入門
- Real-World S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