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云原生安全:攻防實踐與體系構建
- 劉文懋 江國龍 浦明 阮博男 葉曉虎
- 596字
- 2021-11-04 18:12:25
2.3 微服務
2014年,Martin Fowler撰寫的Microservices[1]使得許多國內的先行者接觸到微服務這個概念并將其引入國內,Martin Fowler對微服務概念的定義如下:微服務就是將一個完整應用中所有的模塊拆分成多個不同的服務,其中每個服務都可以獨立部署、維護和擴展,服務之間通常通過RESTful API通信,這些服務圍繞業務能力構建,且每個服務均可使用不同的編程語言和不同的數據存儲技術。
微服務設計的本質在于使用功能較明確、業務較精煉的服務去解決更大、更實際的問題。
2015年,越來越多的人通過各種渠道了解到微服務的概念并有人開始在生產環境中落地,2016—2017年,微服務的概念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可,一大批公司以微服務和容器為核心開始了技術架構的全面革新,于是微服務架構應運而生。
在微服務架構中,隨著微服務承擔的職責越來越多,服務間的治理開始變得必要,于是又衍生了一批微服務治理框架,該框架與微服務架構本身息息相關,可以說微服務治理框架解決了微服務架構下遇到的種種難題。
至今微服務已經歷了兩代發展,第一代是以Dubbo、Spring Cloud為代表的微服務治理框架,該類框架在微服務發展的前幾年一度獨領風騷,甚至在部分人群中成為微服務的代名詞,但事實上該類框架并不能友好地解決微服務自身帶來的一些問題,如微服務的調用依賴、版本迭代、安全性、可觀測性等;第二代微服務治理框架為服務網格,它的出現解決了大部分開發人員在使用Spring Cloud時遇到的不足和痛點。
欲知更多有關微服務治理框架的詳細信息,可參考本書的Github倉庫。
[1] https://martinfowler.com/articles/microservices.html。
推薦閱讀
- Extending Symfony2 Web Application Framework
- 黑客大曝光:無線網絡安全(原書第3版)
- 網絡空間攻防技術原理
- INSTANT Windows PowerShell
- 安全技術運營:方法與實踐
- Kali Linux Network Scanning Cookbook(Second Edition)
- 硬黑客:智能硬件生死之戰
- Digital Forensics with Kali Linux
- 人工智能安全(精裝版)
- 隱私計算:推進數據“可用不可見”的關鍵技術
- 信息系統安全等級化保護原理與實踐
- 計算機系統與網絡安全研究
- Hands-On Bug Hunting for Penetration Testers
- 網絡設備安全與防火墻
- 從實踐中學習Web防火墻構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