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ython編程基礎與應用
- 李方園主編
- 683字
- 2021-10-27 16:38:25
2.3.1 元組及其創建
元組(tuple)與列表一樣,也是一種序列,唯一的不同就是元組不能修改(包括修改元素值、刪除和插入元素),而列表的元素是可以更改的列表,是可變序列。元組也可以看作是不可變的列表,在通常情況下,元組用于保存無須修改的內容。
從形式上看,元組的所有元素都放在一對小括號“()”中,相鄰元素之間用逗號“,”分隔,如下所示:

其中element1~elementn表示元組中的各個元素,個數沒有限制,只要是Python支持的數據類型就可以。
從存儲內容上看,元組可以存儲整數、實數、字符串、列表、元組等任何類型的數據,并且在同一個元組中,元素的類型可以不同。
Python提供了兩種創建元組的方法。
(1)使用“( )”直接創建
通過“()”創建元組后,一般使用“=”將它賦值給某個變量,具體格式為:

其中,tuplename表示變量名,element1~elementn表示元組的元素。
在Python中,元組通常都是使用一對小括號將所有元素包圍起來的,但小括號不是必需的,只要將各元素用逗號隔開,Python就會將其視為元組。在顯示只有1個元素的tuple時,需要加一個逗號,如t=(1,),以免誤解成數學計算意義上的括號。
【例2-25】 使用“()”創建多個元組。

需要注意的一點是,當創建的元組中只有一個字符串類型的元素時,該元素后面必須加一個逗號,否則Python解釋器會將它視為字符串。
【例2-26】 一個字符串類型元素時的元組。

運算結果:

本例中可以看出,只有變量a才是元組,后面的變量b是一個字符串。
(2)使用tuple()函數創建元組
除了使用“( )”創建元組外,Python還提供了一個內置的函數tuple(),用來將其他數據類型轉換為元組類型。
tuple()的語法格式如下:

其中,data表示可以轉化為元組的數據,包括字符串、元組、range對象等。
【例2-27】 使用tuple()函數創建多個元組。

運算結果:

- 自制編譯器
- Raspberry Pi Networking Cookbook(Second Edition)
- vSphere High Performance Cookbook
- Java Web開發之道
- C語言程序設計基礎與實驗指導
- Nginx Essentials
- Learning AndEngine
- Android 應用案例開發大全(第3版)
- Mastering Apache Spark 2.x(Second Edition)
- Python大學實用教程
- AV1視頻編解碼標準:原理與算法實現
- Unity 5.X從入門到精通
- scikit-learn Cookbook(Second Edition)
- Visual Basic程序設計實驗指導及考試指南
- Beginning C# 7 Hands-On:The Core 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