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門子S7-300/400PLC項目化教程
- 朱清智 王娜主編
- 8字
- 2021-10-27 14:19:59
項目1 快速了解PLC
1.1 PLC的基本概念
PLC是英文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的縮寫,中文名稱為可編程序邏輯控制器。世界上第一臺PLC是1969年由美國數字設備公司研制成功的PDP-14,隨著技術不斷地發展,PLC的功能大大增強,不僅僅限于邏輯控制,因此美國電氣制造協會于1980年對它重新命名,名稱改為可編程序控制器(Programmable Controller),但是由于它的簡寫PC與個人計算機(Personal Computer)的簡寫相沖突,加上習慣的原因,人們還是經常使用可編程序邏輯控制器這一稱呼,并仍使用PLC這一縮寫。
德國西門子(SIEMENS)公司生產的可編程序控制器在我國應用相當廣泛,圖1-1所示為西門子公司PLC S7系列產品定位。

圖1-1 西門子S7系列產品定位
1985年,國際電工委員會(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IEC)對PLC做出定義:可編程序控制器是一種數字運算操作電子系統,專為在工業環境下應用而設計。它采用了可編程序的存儲器,用來在其內部存儲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數和算術運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過數字的、模擬的輸入和輸出,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删幊绦蚩刂破骷捌溆嘘P的外圍設備,都應按易于與工業控制系統形成一個整體、易于擴充其功能的原則設計。
1.1.1 PLC的產生與發展
美國汽車工業的發展促進了PLC的產生,20世紀60年代,美國通用汽車公司在對工廠生產線進行調整時,發現繼電器、接觸器控制系統修改難、體積大、噪聲大、維護不方便以及可靠性差,于是提出了著名的“GM十條”招標指標。
這10條指標分別如下。
1)編程簡單,可在現場修改和調試程序。
2)維護方便,采用插入式模塊結構。
3)可靠性高于繼電器控制系統。
4)體積小于繼電器控制裝置。
5)數據可直接送入管理計算機。
6)成本可與繼電器控制系統競爭。
7)可直接用115V交流電壓輸入。
8)輸出量為115V、2A以上,能直接驅動電磁閥、接觸器等。
9)通用性強,易于擴展。
10)用戶程序存儲器容量至少4KB。
美國數字設備公司研制出PLC在通用汽車公司的生產線上試用,其效果顯著。1971年,日本研制出第一臺PLC(DCS-8);1973年,德國研制出第一臺PLC;1974年,我國開始研制PLC;1977年,我國在工業應用領域推廣PLC。
隨著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等微電子技術的發展,PLC已由最初的1位機發展到現在的以16位和32位微處理器構成的微機化PC,而且實現了多處理器的多通道處理。如今,PLC技術已非常成熟,不僅控制功能增強,功耗和體積減小,成本下降,可靠性提高,編程和故障檢測更為靈活方便,而且隨著遠程I/O和通信網絡、數據處理、圖像顯示的發展,PLC向用于連續生產過程控制的方向發展,成為實現工業生產自動化的一大支柱。
現在,世界上有200多家PLC生產廠家,400多種的PLC產品,按地域可分成美國、歐洲、和日本等三個流派產品,各流派PLC產品都各具特色。其中,美國是PLC生產大國,有100多家PLC廠商,著名的有A-B公司、通用電氣(GE)公司、莫迪康(MODICON)公司;歐洲PLC產品的主要制造商有德國的西門子(SIEMENS)公司、AEG公司、法國的TE公司;日本有許多PLC制造商,如三菱、歐姆龍、松下、富士等;韓國有三星、LG等,這些生產廠家的產品占有80%以上的PLC市場份額。
由于種種原因,國產品牌的PLC在國內PLC市場份額所占比例很小,一直沒有形成產業化規模,目前我國市場上95%以上的PLC產品來自國外公司。
在眾多國產PLC品牌中,北京和利時是我國工控市場較早的參與者之一,長期專注自動化控制系統。主要產品有可編程序控制器、集散控制系統(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核電站數字化儀控系統、運動控制器、觸摸屏、驅動器、光電接近開關、變頻器等。
除此之外,還有無錫信捷、黃石科威、安控科技、上海正航電子科技、匯川技術和英威騰等一大批公司也都是國內致力于工業控制領域PLC產品開發的知名企業。
1.1.2 PLC的特點
1.使用靈活
PLC的硬件是標準化的,加之PLC的產品已系列化,功能模塊品種多,可以靈活組成各種不同大小和不同功能的控制系統。
2.可靠性高
微機功能強大但抗干擾能力差,工業現場的電磁干擾、電源波動、機械振動、溫度和濕度的變化,都可能導致一般通用微機不能正常工作;傳統的繼電器—接觸器控制系統抗干擾能力強,但由于存在大量的機械觸點(易磨損、燒蝕)而壽命短,系統可靠性差。PLC采用微電子技術,大量的開關動作由無觸點的電子存儲器件來完成,大部分繼電器和繁雜連線被軟件程序所取代,故壽命長,可靠性大大提高,從實際使用情況來看,PLC控制系統的平均無故障時間一般可達40000~50000h。PLC采取了一系列硬件和軟件抗干擾措施,能適應各種強烈干擾的工業現場,并具有故障自診斷能力。
3.維護方便
PLC的接口按工業控制的要求設計,有較強的帶負載能力(輸入輸出可直接與交流220V、直流24V等強電相連),接口電路一般亦為模塊式,便于維修更換。有的PLC甚至可以帶電插拔輸入輸出模塊,可不脫機停電而直接更換故障模塊,大大縮短了故障修復時間。
4.功能強
PLC除了具備邏輯運算、定時、計數等基本功能外,還具備模擬信號采集、運動控制、通信聯網等功能。
5.編程簡單
PLC是面向用戶的設備,PLC的設計者充分考慮了現場工程技術人員的技能和習慣。大多數PLC的編程均提供了常用的梯形圖方式和面向工業控制的簡單指令方式。編程語言形象直觀,指令少、語法簡便,不需要專門的計算機知識和語言,具有一定的電工和工藝知識的人員都可在短時間內掌握。利用編程軟件,可方便地查看、編輯、修改用戶程序。
6.設計、施工、調試周期短
用繼電器—接觸器控制完成一項控制工程,必須首先按工藝要求畫出電氣原理圖,然后畫出電氣元器件的布置和接線圖等,再進行安裝調試,以后修改起來十分不便。而采用PLC控制,由于其靠軟件實現控制,硬件線路非常簡潔,而大量具體的程序編制工作也可在PLC到貨前進行,因而縮短了設計周期,使設計和施工可同時進行。由于用軟件編程取代了硬接線來實現控制功能,大大減輕了繁重的安裝接線工作,縮短了施工周期。
和繼電器控制系統相比,PLC具有修改程序就能改變控制功能的優點,但是在進行簡單控制時,成本較高。另外,利用單片機也能實現自動控制,各種控制系統的比較見表1-1。
表1-1 各種控制系統的比較

1.1.3 PLC的應用領域
目前,PLC在國內外已廣泛應用于鋼鐵、石油、化工、電力、建材、機械制造、汽車、輕紡、交通運輸、環保及文化娛樂等各個行業,使用情況大致可歸納為如下幾類。
1.離散行業自動化
數字量的邏輯控制是PLC最基本、最廣泛的應用領域,它取代傳統的繼電器電路,實現邏輯控制、順序控制,既可用于單臺設備的控制,也可用于多機群控及自動化流水線。如注塑機、印刷機、裝訂機械、組合機床、磨床、包裝生產線和電鍍流水線等,如圖1-2所示。
2.過程控制工業
在工業生產過程當中,有許多連續變化的模擬量,如溫度、壓力、流量、液位和速度等。為了使PLC處理模擬量,必須實現模擬量(Analog)和數字量(Digital)之間的A-D轉換及D-A轉換。
過程控制是指對溫度、壓力、流量等模擬量的閉環控制。作為工業控制計算機,PLC能編制各種各樣的控制算法程序,完成閉環控制。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比例積分微分)調節是一般閉環控制系統中用得較多的調節方法。大中型PLC都有PID模塊,目前許多小型PLC也具有此功能模塊。PID處理一般是運行專用的PID子程序。過程控制在冶金、化工、熱處理、鍋爐控制等場合有非常廣泛的應用,如圖1-3所示。

圖1-2 PLC在離散行業自動化的應用

圖1-3 PLC在過程控制工業的應用
3.運動控制
PLC可以用于圓周運動或直線運動的控制。從控制機構配置來說,早期直接用于開關量I/O模塊連接位置傳感器和執行機構,現在一般使用專用的運動控制模塊。如可驅動步進電動機或伺服電動機的單軸或多軸位置控制模塊。世界上各主要PLC廠家的產品幾乎都有運動控制功能,廣泛用于各種機械、機床、機器人、電梯等場合,如圖1-4所示。
4.數據處理
現代PLC具有數學運算、數據傳送、數據轉換、排序、查表、位操作等功能,可以完成數據的采集、分析及處理。這些數據可以與存儲在存儲器中的參考值比較,完成一定的控制操作,也可以利用通信功能傳送到別的智能裝置,或將它們打印制表。數據處理一般用于大型控制系統,如無人控制的柔性制造系統;也可用于過程控制系統,如造紙、冶金、食品工業中的一些大型控制系統。
5.通信聯網
PLC通信含PLC間的通信及PLC與其他智能設備間的通信,如圖1-5所示。隨著計算機控制的發展,工廠自動化網絡發展得很快,各PLC廠商都十分重視PLC的通信功能,紛紛推出各自的網絡系統。PLC的新產品都基本具有以太網接口,通信非常方便。

圖1-4 PLC在運動控制中的應用

圖1-5 PLC在通信聯網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