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 學校學校家庭家庭
- 老狗草根1
- 2379字
- 2021-11-16 18:45:46
丁華明第二場監考的是文科班的歷史學科,并且是一個“尾試場”。所謂尾試場,就是學業成績最為不佳的學生所在的試場。這個試場里頭,沒有能夠正式考進而通過親戚朋友及各種關系進來借讀的學生特別多。有的是企業家的孩子,也有的是商業界成功人士的子弟,等等。他們進來借讀,他們的父母親是贊助了學校不少的資金的。只可惜金錢很難增加孩子讀書的內在動力,金錢很難使孩子從靈魂深處迸發出渴望讀書的驅動力。因此,他們有的在考分方面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始終不曾有脫胎換骨般的對各門功課產生濃厚的興趣。對他們之中的大部分同學來說,讀書,的確成了一項苦差事。由此,他們依然被安排在考試的末尾試場。
考試開始前的一刻鐘左右,丁華明手捧著試卷和答題卡走進教室。還沒有走到講臺邊,丁華明就明顯地感覺出此考場跟此前監考試場的大大的區別。監考尖子班的試場,丁華明向教室走的時候,教室內幾乎鴉雀無聲,有的同學已經把與考試相關的資料書籍都放進了書包里送到前面講臺附近的地面上了,而靜靜地等待老師分發答題卡和試卷。而有的同學仍在埋頭研究習題,等到老師下令收拾書包時立即行動,也快速地把書包送到前面等待老師發放答題卡等。而現在這個試場,丁華明站到講臺前掃視試場時,只有極少的一兩個同學看了他一眼,其他的全部旁若無人似的在閑聊,在吃零食。丁華明實在感到有些可氣:馬上就要開始考試了,怎么竟如此的若無其事?怎么視監考老師如不存在的事物?他真想高聲地批評一下吃零食拉家常的同學,同時要求大家安定下來。可多年做老師的經驗教訓使他認為,你不擔任某班的班主任,不任教某班的課務,對學生幾乎沒有任何的約束力和影響力。——部分學生,小小的年齡,在骨髓里,就似乎具有了只服從權勢或只服從金錢的心性了。原因在于學校?家長?社會?三者的綜合力?丁華明想了想,感到絲絲悲涼,但他沒有發怒,心平氣和地按考試程序正常進行下去。他繼續觀察教室內的情況,教室西南角有四五個男生合成一堆,不知為什么事而突然哈哈大笑起來。丁華明忽然想:這哈哈大笑的背后也許是他們多年考試失敗之后而形成的玩世不恭心態的外露?也許他們早已對考試沒有了絲毫的興趣,只是被家長被生活所逼迫,而在這里打發去時間。華明又想:這些孩子跟家長之間十有八九是不能平和而平等地溝通、交談的。臨近考試只剩十分鐘了,丁華明在講臺前高聲而有禮貌地說:“請同學們坐到自己的座位上,——根據學校的統一規定——把與考試有關的書籍資料全部放進書包,送到講臺這邊的地上來!”這一遍說出來,多少產生了一點效果,有兩三個同學陸續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了,但仍然回頭跟隔了兩個座位的同學用手比劃著說著什么。丁華明基本上可以確定,他們所說的內容肯定與功課無關。像這類同學,平素基本上不怎么討論學科里面的問題了,早已是了無興致了。華明又重復了一遍剛才的話:“請同學們回到自己的座位,把與考試有關的書籍資料送到前面來,不要留在座位旁。”這第二遍也產生了一點效果,又有兩個同學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但仍然跟別的同學聊著天,沒有安靜下來的意識。華明想:對這類同學,是不宜發火的,一旦這類同學跟老師對立起來,意想不到的事是很可能發生的。華明又想:現在把答題卡發到各人的座位上,答題卡到了座位上,就有一種無形無聲的催促力,使他們也回到座位上去。于是華明老師把各縱行的答題卡交給最前面的同學,請其向后傳遞。最前面的同學還沒有回座位的,就請第二位同學把答題卡分發下去。華明老師的這一招還算比較靈驗:當答題卡擺放到各人桌子上的時候,絕大多數同學都回到自己的座位上了。只是有一個同學起身到講臺前面來,對華明說道:“老師,我去廁所。”華明想:“你也真不是一塊讀書的材料!離考試只剩五六分鐘了,才去廁所。早些時干什么的!”華明腦子里閃過這個念頭之后,嘴上卻說:“好的,爭取快去快回啊!”離考試只剩五分鐘了,華明老師將預先按照縱行分放的試卷快速的分別交給最前面的同學,由前面逐漸向后傳遞。華明老師觀察到:有的同學拿到試卷后即開始認真閱讀題目,而有的同學在接試卷時,動作慢騰騰,表現出極度的不情愿,也表現出無可奈何及迷茫茫。即便是那十八九歲的眼神,也是那樣的無光無彩無力。十八九歲的眼光啊,你怎么如此之早的變得渾濁而一片迷茫的呢?華明老師看著看著,忽然覺得這簡直就是一種慘痛。
丁華明又掃視了一下教室內的四十二名考生。——高考每個教室考生人數是不得多于30人的。——大概有二十七八個同學在接到試卷后開始認真閱讀試卷解答問題,而有十幾個學生仍然沒有埋下頭來,就那樣呆滯著迷茫著眼光看著前面或左邊或右邊。丁華明老師又一次地強調說:“請大家在答題卡規定的地方填寫好班級,姓名,考試號,座位號,同時,考試號需要用2B鉛筆填涂。這一切做好了之后,再開始認真仔細地答題。”
至此,丁華明老師考慮到:這里面有部分學生在平時聽課的過程中,或大部分時間內,都是不能聚精會神的,或者整堂課都會游走精神。走神,也許就是他們聽課的過程,已經成了慣性了,不可能一兩次的說服教育就能奏效的。他想:即便是書寫班級姓名填涂考試號這樣簡單的事情,也得重復數遍仔細檢查一遍才中。一向做事較為謹慎的丁華明老師,就走進考生之間的過道,一個一個地檢查其考試信息的填寫情況。果然,每檢查幾個同學,就會發現一個填寫不規范的,或根本沒有填寫,老師的話在他們身上完全成了耳旁風了。每當發現一個填寫不規范或仍沒有填寫的,華明老師總是站在其身旁,等填涂完全達到要求后才離開。因為只要你一離開,說不定又出現什么問題了。當華明老師站在某一同學身旁監督其填寫試卷基本信息時,他并沒有忘記在考場內可能出現不正常行為。他猛然一轉身,果然,身后有兩個同學正靠近了間距用手勢在核對答案呢!丁華明老師壓制住了怒火,說:“我們有的同學要作弊的話是完全可以的呀!但要先用無聲手槍把我這個警察一槍給嘣掉,然后才可以。”這話引出了幾個同學的笑聲。